欢迎浏览《秦俑百题》

                    


 

秦始皇帝陵

 

*  秦始皇帝陵园原名叫什么?

*  秦始皇为什么要把陵址选在骊山北麓?

*  秦始皇陵工程的督建者是谁?

*  修建秦始皇陵园共用了多长时间?

*  秦始皇陵园的修建者来自何方?他们都是什么身份?

*  秦始皇陵园面积有多大?发现的主要陪葬坑及文化遗存有哪些?

*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如此高大的陵墓?

*   秦陵封土有多高?

*   秦陵封土取于何处?

*   什么叫地宫?史书中对秦陵地宫有哪些记载?

*   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有水银,是否可信?

*   秦陵的寝殿建筑情况如何?

*   秦陵的便殿建筑情况如何?

*   丽山食官建筑遗址情况如何?

*   五岭遗址位于何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   秦始皇陵园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

*   秦代是否用活人殉葬?

*   杀殉墓位于何处?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   马厩坑位于何处?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   珍禽异兽陪葬坑位于何处,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   刑徒墓地位于何处?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   郑庄遗址——秦陵的石料加工场情况如何?

*   秦始皇陵园内有没有大型石刻?

*   秦陵圉人——跽坐俑是怎样的?

*   秦陵珍宝——乐府钟是怎样的?

*   秦陵出土的博琼有何用途?

*   秦陵出土了哪些刑具?

*   秦陵出土了哪些酒器?

*   秦陵出土了哪些衡器?

*   修陵人墓地出土的瓦文说明了什么?

*   秦陵石铠甲坑何时发现于何处?出土情况如何?

*   石甲和石胄的原料来源于何处?其加工工艺如何?它的发现有何重要价值?

*   秦陵出土的石铠甲分几种类型?其编缀方法与兵马俑坑中的甲士俑身上的陶质铠甲是否相同?石胄又如何呢?

*   马甲最早出现于何时?秦陵有无马甲出土?

*   秦陵考古新发现——百戏俑

*   秦陵青铜大鼎的出土情况如何?

*   秦始皇陵是否被焚烧、盗掘过?

*   秦始皇陵园的布局及对后代帝陵的影响如何?

*   历代对秦始皇陵的保护情况如何?

*   历史上对秦始皇陵进行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实地考古勘查活动

 


 

秦陵兵马俑

 

*   什么叫俑?

*   秦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

*   秦兵马俑最早发现于何时?历史上有无记载?

*   秦俑坑是被谁焚毁的?

*   除了秦兵马俑之外,国内是否还发现有其它兵马俑陪葬坑?

*   秦兵马俑象征着什么?

*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怎样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

*   第一位参观秦俑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他是怎样称赞兵马俑的?

*   秦俑博物馆属于什么性质的博物馆?何时建成?馆名是谁题写的?

*   兵马俑坑采用何种建筑形式?

*   兵马俑坑内为何都设置有斜坡门道?

*   一号坑、二号坑门道内发现的车辙痕迹说明了什么?

*   3座兵马俑坑的面积各有多大?分别埋有多少兵马俑?

*   秦俑坑中所需大量木材来源于何方?是什么木质?

*   秦俑坑底部所铺的砖是什么时候代?有几种规格?

*   秦俑坑中发现的席纹印痕说明了什么?

*   为什么秦俑坑中的土隔墙低于陶俑的身高?

*   修建秦俑坑共用了多长时间?

*   为什么说三号坑是指挥部?

*   三号坑作为指挥部,为何没有较高身份的指挥官?

*   为何俑坑中的陶俑大都不戴头盔?

*   秦俑坑中的陶俑脸形有多少种?说明了什么?

*   秦俑坑中陶俑的发型、胡须各有多少种?说明了什么?

*   一号坑中的轻装步兵俑和重装步兵俑有何不同?如何排列?

*   秦俑坑中出土了哪些战车?   

*   二号坑战车编列有何特点?在军阵中的作用是什么?

*   骑兵俑出土于几号坑?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   二号俑坑中的弓弩兵是怎样的?

*   秦俑坑中出土的鞍马有无马镫?马镫出现于何时?

*   秦俑身着的铠甲有多少种?是什么质地的?

*   铠甲是如何联缀的?

*   秦俑坑中出土的陶俑共划分为几个级别?其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   秦代军队中有多少军爵?

*   秦俑坑出土的将军俑形象反映了什么?

*   如何认识秦兵马俑左、中、右三军之说,而中军又在何处?

*   秦俑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   秦俑彩绘有哪几种颜色?采用什么颜料?

*   秦俑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   陶俑、陶马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   秦俑坑中的马尾巴为什么要挽结?

*   陶俑、陶马的身上为何留有小圆孔?

*   兵马俑是在什么地方制作的?目前是否发现了烧制陶俑的窑址?

*   谁是秦俑的作者?他们来自何方?

*   秦俑坑的陶马与汉唐墓葬内出土的陶马有何异同?

*   制作兵马俑的原料是什么?

*   陶俑、陶马的重量是多少?

*   秦俑中有无少数民族士兵的形象?其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   秦俑是怎样被修复的?

*   秦俑坑目前出土有多少类青铜兵器?大约共有多少件?

*   为何兵器已埋藏两千多年,出土时却没有生锈?

*   为何秦俑坑中的士兵有各种不同的手势?

*   秦俑兵器上的铭文有些什么内容?说明了什么?

*   俑坑中已出土铜剑多少柄?由什么成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   铍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主要应用于什么时代?

*   戟是什么样的兵器?其特点如何?

*   秦代的弓、弩、箭是什么样子?

*   秦代殳是什么形状?它为什么出土于三号坑?

*   吴钩出土于什么地方?有什么用途?

*   秦俑坑中出土的钟和鼓说明了什么问题?

*   青铜钺出土于几号坑?它有什么作用?

*   秦俑坑出土的兵器如何反映秦代的科技成就?

*   二号坑发掘的新成果——彩绘陶俑

*   秦俑彩绘的施色方法如何?

*   秦国有没有统一的军服?

*   秦国军队中的服装颜色有没有等级的区分?

*   秦人对什么颜色的服装比较喜爱?

*   彩绘为什么会脱落?

*   目前对秦俑二号坑及秦陵新出土的彩绘陶俑是如何保护的?

*   霉菌的产生及防治

*   秦陵出土文物的意义

*   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兵马俑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过?

*   什么是世界遗产?秦始皇陵和兵马俑是何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   世界遗产在中国


 

秦陵铜车马

 

* 秦陵铜车马是如何发现的?位于何地?

* 车马坑为何设置在陵西墓道旁?

* 秦陵铜车马属于秦始皇乘舆中的何种车?它是按什么比例制作的?

* 铜车马上设置的兵器有哪些?

* 伴随铜车马出土的铜盾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 为什么安车又被称为“辒辌车”?

* 铜车马的御手是什么身份?有什么特点?

* 在铜车马上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

* 铜车马上有文字吗?出现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内容

* 是做什么用的?

* 两乘铜车马各由多少零部件组成?其总重量各是多少?出土时破碎为多少片?

* 铜车马的金银饰件共有多少件?重多少?

* 铜车马是如何反映我国古代车马系驾关系的?

* 铜车马上有哪些控马器具?其作用各是什么?

* 车轫是什么?

* 铜车马各部件的青铜成份有何不同?

* 铜马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 铜马是怎样制作的?各重多少?

* 铜车马彩绘有哪些特点?是如何绘制的?

* 铜车马采用了哪些连接方式?

* 铜车马是如何修复的?采用了哪些工艺技术?

* 为什么铜车马被称为“青铜之冠”?

* 铜车马的发现和展出有什么意义?

 


 

附录

 

* 参观秦俑的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

* 参观秦俑的外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

* 参观秦俑的国内外宾客留言选录

*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展区平面图

* 秦始皇帝陵园文物遗址示意图

* 

* 后记

* 再版后记

 


 

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帝陵园原名叫什么?(1)

     秦始皇帝陵以它高大雄伟的气势,埋藏丰富的内涵而闻名遐迩,但这并不是它最初的称谓。秦始皇帝陵的原名叫“丽山”,它的陵园称为“丽山园”。丽山后也写作郦山、骊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多处提到“丽山”,如“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葬始皇郦山”等,而对“秦始皇帝陵”一称却只字未提。《史记》成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公元前104年—前91年),从这一历史巨著中就可以看出至少在西汉中期以前,并不称之为“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帝陵的原名,不仅可以从《史记》中找到出处,而且从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实物中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在始皇陵北侧安沟村出土了一件铜钟,上面刻有铭文“丽山园,容十二斗三升,重二钩十三斤八两”。其中的“丽山园”即为秦始皇帝陵园。另外,在始皇帝陵出土的多件陶瓷残器上刻有“丽山官”铭文。“丽山官”就是负责管理向帝王陵寝供奉膳食的部门官员,因此,秦始皇帝陵原名丽山似乎已不容置疑,它与《水经·渭水注》中关于“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称山陵矣”的记载相符合。骊山之名,周已有,即郦戎之山。称始皇帝陵为丽山,也是因地而名的,它在骊山之麓,即以此而名其陵。至于“始皇帝陵”,应是汉以后人们约定俗成的称呼。 (芦建华)

*秦始皇为什么要把陵址选在骊山北麓? (2)

     骊山是终南山的一个支脉,在西安市东20公里的地方。它的主峰在西安市临潼区南门外,也称临潼山。骊山山势高耸,绿树成荫,非常美丽,所以又叫丽山。

     战国晚期,秦国王公贵族的陵墓,如宣太后、昭襄王、庄襄王等都葬在骊山西麓的芷阳,而秦始皇为什么要把陵址选在骊山北麓呢?首先,从地理环境方面看,古代的陵墓一般选择在地势较高,环境优美之处。骊山北麓正是比较理想的地方,它是骊山山前的洪积扇和带状黄土台,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此处渭水如带,平原广袤,地势高亢穹阔。陵南紧靠骊山,山林葱郁,层峦叠障,陵北面临渭河,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因而,这里是山水俱有的风水宝地。所以郦道元在《水经·渭水注》中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而葬焉。”

     另外,秦始皇把陵墓选在骊山北麓,也与秦的政治中心东移有关。随着秦国国都由西向东迁徙,政治中心东移,秦王陵墓区也由西向东转移。古人对族人的葬地十分注意,一般都在国都附近。秦在雍建都时,秦公的墓都在雍。1986年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便是其中之一。秦的国都由雍东迁以后,秦王及族人的墓地,也相应东移。由咸阳向东直到骊山这一地带,是秦建都咸阳后秦王的陵墓埋藏地。咸阳有秦文王、秦武王陵。骊山则是秦后期的王陵区域。宣太后、悼太子、孝文王、昭襄王、庄襄王、帝太后等就埋在这里。秦在这里设有芷阳邑。芷阳邑的位置,约在西安市临潼区韩峪乡的地窑及油王村附近。西安东郊灞河以东到骊山,都属芷阳所辖。近年在芷阳附近考古调查,发现了几座大型秦墓,便是这种情况的反映。秦始皇便是顺着这条由西向东的秦王陵带为自己造陵的。 (芦建华)

*秦始皇陵工程的督建者是谁? (3)

     古代修建王陵是重大盛典,所以王陵的修建工程大都是由相邦主持的。如1978年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铜版兆域图铭文说,国君命相邦“为兆乏(法)”,即指明了由相邦主持陵墓工程的事实。秦国继承了这一制度,秦始皇陵工程的督建者应是当时的相邦。秦始皇陵的修建可分为几个时期,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内,主持人也不同。   

第一时期:从选择陵址到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47年—前238年)。这段时间应是由相邦吕不韦具体负责的。吕不韦是秦始皇时代第一位相邦,由于秦始皇继承王位时只有13岁,所以当时的吕不韦已成为秦国的实际执政者。虽然他名义上是相邦,而事实上秦王大权旁落,相邦权力已达极点,始皇陵园工程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从陵园位置的选点到陵园的整体规划,从调配人力、物力到陵园的施工,作为陵园工程的第一位主持者吕不韦无疑起了关键作用。在他任相邦的九年时间内,为整个陵园工程的营建打下了基础。

     第二时期:从吕不韦被罢官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37年—前221年)。这段时间秦陵工程由谁负责史无记载,但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九年,长信侯嫪毐作乱,秦始皇“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的记载来看,吕不韦免相之后,仍有相邦昌平君。昌平君之后,还有相邦隗林、王绾。在秦始皇陵及秦都咸阳等地出土的秦权、秦诏版上均记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根据当时相邦主持陵墓工程的制度,可以说这一时期由相邦昌平君、隗林、王绾主持陵园工程。

     第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至二世继位(公元前221年—前210年)。李斯是继隗林之后升任丞相的,那时陵园工程正处于大规模营造时期。《汉旧仪》说秦始皇“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隶徒七十二万人作陵。”说明李斯是修建陵墓的主要主持人。全国统一后,李斯以廷尉的身份参与了秦始皇建立和巩固封建帝国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所以在他任丞相之前可能就参与了陵园工程的主持,当他接任丞相后就正式主持了这项工程。在整个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和扩建方面,李斯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时期:二世继位至工程停工(公元前210年—前208年)。秦始皇死后,秦始皇陵工程并没有彻底完工。此时,二世继位,内政混乱,李斯被赵高迫害致死,修陵工程也应换人负责。据《史记》记载,陈胜起义军进兵至戏水,少府章邯向二世皇帝奏曰:“盗已至,众强,令发近县不及矣。丽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章邯此时应是陵园事务的负责者,二世批准他的奏请,修陵刑徒被赦编为军队,由章邯率领去和起义军作战,直至秦朝灭亡,秦始皇陵园的工程也就结束了。 (芦建华)

*修建秦始皇陵园共用了多长时间?(4)

     秦始皇陵园工程从选址设计、施工营造到最后被迫中止,共用了39年时间(公元前246年—前208年),纵观整个陵园工程的修建,前后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秦王继位(公元前246年)开始到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在这26年时间内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

     第二阶段:从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病死葬于骊山,这九年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此时秦始皇已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要维护皇帝的威严,把死后的亡灵世界装扮得和生前一样,所以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经过数十万人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

第三阶段: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到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冬。这三年是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续营建,但由于陈胜所派周文的军队已进至戏水附近(今临潼区东),二世便把修陵的几十万刑徒临时武装起来,去和周文的军队作战。至此还没有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才被迫中止。 (芦建华)

*秦始皇陵园的修建者来自何方?他们都是什么身份? (5)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也就是说,秦始皇从13岁继承王位起,就开始为自己修陵造墓,修建时间长达39年,动用民力最多时达70余万人。那么这些修陵人来自何方呢?

     全国统一前,参加修陵的人大都来源于秦国本土,主要是关中地区的秦人。全国统一后,修陵人是从全国各地征调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汉旧仪》中也说修陵者为“天下刑人隶徒”。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也证明了这些文献记载的史实。从秦始皇陵附近的修陵人墓地出土的墓志瓦文,秦俑坑内陶俑、陶马身上的文字,以及陵园出土的砖瓦上的文字来看,秦始皇陵园的修建者来源于今山东、陕西、河北、河南、江苏、甘肃、湖北等地,从而也证明了秦统一六国后是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大批的人员来修筑陵墓的。

     从秦始皇陵发现的考古资料来看,修陵人的身份有四种类型:

     1.刑徒。在秦始皇陵西北角发现了一处秦代的打石场遗址,遗址内除出土了秦代的铁锤、铁錾、铁钉、石水道的半成品以及大批石材外,还发现了铁钳、铁钛等刑具和人的尸骨,这些戴着铁刑具为修建始皇陵打制石材的人,便是带罪服役的刑徒。在陵西的修陵人墓地,其中一处残存宽12米,长0.5米,深约0.8米的坑内,埋着密密麻麻的人头骨和躯骨,狼藉散乱,互相叠压,无疑也是修陵的刑徒。这与文献上所记载的“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史记·秦始皇本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史记·高祖本纪》)、“少府章邯曰:“……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史记·秦始皇本纪》)等等,基本相符。文献、实物两相印证,更加说明修建秦陵动用了大批的刑徒。

     2.居赀。在陵西修陵人墓地,有103座墓穴,每座墓穴内一般埋2—3人,最多14人。死者大多是青壮年男子,另有两名妇女和两名幼男。在这些死者身上覆盖的瓦片刻文中,有死者的姓名、籍贯,有的还有爵位,其中有10人写的身份为“居赀”,如“东武东闲居赀不更”,东武为县名,东闲为乡名,不更为爵名,居赀是死者服役的名字,意思是因犯法而被罚钱,如果本人没有能力缴纳钱财,便以劳动来代替。服居赀劳役的人一年有两次假可以回家耕田。另外,不穿囚衣,不戴刑具,这说明居赀劳役者的身份优于刑徒。

     3.官府和民间工匠。修建秦始皇陵需要大批的砖瓦匠、木匠和制作各种陪葬品的手工业者。近年来从始皇陵出土的砖瓦、陶器和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发现了一大批工匠名。从砖瓦上的工匠名来看,工匠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中央官府制陶作坊,如左司空婴、右司空尚、都昌、宫水等,左右司空和宫水都是少府的属官,都昌的都是都船的省称,是中尉的属官。婴、尚、昌、等都是陶工名,他们分别属于上述各个中央官府的制陶作坊。二是地方各郡县的制陶作坊。如临晋、好畤工伙、美阳工苍、新城邦等,、伙、苍、邦等为人名,人名之前的临晋、好畤工、美阳工、新城等为县邑名,这些人应是分别从各县的民间私营制陶作坊征调来的陶工,属于自由民。

     4.定期服劳役的人。《汉书·食货志》记董仲舒说:秦的劳役,“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戌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规定秦人一生中要为皇帝无偿服役一年,同时要屯戌一年,每年还要服役一个月。因此,修陵工人中也有这些按这种规定服役的人。 (芦建华)

*秦始皇陵园面积有多大?发现的主要陪葬坑及文化遗存有哪些?(6)

     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秦始皇陵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而著称于世。整个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东西、南北各长7.5公里,东到今代王镇,西到临潼城边,南到骊山,北到鱼池建筑遗址,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园。因而有一位外国元首来此参观时,非常惊讶地说这座陵园比他们的国土还要大。

     秦始皇陵的建筑结构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目前在陵区范围内,已发现大型地面建筑遗址十多处,陪葬坑、陪葬墓等各类遗址600多处,大致分布如下:

     1.地面城垣。据钻探得知,秦始皇陵有两重城垣,呈长回字形,除南边的内外城垣仍有局部残段存留地表外,其余只在地下存有墙基。内外城垣均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城周长3870米,外城周长6321米。

2.寝殿、便殿遗址。寝殿是寝陵上的正殿;便殿是寝侧之别称。寝殿遗址位于始皇陵封土北侧,是墓主灵魂日常起居饮食及祭祀的地方。便殿遗址位于寝殿北侧,是寝殿的附属建筑,它是供墓主休息的地方。

   3.园寺吏舍遗址。位于秦始皇陵封土的西北角内外城墙之间,目前发现了三处:一处位于西城门以北至临马公路之间;一处位于临马公路以北至晏寨村南;一处压在晏寨村下面。

     4.陪葬坑。①铜车马坑:它位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20米处,目前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它们象征着秦始皇帝的宫廷乘舆。②马厩坑:在陵园范围内,目前已发现用真马陪葬的马厩坑两处:一处位于始皇陵外城的东边,共发现98座;一处位于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垣之间,此坑内埋有数百匹马。这种布局象征着京都的厩苑。③珍禽异兽坑:在秦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垣之间已发现了陪葬坑31座,其中珍禽异兽坑17座,跽坐俑坑14座。它们的发现,清楚地说明地上的囿苑被模拟于地下以作为死者灵魂的游猎场所。④石甲、石胄陪葬坑:位于秦陵封土东南约200米处,总面积达130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帝陵园城垣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这批首现于世的秦代甲胄实物,为研究秦代军事装备提供了新的资料。⑤百戏俑坑:位于石甲胄陪葬坑以南40米处,面积近800平方米。这批陶俑的出土,反映了秦宫廷文化的丰富多彩。⑥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由一、二、三号坑组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⑦陪葬墓: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秦始皇陵园的陪葬墓主要分布于三个地区:一在内城北侧东区;一在陵园西边的内外城垣之间;一在外城墙的东侧。⑧修陵人墓:在秦始皇陵西南约1.5公里处发现修陵人的墓地有三处:一处位于赵背户村西约50米的台地上;一处位于姚池头村北;一处位于临潼城东五砂厂东侧。

     5.防洪堤及石料加工场等遗址。①防洪堤:位于陵南山脚到陵东三任村之间,全长约3500米,是为防止山洪冲垮始皇陵而修的大堤,又称五岭,对陵园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②石料加工场:在陵园西北的郑庄村南,面积达75万平方米,是修陵时加工石料的地方,它为研究秦陵园地面建筑用材和陵园布局提供了资料。③鱼池建筑遗址:位于秦始皇陵北侧,总面积约百万平方米。主要遗迹有夯土墙垣、房基和灰坑等。(芦建华)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如此高大的陵墓?(7)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这么高大富丽的陵园呢?首先是受古代的葬礼影响;其次是由他个人的性格所决定的。

     古代的葬礼,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文化的进步而逐渐隆重起来的。如《周易》、《淮南子》等文献记载,古人死后,埋到荒郊野外,不封不树,没有任何纪念物。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因为自己常年四处奔走,为使自己能找着父母的坟墓,就为他们筑起了四尺高的土丘,并做了标记。自此以后,封土越筑越高,树木越种越多。帝王们则更加讲究,认为“事死如事生,礼也”,为显示他们的尊荣与权势,所以将陵墓造得如同都城一样。秦始皇是这一礼制的忠诚继承者,他将战国以来的厚葬之风发扬光大,以致自己陵园的规模和格局,成为后代帝王建筑陵园的蓝本。

其次,秦始皇的性格也决定了他陵墓的宏伟规模。秦始皇生前好大喜功,骄傲奢侈,贪于权势,独裁专横,阴险多疑,冷酷残暴,他的人生观就是突出一个“我”字,唯我独尊的思想支配着他干了许多事情,修建高大宏伟的陵园就是其中之一。秦陵修建时间长达39年,动用人力72万,成为世界一绝,它比著名的埃及王国第四王朝胡夫的金字塔修建时间还长了8年,修陵人数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埋藏之多更是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可以相比的。难怪刘向发出惊呼“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近年来,在秦始皇陵周围发现的兵马俑、铜车马等600余处陪葬遗址,处处文物都引起巨大的轰动。就连生活在20世纪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也频频称赞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秦始皇好大喜功,骄横奢侈的性格在此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我们留下了一代文化的缩影。 (孟剑明)

*秦陵封土有多高? (8)

秦始皇陵的封土是夯筑而成的,远望像一座突兀拔起的山岭。陵冢封土的形状呈覆斗形,顶部略平,中腰部有两个缓坡状的台阶,形成三层阶梯。陵冢封土的高度,据《汉书·楚元王传》:“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三辅故事》:“始皇葬郦山,起陵高五十丈”。秦时一尺约为23.1厘米,陵高五十余丈,即115.5米。

    关于始皇陵封土的现存高度,根据各人的测点不同说法也不一致。秦始皇陵所处地势南高北低,且中间高东西两侧低,落差较大。整个地形像一条鱼的脊背,从不同的角度测量始皇陵的高度,会得出截然不同的数值。站在陵封土西侧277.7米处测量,陵现高为43米;站在陵封土西北角的缓坡处测量,或站在陵封土西侧中部测量,陵高为46米;站在陵封土西北角的西外城垣中部测量,陵高为76米;站在陵封土的北边沿中部测量,则陵高为52.5米。如果把测点移到陵园内城北垣的中部测量,陵封土现高77米。如果把测点再往北移到陵园外城北垣的中部测量,则陵封土现高87米。后一个数值比“陵原高五十丈”仅差28米,经过两千多年风雨的侵蚀,封土堆减低28米是完全可能的,因而陵原高的测点很可能在始皇陵园外城的北门附近。此处位于陵园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和陵封土的中心点南北成一条正南北的直线,如果从陵园外城的南门和北门之间拉一根直线,恰好通过封土顶端的中心。所以文献上所说“陵高五十丈”或“陵高五十余丈”是包含了地势南北高差的因素在内的。目前陵封土北边中部的地表较秦时当地的地表面高2.5米。根据以上数值推算,陵封土的原高度,去掉地理条件的因素,高出当时当地地表面的高度约83米。

    把上面的推算综合起来,可以得出这样两点结论:(1)文献上所说的“陵高五十丈”或“陵高五十余丈”,是以陵园外城北门作为基点的测值,除去测点与陵封土所在地地形高度不同的落差,原封土实高约三十六丈。(2)现存陵封土的高度,从陵园外城北门作为基点测量,高87米。 (芦建华)

*秦陵封土取于何处?(9)

     在秦始皇陵周围地区的群众中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陵上的土是从咸阳运来的,因经过烧炒,所以陵上寸草不生。这种炒土之说虽然有些离奇,但却提出了一个问题:始皇陵高大封土堆的用土取于何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复土郦山”。《正义》曰:“谓出土为陵,即成,还复其土,故言复土。”这就是说把原来从墓穴中挖出来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水经·渭水注》说:“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池在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周围四里。”经过实地考察,在始皇陵封土东北2.5公里的鱼池村与吴西村之间,仍保留着一处低洼的大水池,这说明郦道元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可见秦始皇陵封土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墓中挖出来的土,二是从鱼池一带取的土。 (芦建华)

*什么叫地宫?史书中对秦陵地宫有哪些记载?(10)

     地宫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品的地方,位于封土堆的下面。

     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结构和埋藏情况,史书作过很多记载和描述。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秦始皇的陵墓挖得很深,先用铜液浇灌,再放置棺椁。地下宫殿中有文武大臣的位次,并有大量的珍宝器皿、珍禽异兽。宫门中置有弩机暗器,以防止有人盗掘。在墓里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以机械动力使之流动不息。墓顶饰有日月星辰等天象,地下有山水郡县城廓等景物。又用人鱼的油点了灯,这种蜡烛点燃很久也不会熄灭。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他的《汉书·楚元王传》一书中是这样写的:“秦始皇帝葬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另外,班固在《汉书·贾山传》中又写道:“始皇葬骊山,……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游观,上成山林。”

    汉代人著的《三辅故事》对秦始皇陵地宫也有记载:“始皇葬郦山……下锢三泉,周回七百步,以明月为珠。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四门施徽,奢侈太过。”汉代人著的《三秦记》中也有:“始皇冢中,以夜光珠为日月,殿悬日月珠,昼夜光明。”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渭水注》中又进一步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州、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宫观百官奇器珍宝充满其中。”

    从上述史籍记载来看,秦始皇陵地宫中除了设置有放棺椁的玄宫外,还有模拟当时都城咸阳宫的“宫观百官”、“石椁游馆”宫殿建筑样式。在地宫的顶部画出日月星云的图案,地面置以水银做成的“江河”,以示山川地形。

    总之,秦始皇陵地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埋藏丰富。 (芦建华)

*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有水银,是否可信? (11)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汉书·刘向传》中说:“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水经注》、《三辅故事》等史籍中均有类似的记载。近年来,经过现代科学方法的测定,证明这些有关秦始皇陵墓内有水银为河的记载是真实的。

     本世纪8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与秦俑考古队配合,用最新科学手段先后两次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了含汞量的测试。1982年12月地质工作者首次运用汞量测量法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了测试。他们在秦始皇陵封土上取了土壤样品,经过化验测试,惊奇地发现在始皇陵封土的中心,有一个面积约12000平方米范围的强汞异常区。在异常区内汞含量变化为70—1500ppb,含汞量平均值为205ppb,高于140ppb的点为43个,共4300平方米,高于280ppb的点为11个,计1100平方米。根据文献记载,秦陵封土是来自陵园以北的鱼池村。1982年,他们特意从鱼池村取了土壤样品,化验结果表明,鱼池村的土样中汞含量仅为5—65ppb,平均值为30ppb。这与始皇陵封土上方的高含量起伏形成鲜明的对照。由此可见,始皇陵封土中强汞异常含量不是封土固有的,而是封土堆积后由陵墓的地宫中人工埋藏的汞挥发而残留在封土中的。 (芦建华)

*秦陵的寝殿建筑情况如何? (12)

     秦始皇帝陵的寝殿位于封土北侧。1979年考古工作者经钻探发现了这个大型建筑遗址,它南距封土北沿53米,西边延伸27米与封土西沿平齐。遗址南北长62米,东西宽57米,近似方形,总面积3524平方米。经调查,遗址中部为高台殿基,四周筑有3—5米的回廊。高台殿基北部破坏较甚,结构不明。南半部以宽1—2米的两道隔墙分成两个曲尺形单元。靠边的曲尺型单元通宽约10米,似属前廊和侧殿,内侧曲尺型单元南北宽16米,东西长达37米,似属主殿部分。殿基地面处理非常考究,先在夯土台上铺垫四层鹅卵石,中间以细沙灌缝,然后在鹅卵石上复泥一层作为屋内地面。殿四周墙壁全部是夯筑的,墙面经过两次复泥,然后以白垩涂之。殿基的四周有用粗砂铺垫的散水。在殿基东回廊近南端发现15米长一段向东伸出1米,似为殿宇的门厅。现基址上部覆盖着残碎的瓦片及红烧土,表明这原是一座近似方形的大型土木结构瓦顶建筑,因火焚毁废。这组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专家们认为“根据此组建筑基址的形制、规模及所处位置,殆为始皇陵园的寝殿基址”。

    寝殿是皇帝灵魂起居饮食之所,按照《汉书·韦贤传附韦玄成传》及蔡邕的《独断》记载,寝殿里陈设有坐位、床、几、匣、柜和被枕、衣服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具,如同活人的“寝”一样应有尽有。每天由宫女如同对待活着的皇帝一样侍奉,每天按时整理被枕,备洗盥用水,陈放生活用具,还要四次按时进奉食物,使皇帝的灵魂在寝殿中享受和人间一样的生活。官府还设置有寝令,掌管寝园,是九卿之一奉常的属官。如果寝中发生特殊情况,寝令要随时上报。蔡邕《独断》讲:“古不墓祭,至始皇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秦始皇始创在帝王陵侧设立寝殿,对后代的陵墓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孟剑明)

*秦陵的便殿建筑情况如何? (13)

     便殿是相对寝殿而言的,建在寝侧,是供皇帝灵魂休息闲晏之处所。《后汉书·明帝纪》“更衣别室”注云:“更衣者,非正处也。园中有寝有便殿。寝者,陵上正殿;便殿,寝侧之别殿,即更衣也。”秦始皇陵北侧150米处有一组建筑基址,经分析研究,判定此组建筑当是陵园的便殿遗址。

     1977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配合农民平整土地,对其进行了随工清理,在遗址范围内清理出4座建筑基址。这4座建筑自成单元,东西向一字排列,由西向东编号一至四号。一号建筑基址残损严重,仅存部分夯土残迹。二号建筑基址位于一号建筑基址的东侧,间距5米,保存较好。建筑分主体和门道两部分。主体部分,南北长19米,东西宽3.4米,面积64.6平方米。室内地面经过夯打,坚硬光滑。残存的墙壁高26—40厘米。主室的南半部有一凹字形的用片石铺的地面,北半部有一用片石铺的甬道通于室外,甬道长约25米,宽0.5米。甬道的北端西侧有用陶井圈垒砌的渗井一眼。主室的西侧有一东西长5.3米,宽1.6米的廊房式门道。门道两侧的夯土墙残高0.8—1.05米。门口遗有镶砌青石板的贴壁及壁柱残迹。阶墀用青石拼砌。三号建筑基址位于二号建筑基址的东侧,两座建筑共用一堵宽1.5米的夯土公墙。基址宽9.7米,残长3.8米,残存的墙壁高0.3—0.4米。室内发现有用方形或长方形石板铺的地面。四号建筑基址位于最东端,距三号建筑基址6.55米。该基址残破严重,仅存部分夯土地面,靠近房屋东、西壁,分别有一条用片石、鹅卵石铺砌的路面。在这组建筑基址中出土有铺地及镶墙用的大批青石板,以及瓦当、板瓦、筒瓦、鸱尾遮朽、铁铺首、铁栓板、陶井圈、陶灶门、残铜器,还有锛、锸、凿、铲等铁工具。有的青石板上还有线刻花纹,而夔形纹的大遮朽直径达61厘米。从这组便殿建筑的布局、结构和出土的建筑材料,可以想见当年便殿是何等的宏伟壮观、豪华富丽。 (孟剑明)

*丽山食官建筑遗址情况如何? (14)

     食官是掌管宫庭饮食的官吏,是九卿之一奉常的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说明陵园内有食官的设置。丽山食官就是秦始皇陵园——丽山寝园的食官,掌管寝园的膳食之事,负责每天四次皇帝灵魂享用的膳食,日常祭祀及重大祭祀活动的膳食。丽山食官建筑遗址当是秦始皇帝陵的食官官署所在。该遗址位于陵园西城门以北的内外城垣之间。1981年11月,秦俑考古队对其进行了部分清理。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80米,是一组类似四合院式的建筑。这组建筑东边的房屋紧靠内城西墙,坐东面西,西边有廊。廊前有用碎瓦片铺设的散水,室内地面经夯打,坚硬平整,南边房屋东西长37米,南北宽14米。室内地面有一长28米、宽5米、深0.4米的凹槽。槽内有自然石块,石上有三条木梁,梁上铺有木板,西端有渗水井一眼。北边的房屋基址残破较甚,仅保留局部室内地面。西边的房屋基址上覆盖着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未作考古清理。四面房屋的中间为天井,天井的东北角有水井一眼。这组建筑系火焚毁弃,遗址上部普遍覆盖着一层残破的瓦片,以及炭迹、红烧土、灰土等遗物。在西边那座房屋基址上还见到由房顶整块翻转塌落下来的、掺压非常整齐的板瓦和筒瓦。

在该遗址范围内,以前曾出土过错金银乐府铜钟、两诏文铜斤权等珍贵文物,当地农民也在平整土地时挖出不少铜器。在这次发掘中又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建筑材料有云纹瓦当、筒瓦、板瓦、脊瓦、五角形水道、圆水管、石门础、石柱础、陶井圈等。生活用品有陶罐、陶盆、陶缸、陶鸭蛋壶、瓷壶、壶盖、铁釜、铜朱雀灯残件、铜鼎足、铜权、铜车马器等,特别是发现有众多的陶文,在砖瓦和陶瓷器皿上多达258条(件)。如:“丽山食官”,“丽山食官左”,“丽山食官右”,“丽邑五升”,“丽邑九升”,“丽邑二升半八厨”,“大厨”,“丽山厨”等。说明丽山食官不但有“左”、“右”的区别,而且供厨也是较多的,进而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陵园祭祀活动所需食物的数量是很多的。这些文字是确定遗址性质及研究秦始皇帝陵礼制的重要资料。 (孟剑明)

*五岭遗址位于何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15)

     五岭是秦陵南面的防洪堤。骊山层峦叠嶂,峰谷相间,山谷呈南北走向。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骊山山前洪积扇群与黄土台塬的交接地带,地形东南高西北低。洪水季节,大水沿谷口倾泻北注,直接威胁陵区安全。为了阻挡洪水冲垮陵园,使始皇陵寝能万古千秋,秦陵工程的设计者采取了设防导流,排泄洪水的措施,在陵园和骊山之间修筑了一条防洪堤,使原先流经陵区的河流改道,绕过陵区向东流去。

     《关中记》记载说:“骊山泉本北流者,皆陂障使东西流。”这里的陂障便是防洪堤。《水经·渭水注》也记载了这一点:“(鱼池)水出骊山东也。水本导源东(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在陵园东南距陵冢1公里处,有一条呈西南向的土堤,这就是著名的秦陵防洪堤——五岭遗址。它从大水沟西边山脚开始,经杨家、李家、下杜村,到王硷与三任村之间,全长约3500米,现残存部分约1000米,宽约40米,残高2—8米,堤身以土夯筑而成,夯层历历可辨,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夯土依然层次分明,薄厚均匀,线条清晰,夯面平展如砥,而且坚硬密实。当时村民曾有人一块块撬下来,当做土坯叠猪羊圈。据当地村民讲,为了检验夯土是否坚实,秦人自有特别的方法。一是每天晚上用铁钎子在当天筑成的夯土上钻个眼,灌满水,第二天开工前再检查水渗下去了多少。要是水渗得超过规定的尺寸,就得返工;要是渗完了,这一段打筑的人就得掉脑袋。另一种方法是等夯土干了以后,离一百步开弓射箭,箭头要是射不进去,夯土合格;要是射进去了,打筑的人也得送命。有这样的检验方法,大堤怎能不坚硬密实。

     依靠长堤,秦人把大水沟及以东的几条山谷向北的流水拦截改道,使其折而东流北转,绕陵园而过,注入清河,使陵园的城垣、封土、地面建筑以及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免遭水患。

防洪堤为什么要叫做“五岭”,大约是含有秦始皇北却匈奴,南戍五岭的意义吧。也有人解释为防洪堤从西南向东北延伸,大致绕过了骊山的五个小山岭,所以叫“五岭”。 (孟剑明)

*秦始皇陵园的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 (16)

     秦始皇陵园建筑的排水设施,除以防洪堤消除洪水对陵园的威胁外,还以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的地理自然面貌在城垣内合理安排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

     在内城西南侧的岳家沟之东和以北挖成一曲尺形宽约15米、深达5—8米的隍壕,将封土之南的地面水流从岳家沟之北排出外城,沿自然沟渠引走。封土北侧则是由系统的地下排水道将地面降水排出外城。排水道有石质及陶质二种。石水道形式有单孔、双孔和三孔的,孔径10.18—27厘米,,水道整体正面宽55—112厘米,侧面长37—125厘米,由上下两块扣合而成。陶质水道有两种形式:圆形水道长56—59厘米,两端大小不同,大口直径28.5—29.5厘米,小口直径22.5—23厘米,壁厚1.5厘米,外面满饰绳纹,内面满饰麻点纹,彼此大小口相套连接;五角形水道外形为五角形,长65—68厘米,通高45—47厘米,宽40—44厘米,壁厚4—7厘米,遍体饰粗绳纹。多年来文物考古部门在陵园内外城夯土层下发现或访问村民了解到多处有排水道存在,大多是为了排除陵园内地表的大气降水而敷设的。

     1961年,陕西省文管会对秦陵考古调查时发现在晏寨村南门外稍偏东20米处有排水道。水道距地面深约0.3米,方向朝西。结构是两块青石上各凿成两条“”形的凹槽,两石上下配合,凑成二圆孔,孔径22厘米。这条水道全长不明。1959年在晏寨村约40米处距地表深约1米的地方,也发现过一段石水道。内城北部两侧建筑遗址内历年来也不断发现石水道,而且当地村民家里也放置了不少的石水道。陶水道出土的地方一处在外城西墙基下的西面,横穿外城西墙,北距临马公路约50米,六行并列。一处在内外城之间的食官遗址附近,在西内城下有三行并列的五角形水道,宽2.04米,走向呈东南—西北方向,北距临马公路50米,似与上述外城西墙下的排水道为同一组,直接将内城的雨水排出外城。其排水道以北还暴露有五角形水道。在临马公路北边的二号建筑基址中,其东房和北房之间也发现有一排五角形下水道。在临马公路拓宽工程中公路两侧又有许多石质、陶质下水道出土。从已发现的下水口设置情况来看,它是把一个五角形水道竖立直放,使上口与地面平齐,周围用鹅卵石与细砂填满,使之固定。下口打成45°斜角与地下平置的水道斜角连接,形成一个直角弯道,把地表雨水引入地下。下水道的布置是根据所处地方水量的大小合理搭配的,有单排连接的,有三排并列,甚至是六排并列,组成排水网络,有效地解决了陵园地表大流量的排水问题。

    而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建筑的小范围排水问题则是利用渗井排水的方式,在建筑物的周围适当位置挖渗井,渗井口径0.8—1米左右,套有陶制井圈,井与各种圆形水道组成的排水道相连接,解决小量排水用。在食官遗址内就有二处排水设施。一处为一内低外高的凹槽,槽底中部比周围边沿低约0.3米,是安置陶漏斗和弯头的地方,弯头与地下圆形水道相接,直通室外渗井。一处为一五角形水道,上口与地基大致相平,周围抹有草泥,铺有鹅卵石,下端与地下水道相接。很便捷地使室内生活污水经由地下排出室外。渗井口也与地面平齐,使院落内的雨水能自流入井。这些不同的排水设施合理地解决了陵园的排水问题。 (孟剑明)

*秦代是否用活人殉葬? (17)

  人殉的历史从殷周时期开始,那时从天子到大臣,凡有身份的奴隶主贵族死后往往都要用活人殉葬。奴隶主贵族因身份等级不同,殉葬的人数多少也不一样,少者墓内1—2人,多者殉葬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秦国用活人殉葬始于春秋时期的秦武公。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武公卒,葬雍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秦穆公死后,殉葬者多达177人。在陕西凤翔发掘的秦景公墓内竟发现一百多名殉葬的奴隶。

     从文献上看,秦国是从公元前384年开始废除人殉制度的,也就是《史记·秦本纪》所说的:“献公元年,止从死。”献公顺应历史潮流,从制度上废除了残酷的人殉制度。

     从秦国人殉制度的兴起与废除历史来看,到秦始皇时期按理已不应再出现残酷的人殉现象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当秦始皇下葬时,二世胡亥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史记·秦始皇本纪》)后宫嫔妃们生子者必然寥寥无几,因此,为秦始皇殉葬的嫔妃宫女,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殉葬人数最多的一群。在秦始皇陵地宫中除有嫔妃宫女以外,还有一批技艺高超的秦代工匠也成为秦始皇的牺牲品。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既泄,大事闭,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循出者。”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这些堵封在墓里神道中的工匠,是秦代工匠中最优秀的人才,秦二世担心这些人泄露墓中的机密,便将他们置于死地,被活埋的人多达万余人。 (芦建华)

*杀殉墓位于何处?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18)

    杀殉墓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墓中的一处,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的上焦村西,西距始皇陵外城350米。1976年10月,秦陵考古队经过钻探,共发现了17座杀殉墓。这些墓均为东西向,南北呈一字形排列,墓与墓间距2—15米,并且墓葬规格高,随葬品丰富。

     从试掘的8座墓来看,墓葬形制都是带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墓。其中2座是带斜坡墓道的方形土圹墓,6座是带斜坡道的方圹洞室墓,葬具都是长方形盒状棺椁,其中6座墓的葬具为一棺一椁,另2座只有一椁,无棺。8座墓内,除1座内有一柄青铜短剑而未见人骨架外,其余7座墓内各有人骨架1具,总计女性2人,男性5人。经过鉴定,除1具女性为20岁左右外,其余年龄大致在30岁左右。这些墓内的随葬品一般都较丰富,其中有1件造型生动、张口鼓目的银蟾蜍,在它的口腔内侧刻有“少府”二字,说明它出于秦代中央手工业制作官署——少府。

另外还有铜剑、铜镜、铜带钩、泛青的玉璜、白色的玉璧等文物,特别引入注目的是发现了两枚桥梁纽、三台印章,印文为“荣禄”、“阴”,应是墓主的私印。

     这些墓葬虽然棺椁讲究,随葬品丰富,但所埋的死者骨骼非常零乱。一般都是身、首、肢体分离,是被肢解后埋入的,有一个头骨上插着一支铜箭头,说明是先射杀,后被肢解的。尸骨零乱的程度表明,墓主人均非正常死亡。

     17座杀殉墓的规格、棺椁和随葬品表明墓主人有一定的身份,墓内零乱的尸骨又表明墓主人的悲惨遭遇。而这些有一定身份又惨遭杀害的墓主都被埋在陵园附近,它们必然与陵园陪葬有关,这就使人们联想起秦末宫廷政治斗争的历史。当秦始皇病死于沙丘之后,赵高与胡亥密谋篡权。胡亥用阴谋的手段做了皇帝之后,便开始残杀有功之臣。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他连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放过。他与赵高合谋,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先是将“公子十二人死于咸阳,十公主死于杜”,接着“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将闾乃仰天大呼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在这场空前的诛杀事件中,诸公子被杀的被杀,自杀的自杀,无一人幸免,连公子高也只好“请从死”。他们虽然被杀,但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仍给以一定的礼遇,不仅有棺椁,还有大量的陪葬物,并且让他们从葬在秦始皇陵园附近。这17座墓墓向一致,排列整齐,说明是同时埋葬,而不是先后数次葬入。尤其是在有的墓葬中发现了挖墓人当时烤火留下的灰迹,说明挖墓时天气较冷,这也与诛杀诸公子事件的时间基本吻合。17座杀殉墓的墓主很可能就是当年被诛杀的公子和公主。它的发现也是秦末这场宫廷政治斗争的历史见证。(芦建华)

*马厩坑位于何处?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19)

    马厩坑发现于1976年,它是作为秦始皇帝生前宫廷厩苑的象征而在陵园内设置的埋有真马和陶质圉俑的陪葬坑。目前在秦始皇陵园内已发现了两处:一处位于始皇陵东侧的上焦村一带,西距始皇陵外城墙约350米;另一处位于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墙之间。

    上焦村一带的马厩坑已发现了98座,这些坑分作南北向三行,排列密集有序。经过钻探和部分发掘得知,坑内有的埋有一匹马,有的埋有一跽坐的陶俑,有的俑马同坑,所有的坑都是东西向,马头面西,陶俑多数面东。发掘清理时,发现有的马埋藏时,事先在坑底挖个洞,把马腿置于洞内,前面留有一个小坎,坎上挖个缺口,刚好将马脖子卡在缺口处,看样子马是被活埋的。有的马坑内虽然没有发现专门的埋马设施,但马的四肢作挣扎状,并有绳捆扎的痕迹,似乎也是被活埋的。在陪葬坑内还发现有喂马的陶罐、陶盆、陶灯,陶器都放在马头的前边,有的盆内还放有谷子和草。

     另外,在有的陶盆、陶罐上还刻有“大厩”、“中厩”、“小厩”、“宫厩”、“左厩”、“大厩四斗三升”,“左厩容八斗”等陶文。“大厩”、“中厩”、“小厩”等都是秦代宫廷的厩名。说明这批陪葬坑是象征着秦始皇生前宫廷养马的场所。跽坐俑则是象征着马厩内的养马人,它们身旁往往放有铁镰、铁叉、铁锛等生产工具。

    位于秦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墙之间的马厩坑平面呈曲尺形,三匹马一组置于方盒状的木椁内,一组组的密集排列,估计坑内埋有数百匹真马。马的四肢作跪卧状,在一匹马的口内发现一把铜刀,说明马是被杀死后埋入的。另外,在此马厩坑内还发现了几个身高1.8—1.9米的大陶俑。陶俑的造型和秦始皇陵东侧兵马俑坑出土的相似,都是身穿齐膝长襦,腰束络带,足蹬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长冠,双手笼于袖管内,作站立姿势,是饲养马的仆役。

    秦始皇陵陪葬的两处马厩坑,一处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城东边,一处位于始皇陵内外城西垣之间。这种布局说明了秦王朝除在京师内设有中央厩苑外,还在边郡及内地各郡县设有厩苑,即“县有厩刍”、“边郡置六牧师令”。把为皇帝生前饲养、提供御马的厩苑设计在陵园陪葬坑中,以供秦始皇帝的灵魂享用,充分体现了秦始皇陵“事死如事生”的设计思想。 (芦建华)

*珍禽异兽陪葬坑位于何处?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20)

    珍禽异兽坑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坑中一组规模较大的陪葬坑,是模拟秦宫囿苑而埋于陵旁,以供秦始皇帝灵魂游猎的场所。它位于封土西侧内外城垣之间的南区,东距内城西墙20米,西距外城西墙150米。1977年7月—1978年3月秦陵考古队经过钻探,共发现了31座。陪葬坑按南北三行排列,东边6座,西边8座,中间一行17座,分布在南北长80米,东西宽25米,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

    考古工作者对中间一行陪葬坑中的2座进行了试掘。发现坑内分别埋有瓦棺1具。瓦棺像一个长方形盒子,上有棺盖,下有棺身,可以开合。棺身高40厘米,宽42厘米,棺盖口径略大,以便于开合,棺内各有动物骨骼1具,还有饲养动物的小陶盆1件。这里的陶盆与陵墓东侧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的小陶盆完全相似,说明陶盆是秦代用来饲养珍禽异兽和马的用具。动物骨骼通过鉴定,有的为鹿、麂类的食草动物,有的为杂食动物,有的为禽类。动物的颈部有铜环,说明原来颈部系有绳索。随后考古工作者对东西两边陪葬坑也进行了局部试掘,发现坑内各有1件跽坐俑。陶俑面朝东,身旁也放有陶盆,俑的造型、神态与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的跽坐俑十分相似。如果说马厩坑出土的跽坐俑是象征天子宫厩内的养马人,而这里的跽坐俑则是宫廷内珍禽异兽的饲养者。根据试掘情况判断,中间17座似为珍禽异兽坑,两边的两行均为跽坐俑坑。

    古代帝王生前有天子之“囿”专门饲养禽兽以供玩赏。《诗经》就有“王在灵囿,麂鹿攸伏”的诗句。它记录了周文王苑囿内各种鸟兽的活动情景。秦代著名的上林苑也豢养着许许多多的珍禽异兽。这种葬俗直接被汉代所继承。《三辅黄图》载:“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汉旧仪》云:‘上林苑方三百里,苑内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帝王苑囿中设有令、尉等官吏,并有大批的仆役,以管理苑内的奇兽珍禽和奇花异草。(芦建华)

*刑徒墓地位于何处?其主要内涵是什么?(21)

    刑徒墓地位于秦始皇陵西南约1.5公里处,目前发现了三处:一处位于临潼城东五砂厂东侧,一处位于赵背户村西南约50米的台地上,另一处位于姚池头村北,两葬区相距500米左右。姚池头村北的墓地已被平整土地破坏了,现在仅存残长0.5米、宽12米、距现地表深0.6—0.8米的一角,里面堆满了叠压的人头骨及躯骨、四肢骨等,骨骼零乱,没有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据当地村民反映,这块墓地原长百余米。赵背户村西的墓地,是1979年冬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南北长180米,东西宽45米,面积约8100平方米。共探出墓葬114座,其中汉唐墓11座,秦墓103座。墓葬大致分作三行排列,东边的一行墓作南北向,另外两行为东西向。墓葬十分密集,墓与墓之间有的仅有0.2米的间距;还有的在一个大坑内又隔成若干个小墓坑,小坑之间隔墙仅有0.1米。1980年上半年对其中的32座秦墓进行了清理,墓穴为长方形土圹,大小不一,最大的长12.6米,宽1.1米;小的长1.1米,宽0.56米;最小的长0.8米,宽0.6米。这样狭小的墓坑在秦代墓葬中甚为罕见,它与陵园东侧带有斜坡墓道的甲字型墓的规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批墓葬既没有棺,也没有陪葬品,只有1座墓葬是用粗绳纹板瓦砌成长方形盒状的瓦棺。在32座墓坑内竟放置着100多具尸骨,一个墓穴内有的埋葬1具尸骨,有的埋有2—3具,最多的一个墓坑埋有14具。经过人骨鉴定,死者绝大部分是青壮年男子,女性尸骨仅有3具,儿童骨架2具。其中一男一女和一名儿童发现于同一个墓坑,根据儿童尸骨的特征判断,其年龄最多不超过10岁。结合云梦秦简有关条文推断,这三名同葬于一坑的死者很可能是服徭役的一家人。死者的葬式基本是屈肢葬,仰身直肢葬者仅发现4具。尸骨放置的头向也不一致,有的平放,有的叠压,有的仰身,有的侧身,有的俯身,说明埋葬非常草率。在这100具尸骨中,有94具骨架基本完整。其余6具,有的下肢残断,有的腰部残断,头骨上有刀伤痕迹,有的身、首异处,四肢骨与躯干骨分离叠压,这些人显然是在修陵中被惨杀的。

    墓葬中发现有18块刻在绳纹板瓦上的刻文。它为解决死者身份及来源问题提供了直接的文字资料。其中有10块墓志刻有死者地名、姓名,有的还带有爵位。如“东武不更所”就是一例。东武为地名,不更属于爵名,所为人名。墓志中有的爵位为公土,有的为上造,有的没有爵位。公士为秦代一级爵,上造属于二级爵,不更属于四级爵。虽然他们当中有的人有较低的爵位,但按照秦律规定这些人每年同样要服一定的劳役。不过他们的身份显然不属于刑徒。另外有8块墓志刻有死者地名、刑名、爵名和人名,如“阑陵居赀便里不更牙”,这类墓志中出现“居赀”一词。所谓居赀,按云梦秦简的解释,居赀者是因触犯了秦代法律,被处以罚钱而本人无力偿还,便以居赀劳役形式赎债或赎罪。

    修陵人墓证实了秦始皇征调数十万刑徒修建陵墓的事实,反映了秦代严酷的刑法和繁重的劳役。 (芦建华)

*郑庄遗址——秦陵的石料加工场情况如何?(22)

    晋潘岳的《关中记》说:“骊山无此大石,运取于渭北渚山。故其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这首民谣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艰辛壮观的运石场面。这些石料的加工场地就在陵园外城垣西侧北端的郑庄村南。

    70年代初期郑庄村民在平整土地、取土修田时,不断发现有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及各种铁工具出土。秦俑考古队的同志经过多次调查、试掘,发现了这个规模巨大的石料加工场遗址。遗址东西长1500余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由石料堆放区、材料加工区和居住区构成。遗址西边与南边分别发现房屋遗址两处,西边约有两排房屋,南边有三处房屋基址,堆积着瓦砾和灰土,可能是石料场监护看守的居住区。遗址中间有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40万平方米的石料堆放区,这一区域内发现有大型铁锤等许多铁质工具,还发现大量石料及石坯。遗址东区发现有许多口径1—1.2米、深0.4—0.6米的灰坑和口径0.26米、深0.3—0.4米的小型火坑,在灰坑和火坑的附近未发现房屋遗迹,出土有大量的石质建筑材料以及半成品、废品,还有小石渣等,另有各种铁生产工具、铁刑具及陶器等,似为石料加工区。

    在石料加工场遗址范围内出土铜、铁、石、陶质遗物200余件。铜器有矛、半两钱等,铁器中主要是铁锤、铁錾、铁铲、铁钩以及锸、镰、匕、削等工具。有2件大锤高16.5厘米,径8—9厘米,重6.8公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土铁刑具10件,其中钳9件,桎1件。石器中除了有石下水道、渗井盖、门墩石、长方青石板等,还有磨工具的磨石和加工粮食用的石磨。陶器中有罐、钵、盆、釜、瓮等生活器皿,还有许多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在石料场的灰坑中还发现有2具肢体不全的人骨。结合出土铁刑具看,石料加工场使用了大批的刑徒。这些出土物为研究秦始皇陵的建筑材料及修造者的身份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孟剑明)

*秦始皇陵园内有没有大型石刻? (23)

    很多旅游者在游览秦始皇陵时问道:乾陵、昭陵都有大型石刻,秦始皇陵有没有?为什么看不到?对于这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秦始皇陵园也有大型石刻。

    首先,从文献记载看,古代帝王陵上的大型石刻出现较早。明朝罗颀《物原·葬原》中称:“周宣王始置石鼓、石人、猫、虎、羊、马。”唐朝人刘禹锡曾经看到春秋时期楚王墓上的石刻,他在《汉寿城春望》一诗中写到:汉寿城边野草寿,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从诗中看,这时的楚王坟上已有了华表、石麟和石碑了。唐朝的一位学者封滨所著的《封氏闻见记》中也写到:“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人臣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象仪卫耳。”这些都说明古代帝王陵前的大型石刻起源甚早,虽未必始于周宣王,但在秦时已出现,恐怕是可信的。

    较早提出秦始皇陵前有石刻的是比唐代早几百年的晋代人葛洪。他在《西京杂记》一书中说到:“五柞宫有五柞树,皆连三抱,上枝荫覆数十亩。其宫西有青梧观,观有三梧桐树。树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头高一丈三尺。东边者前左脚折,折处有赤如血。父老谓其有神,皆含血属筋焉。”五柞宫是汉武帝时建造的,在今周至县境内。类似的文字在《三辅黄图》一书中也曾出现,说明秦始皇陵初建成时确实是有大型石刻。

其次,秦始皇时期已经具备了制作大型石刻的条件。历年来秦陵周围出土的铜车马、兵马俑等大型雕塑作品,已经反映出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巧和制作水平。秦陵打石场遗址发现的大量半成品石料、铁制工具,以及传说中的“石”,都说明当时也具备大型石刻的采石、加工条件。“石”取材于渭北渚山,高一丈八尺,周长十八步,运到距骊山不远处,运不动了,放置在那里,到元朝时被运去修了霸桥。加之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早期雕塑屡见不鲜。这些都为秦代的大型石雕奠定了技术和工艺基础。“汉承秦制”,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上的卧牛、马踏匈奴等著名石刻,线条流畅,浑朴逼真,也能反衬说明秦时墓上已经出现石刻。秦始皇好大喜功,五次巡游,逢山刻石立碑,颂扬功业,咸阳宫前十二金人,身高六丈,重二十四万斤,他自然会给自己陵前立石刻的。

既然秦始皇陵园原来有大型石刻,为什么很早就没有人看见了?晋代葛洪所看到的石麒麟也不在秦始皇陵上,而在汉代的五柞宫遗址上。这说明大凡古代遗址,在地面上的往往难于保存,很快便被自然或人为的力量所破坏,仅从各代陵墓的石刻来看,大多破损不全,何况秦始皇陵在所有帝王陵中所受摧残最为严重。宏伟富丽的陵园建成仅数年,便被项羽一把火沦为灰烬,后代又屡遭劫难,地面建筑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石刻被毁,应在情理之中,这也是我们今天见不到大型石刻的主要原因。 (孟剑明)

*秦陵圉人——跽坐俑是怎样的? (24)

    圉人是管理马厩、饲养马匹的人。跽坐是古人的坐姿,双腿前曲,膝部着地,臀部坐于双脚上,成跪坐姿式。跽坐俑为陶质,均为男性,俑高66—73厘米,面目清秀,表情严肃,有的上唇有髭须,头发向后梳理,在脑后绾成圆髻,纹理清晰,身着右衽交襟长袍,手臂姿态有的双臂下垂,手半握拳置于膝上,有的双臂弯曲,双手拱于袖内。出土时,有的陶俑的头发、面部、双手和衣袍上尚残留有颜色,可辨认出是黑发,红色皮肤,粉绿或红色衣袍,说明是经过细心彩绘的。俑的作法是模制和雕塑相结合,头、手、身躯分件制作,烧成后安装套合,最后加施彩绘。如俑的头部先用模制成轮廓,再附泥修饰,仔细刻画俑的发式面目等细部,反映出不同年龄、阅历、性格的人物特点。俑的体腔和双臂是先用泥片垫砌出大形,然后整理修饰,塑出衣纹变化。

    跽坐俑出土于秦始皇陵东侧上焦村马厩坑和陵园西侧的珍禽异兽陪葬坑。据当地群众介绍,跽坐俑早在清代末年曾有发现。出土时姿态安祥和睦,仪容娴雅端庄,特别是梳发挽髻的式样,被认为是女性。上焦村的群众将其作为秦始皇的公主——皇姑,供奉在草堂寺,顶礼膜拜。1931年秦陵西侧内外城之间的岳家沟一户群众,挖墓时也发现了1件跽坐俑,它也被供奉着,供远近的人来烧香求神,甚是热闹了一番。正式的考古调查钻探是在1976年开始的,经试掘,发现二处遗址各程度不同遭到破坏,早年马厩坑、珍禽异兽坑到底有多大范围,有多少坑、多少俑?已成难解之谜。现代考古资料表明上焦村马厩坑计有98座,有的是马坑,有的是跽坐俑坑,有的俑马同坑。陵西珍禽异兽坑有31座,有跽坐俑坑14座。这些俑前面都放置有陶灯、陶罐、陶钵、铁斧、铁镰或铁锸等生活、生产用具。从发式、服饰和造型看,这些跽坐俑地位低下,是为皇室厩苑里饲养的动物服务的下层劳动者。跽坐俑及其所属的陪葬坑,为研究秦代皇室马厩、苑囿的范围、规模及人员配属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孟剑明)

*秦陵珍宝——乐府钟是怎样的?(25)

 乐府是秦汉时期主管音乐的官署。乐府的长官称为乐府令,为少府管辖的属官。钟是敲击用的乐器。乐府钟就是皇家庆典和祭礼时用的钟。

    1976年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西北侧建筑基址里的一个断崖处出乎意料地发现了一枚青铜钟,钟置于一个残破的带三矮足的陶案内,经过清除表面的铜锈,发现其遍体错金银,纹饰极为精美。钟为青铜所铸,带鼻钮,通高13.3厘米,两铣间7.2厘米,鼓间5.8厘米,舞广6×4.8厘米。钲和鼓部饰错金蟠螭纹,篆间饰错金流云纹,钟带饰错银云纹。舞部铸满纤细的云雷纹,钟壁内侧饰纤细的阳云纹,花纹细密清晰,豪华典雅,在同类器物中实属罕见。

    在钟壁的内侧还有调音带四条,带上有错磨过的印痕数条,说明此钟当年经过校音。经现代著名音乐家精心测试,此钟声调属于C调,音质清脆悦耳,音调准确,这对于了解和探讨秦代音乐成就,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无疑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此钟钟钮一侧刻有小篆字体“乐府”二字,说明秦代就有乐府的设置,并在秦始皇陵园也建有乐府官署,有各种祭礼用的礼乐。 (孟剑明)

*秦陵出土的博琼有何用途? (27)

    1976年4月,秦始皇陵区的毛家村西南,发现了1件多面石球。石质为细砂岩,颜色青灰。石球环周有14个小圆面。每个小圆面的直径1.5厘米。其中12个圆面上分别镌刻阴文1—12的数字。另两个上下对顶面刻有“骄”与“”二字。各面刻字的排列情况为相间交错。石球出土的地点系陵园北内城墙仅北的一处较大的秦代地面建筑遗址内。经初步研究考证,石球应为六博中的博琼,类似于现在的骰子。这虽是一件较小的器物,但却是一件在秦始皇陵发现的重要文物之一。

    博是古代的一种游戏,同现在下棋差不多。博时每人执六个棋子,所以也叫六博。一套博具由枰(即棋盘)、琼、博筹三者组成,有的博筹由博琼代替。遗憾的是秦陵出土的仅有博琼而未有其他博具。好在考古发掘中其他地区出土有许多秦汉博具,比如睡虎地秦墓中出土有六博棋两套,均由木棋盘、骨棋子和竹博筹组成。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六博并有遣策记述:

博具1、博局1、象棋12筹。其中博琼为木质,为18面体,直径4.5厘米,阴刻1—16个数字,另外二面刻“骄”和“”二字。同时全国许多地方还出土有六博俑或画像石、画像砖六博图,说明秦汉时期博戏活动非常盛行,流行全国,不仅上层社会广泛爱好,下层民间也普遍喜欢。

    六博的行棋方法,鲍宏的《博经》、《古博经》有详细记载。从出土实物看,博局的面上刻有曲道、方柜等线条,两人对面相博,博琼轮流掷抛,按显示的刻字行棋或吃子,以决定胜负。“骄”,“”或“骄”、“”二字应是一对反意字,是决定博戏输赢的关键所在。秦陵博琼出土地建筑遗址是陵区内的一般管理人员的居住或工作场所。这只博琼应是当年在秦陵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或一般工作人员游戏时所用的实物。它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是研究秦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孟剑明)

*秦陵出土了哪些刑具? (28)

    秦始皇修建陵墓时,曾动用70余万人日夜劳作。这些人有些是来自官府或民间的手工业作坊的工匠;有些是以服劳役代替因犯法而被罚赀的居赀;有些是社会罪犯——刑徒。这些刑徒带着沉重的刑具,被监管劳动。经考古钻探,在郑庄打石场及陈沟遗址出土有铁钳14件,桎1件。钳是用以锁人颈部的刑具,铁质,形状为底平顶圆的碑首形环,环径9—16厘米。制法是用一根铁条弯成大半圆形,两端作卯。用另一根铁条插入卯内将大半圆环的两端相连,并在交接处贯以铆钉。桎俗称脚镣,用以锁人双腿,铁质,由两个桎环和一段链环组成,通长38厘米,桎环为两个半圆形的环合成,相接处有铁锁一把,打开铁锁便可解开该桎环。这些刑具的出土,反映了在秦陵工地上,这些刑徒戴着铁刑具进行着繁重的劳动,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秦在统一后,在全国大兴劳作,广大人民忍受着繁重的徭役,严酷的刑罚,使全国形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悲惨世界。这些刑具的出土对我们认识历史是有重要价值的。 (孟剑明)

*秦陵出土了哪些酒器?(29)

    酒在我国人民生活中不仅重要,而且源远流长。我国人民中有一句俗话:“无酒不成礼。”古人也认为:“百里之会,无酒不成。”(《汉书·食货志》)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便发现过酒器。商周文献中关于酒的记载就更多了。古代的《尚书》中还专门有一篇《酒诰》,声讨殷纣王荒耽于酒,在宫中建“酒池肉林”,群臣效法,以致“庶群自酒,腥闻在上”。酒不但是生活用品,更重要的还是吉庆礼仪或凶丧礼仪中的必备物品。

    秦人早年居于西北,亦好饮酒。秦穆公时,岐下野人杀穆公马而食,穆公还赐给吃马肉的人以美酒。国家大典及对外接待,都要有酒。秦始皇也好酒。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置酒咸阳宫,举行了盛大酒会。所以修建秦陵时,管理制酒的官署很自然地便在秦陵园中占了一席之地。秦始皇陵园东侧上焦村陪葬墓曾出土了3件陶质蒜头壶,为酒具。1986年9月,在秦始皇陵北的吴中村,还发现了一个陶盘,高7.2厘米,口径34厘米,上面刻有三行文字:“一斗二升 丽山  府”。一斗二升是这个陶盘的容量。秦代一斗,约折合现在2000毫升,一斗二升约为2400毫升,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叁瓶啤酒多一点。古代饮酒以斗计量,直到唐代,李白还是“斗酒诗百篇”。 是用茅草滤酒,使酒清醇无糟。府是做酒的管理机构,长官为府令。这就是说,为了祭祀需要,当时在秦陵陵园中还有做酒的机构。

    “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记·乐记》)秦陵的乐府、府、官,都是根据这套礼法设立的,即所谓的“事死如事生,礼也。”(《左传》) (芦建华)  

*秦陵出土了哪些衡器?(30)

    衡器,也就是今天使用的秤。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度量衡器,计量单位,名称极不统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统一度量衡器,就是其中之一。

    1973年至1981年,先后在陵西NDF71官遗址周围出土5件秦权,就是秦始皇为统一全国衡制而由官府颁发的标准衡器。这些秦权均系铜铸的空心高体折肩小钮瓜棱式,重量约250克。其上刻秦始皇帝和二世皇帝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着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大意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百姓安宁,定立了皇帝称号,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把不一致的度量衡制度都明确的统一起来。秦二世称帝后也在其上加刻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原文为“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元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故刻左,使勿疑。”大意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下诏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说,统一度量衡是始皇帝制,后嗣只是继续实行,不敢自称有功德。现在把这个诏书刻左边,使不致有疑惑。二诏书清楚地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的经过,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除秦陵出土的秦权外,考古工作者还在陕西咸阳、西安、宝鸡及甘肃、山东等地发掘出土了秦权,上面带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有的加刻了二世元年的诏书,证明了秦代确实向全国推行了统一的衡制。

    秦代的衡制是以战国时期秦国的衡制为标准制定的。其衡制为:1石=4钧=120斤,1斤=16两,1两=4锱=24铢。秦权的重量有4钧(120斤)、1钧(30斤)、20斤、16斤、9斤、8斤、5斤、1斤的权,进位系列大多适应石,钧、斤制,秦陵出土的为1斤重权。

    这5件铜权的发现,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实物见证,为研究秦的度量衡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孟剑明)

*修陵人墓地出土的瓦文说明了什么?(31)

    在秦陵西侧赵背户村的修陵人墓地中,发现墓志瓦文18件,计19人。其中16件刻于残板瓦的内侧,另1件刻于残筒瓦的内侧,1件刻于残筒瓦的外侧,在1件板瓦的内侧刻有2个人。这19人的墓志文的内容可分四类:一类只写明死者的姓名和籍贯,如“东武遂”、“赣榆距”等。遂、距为人名,东武和赣榆为其籍贯名。二类写明了死者姓名、籍贯和爵位,如“NDF52上造姜”,姜是姓名,NDF52为籍贯,上造为爵名。三类写明了死者的姓名、籍贯和身份。如“杨民居赀大教”,大教为姓名,籍贯为杨民,身份是居赀。四类写明了姓名、籍贯、爵名和身份。如“东武居赀大造庆忌”,即死者名庆忌,上造爵位,是东武地方的服居赀劳役者。

    墓中放置这些瓦文的目的是使后人了解其姓名、籍贯和身世。这些瓦文文字虽然很简单,但内容较全,十分清晰,大体具备了后代墓志的基本内容,对于研究我国墓志的产生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秦史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孟剑明)

*秦陵石铠甲坑何时发现于何处?出土情况如何? (32)

1996年9月,在临潼区秦陵镇下陈组民宅以北约30米处,因平整土地而发现了红烧土迹象。1997年7月经钻探确认为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陪葬坑,1998年7月下旬经复探得到了验证,8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试掘。随后,秦俑博物馆有关人员也参加了始皇陵考古队。经试掘,发现坑内埋藏有大量石铠甲与石兜鍪(即头盔)。这座陪葬坑位于始皇陵封土东南200米处的内外城垣之间。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帝陵园城垣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与外城以东的兵马俑一号坑面积相当。此坑的建筑结构与兵马俑坑一样是一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但所不同的是它不用青砖而用方木铺设坑底,隔墙窄而高,夯筑更坚实平整,棚木均为方木并且只跨一个过洞。    

这次试掘面积70余平方米,但从中出土了一大批形态精美、工艺高超、分布密集、种类繁多、保存相当完好的以扁铜丝连缀的石质甲与胄,目前已知的有石铠甲87领,石胄43顶,另有石马缰残件3组。因坑在建成一段时间后曾被大火烧毁,所以铠甲和胄都不同程度地受损,有的被烧成白灰状,有的甚至被彻底烧毁。但是,大部分甲胄的甲片仍然保存着基本的形制和局部连缀关系。根据现有迹象可将散乱的甲片进行归属和修复。   

通过试掘发现,陪葬坑中不仅密布着甲胄,而且还发现有青铜构件,说明该坑的不同部位分类放置着不同的随葬品,似乎类似于象征性的武库,但因发掘面积有限,缺乏更多的资料,所以,还不能过早得出结论。然而,该坑封土顶部踩踏面保存较好,为澄清当时陪葬坑顶与周边地表高低关系提供了证据。总之,它的发现和发掘为了解秦始皇帝陵园的布局、陵寝制度和设计思想等重大问题均具有重要价值,标志着始皇陵园考古工作继兵马俑和铜车马等陪葬坑的发现之后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秦仙梅)

*石甲和石胄的原料来源于何处?其加工工艺如何?它的发现有何重要价值? (33)

从铠甲坑中出土的甲胄材料看,制作这批甲胄的石料为青灰色岩溶性石灰石,质地细密均匀,硬度适中,又呈层理状,且色泽温润,便于加工成片状,且易磨制成形和钻孔,是理想的材质。而始皇陵园南侧骊山上的石料为质地粗糙的火山砂岩,根本不适合制作石质甲胄。根据文献上“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横过渭水的记载,加之考古专家的调查和鉴定,发现石甲胄所用的石料和渭北富平、蒲城一带山上的石料岩性非常接近,因而初步认为,制作甲胄的石料很可能是从渭北北山上长途转运而来的。

    关于甲胄的制作工艺,战国时期的齐国官修书《考工记·函人为甲》里载有:“凡为甲,必先为容”。意思是说,制作铠甲之前必须先要制作好模具和模型。不过,这种说法是针对皮甲制造工艺而言的,但对我们了解石甲胄的制作工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就是说,这些石甲胄很可能是依照实用甲胄的具体形制和尺寸加工的,即就是以实用甲胄为“容”。由于石甲胄和皮甲胄质地截然不同,因而,加工工艺也不尽相同。经过分析认为,这些石甲胄的所有甲片大体上采取了选料、解材切割、打制粗坯、初步打磨定形、刻划标记、钻孔、刨光修整、局部连缀和整体衔接成形等工序。   

目前认为把大块的石材制成与甲片大小相当的石片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在没有任何切割工具的情况下,具有娴熟工艺的石匠可以直接在大石块上打制出具有甲片大致形状的石片;第二,直接采用天然的板状石材,这样将减少一道工序,然后再将板材切割或打制成与甲片形制大小相近的石块;第三,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切割工具直接将石块解割成石板,再解切成石块。

    第一种制作方式具有相当的不可估算性,而且工艺难度大。若按第二、三种制作方式,制作者对石材的用料可以做大致的估算,工艺相对容易,用料上比前者节省。

    由于石甲胄的制作材料是青色石灰石,其物理性质不同于制作寻常甲胄所用的皮革及青铜、铁等金属材料,因此材质的特殊性决定了石质甲胄制作工艺的独特性。因此可以说,这批制作精良的石质甲胄,充分体现了秦代工匠精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者高深的管理才华,是我国先秦时期石材加工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这批甲胄标本同时又说明了,秦代甲胄在中国古代甲胄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我国古代甲胄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时期处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交合处,但进攻性兵器仍以青铜质地为主,与此相应,作为防御性兵器的甲胄,其质地则是以皮革为主。皮甲胄发展到此时已经达到了顶峰时期,无论是甲胄的类型、形制、工艺、质地,还是规格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此次发现的这些甲胄标本绝大多数是仿皮甲制作的,真实反映了当时皮甲胄的形制特征。可以看出,这些仿皮甲胄类型多样,但同一类型的甲胄从整体形制、尺寸到甲片数量、甲片连缀叠压规律都有非常统一的规格,这可能反映了秦代甲胄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已经和秦王朝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的社会背景相接轨。同一类型甲胄的甲片相同,便意味着甲胄的大批量生产,省工省时便于管理;而且,在战场上甲胄有损伤可以用其他备用的甲片替代,便于甲胄的及时维修。同时,不同质地的甲胄也出现在甲胄的行列之中。本次发现的精美的鱼鳞甲和方形小甲片组成的札甲便是仿铁甲制成的,而且制作精细,形制完美成熟。这种仿铁甲在西汉特别是汉武帝以后逐渐取代了皮甲胄的主体地位而登上了历史舞台,说明秦代又是新的甲胄种类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既是对先秦时期皮甲胄的一次大的总结,又是西汉甲胄定型化的重要发展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

    总之,这批甲胄实物填补了中国古代甲胄实物缺乏的空白,对研究该陪葬坑的性质、秦代甲制、兵制以及中国古代甲胄的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秦仙梅)     

*秦陵出土的石铠甲分几种类型?其编缀方法与兵马俑坑中的甲士俑身上的陶质铠甲是否相同?石胄又如何呢?(33)

    在已出土的铠甲标本中,大部分已残损或被叠压,从现阶段整理的程度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札甲,指铠甲的甲片类似于古代的纵长形竹木书札。广义上指长方或方形甲片,用其连缀而成的铠甲即称为“札甲”。

    根据札甲的甲片形状、甲衣的甲片多少及铠甲构成部位的繁简等三要素又将其分为四型:一型铠甲:由前后身甲组成,有双肩无披膊;甲片为纵长方形,但在特殊部位有各种类型的不规则形甲片。二型铠甲:由前后身甲和左右披膊构成,甲片较一型甲片大。三型铠甲:与二型甲组成部位及形制较相似,只是该类甲衣的甲片更薄小,甲片排数及各排甲片数更多,制作更加精细,外观更加完美紧凑。此型甲最常见,约占甲衣总数的60%。四型铠甲:甲片多为正方形或近方形,未被叠压的角一般被磨成带有弧度的圆角,也有特殊部位的不规则形甲片。如领口转角处的弧凹形甲片,下旅(裙摆)两侧的上宽下窄的直角梯形甲片等。甲片小而薄,布孔与其他札甲也明显不同,且甲片孔内有丝带朽迹。此型甲衣的前裙呈上宽下窄的倒三角形,下裙末端较尖,整个甲衣形体窄长,精美细致,较其他型札甲下端保护范围大。据推测,此型甲可能为仿铁甲制作而成。甲片上的丝带有加固连缀和增加装饰效果的双重作用。以上四型铠甲的叠压、连缀规律及各部位的衔接方式基本类似。即甲片连缀方法为:左右作固定编缀,纵向各层之间为活动连缀,用铜丝折成的铜环将上下甲片相连。叠压方法为:上旅(胸背甲、腰部)是上片压下片,下旅(裙摆)是下片压上片,前后身所不同的是,前身从上到下每排由中间一片依次对称地向两侧叠压;而后身则相反,是由两侧依次对称地向中间一片叠压。披膊叠压方法为:下排压上排,每排由中间一片依次对称地向两侧叠压,与前身下旅的叠压方法相同。

    第二类:鱼鳞甲,因外形酷似鱼鳞状而得名。其特征是上下两排甲片相互错置,下排甲片正好位于上排两甲片之间,甲片精致薄小,穿孔密而大,外观方圆结合,曲线起伏流畅,结构紧凑和谐。甲衣衔接方法与甲片叠压规律与其他各类札甲基本相同,但连缀方法及甲片布孔规律则独具特色。从领部直到下裙甲片孔中均有丝带残迹发现,丝带连缀既有装饰作用,又起辅助铜丝连缀甲片的作用,实用美观。鱼鳞甲是首次出现的秦甲新类型,丰富了秦甲的种类,而且形制完美成熟,显示了战国晚期至秦代鱼鳞甲(可能为仿铁甲)已发展到相当进步完美的程度,证明在此之前,鱼鳞铁甲已应有一个较长的萌芽和发展过程。

    从以上铠甲的风格、形制及编缀方式等情况来看,这批新发现的石铠甲与兵马俑坑中武士俑的铠甲基本类似,证明其是仿照当时实用铠甲形制制作而成;同时也说明,这些石铠甲是为始皇陵陪葬的明器,而非实战所用。

    与石铠甲同为一坑的石胄,已确认的约43顶,虽然受损严重,但大多数胄片仍能连缀在一起,根据胄片形态以及胄片的连缀方式可将其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胄片:表面有弧度。可分八型:圆形(位于胄顶)、等腰梯形(侧面上端)、覆瓦形、弧形、尖尾形(面额部)、靴形(颌、腮部)、近梯形(额、眉拱或肩部)、倒置靴形(两鬓颊)。

    二类胄片:表面无弧度。有圆形(胄顶)和等腰梯形(侧部)二型。

    由此而知,一类胄:均由第一类胄片组成,表面向外微鼓,略成球面。编缀方法:纵向为上压下,横向从前部正中一片分别向两侧对称压去,在后部正中一列胄片处接合。胄的开合口设在正前方颌部之下最末两层胄片上,由一个铜环和一个铜钩组成。

    二类胄:由第二类胄片组成。顶片圆形、平顶,以下主要用圆角梯形或圆角长方形胄片自顶而下编缀,胄片表面均无弧度,比较平直。叠压关系与一类胄基本相同,但连缀方法却明显不同,其纵向和横向均为固定编缀。

    对比一、二类胄的特征而知,一类胄数量多,片体大,且有各种弧度,所以,可能是仿皮胄所制;二类胄数量极少,与燕下都遗址发现的铁兜鍪片特别接近,可能是仿铁甲所制。

    总之,这批石胄的发现,为我们展示了秦胄的真实形态和风格,弥补了文献记载对秦胄语焉不详和考古资料缺乏秦胄实物的缺憾,将会澄清一些关于秦胄的问题,并将启示我们重新审视秦兵马俑坑内众多甲士俑只着甲不戴胄的“科头锐士”特别现象,及其所反映的军队性质等问题。 (秦仙梅)

*马甲最早出现于何时?秦陵有无马甲出土? (34)

    在秦陵出土的这批石铠甲中,有一种石铠甲形体及甲片特别大,残长约1.8米,而且结构与甲片形状也有很大不同。从其形制和大小分析,可能是马的披甲。

    马甲最早起于何时?《诗·秦风·小戎》中有“NBD7C    驷孔群”的记载,说的是披有马甲的〖HT5,7”〗马〖KG-*3〗〖HT5,7”〗服    马或骖马的概况;《诗·郑风·清人》里也载:“驷介旁旁”。“NBD7C    驷”和“驷介”都是披有护甲的辕马或骖马的护甲。考古资料也证明最迟到战国早期已经出现了战车驷马的各种护甲,湖北随县雷鼓墩一号战国早期大墓(曾侯乙墓)就出土了战车上所驾马匹使用的各种马甲多副,有力地证明了马甲在战国早期以前便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只是到战国晚期形制更加成熟,且种类日益繁多。

    目前,秦陵出土的唯一一件马甲很可能就是保护辕马或骖马的披甲,而不大可能是所谓“甲骑具装”中的“具装铠”。汉代虽然已经使用保护战马(骑兵所骑乘之战马,非车战之驷马)的防护装备,但仅限于以“韦”(整块熟过的牛皮革)制成的“当胸”,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才普遍使用且形制成熟,这便是马的具装铠——“马铠”,这种着铠战马的披甲和着甲骑兵便是所谓的“甲骑具装”。所以,秦代用于骑兵作战的具装铠似乎还未出现。

    秦陵首次出现马甲形制的遗物,增加了秦甲的新种类,对研究秦甲以及先秦时期中国马甲的发展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秦仙梅)  

*秦陵考古新发现——百戏俑(35)

    1999年3—4月,在秦始皇帝陵园东南部内外城垣间发现了一座面积近800平方米的陪葬坑(考古发掘编号为K9901),经过试掘,出土了一批半裸体彩绘陶俑。并在陶俑上部发现一件青铜巨鼎,一段铜扁条,四只青铜马蹄,一段石马缰,一件陶俑手臂,一些陶盆残片及铜镞、铁矛、鼓形石质文物等。

    这些彩绘俑面部和身体肌肤裸露部分均为浅粉红色,所有陶俑只穿著陶塑彩绘厚短裙,其它部位裸露,裙下都有各种纹饰,其中以菱格纹为主,另有星象纹、谷芽纹、“S”纹等。这些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雕塑精细,有直立状、双手卷衣状、一手插腰一手高举、双腿前弓后箭状、半跪状,根据这些俑的造型姿势,可称之为百戏俑。现已修复起五尊。这五尊俑头部均残,但从足部到肩颈部保存较好。1号俑形体相对较瘦小,双腿正立,左手握住右腕,双臂交叉于腹前,在其左臂上部发现竖向排列的三个戳划文字“咸阳亲”,应是作俑工匠故里名和人名。3号俑形体高大健壮,姿态威武,胸部和双臂肌肉暴突,肋骨显现,腹部大而微鼓,肚脐外露,裙带系于脐下。右臂向上高举,左臂贴身,左手大拇指插入腰带内侧,左腿前躬,右腿斜蹬,展现出一副彪悍猛士的雄姿和风采。5号俑在所有陶俑中形体最高大魁伟,双脚正立,双手置于腹前,握着裙前的方形前搭,卷成半筒形。这一块前搭可能是以皮革制成,上端与腰带相连。裙带前后均有一处带花。此俑双臂刚劲有力,裸露的双脚肥大宽厚。特别是其左臂与左肋处有一圆柱形物的痕迹,可能是长木柱一类东西的遗迹,此圆柱形物一直通到脚下,上至肩部以上。K9901新出土的这批陶俑,形态健硕瘦削不等,姿态各异,风格、特点与秦兵马俑截然不同,从现已修复的陶俑分析,这些陶俑可能是象征着秦代宫廷娱乐活动的百戏俑。

    春秋战国时期,竞技类的杂技项目就已经逐渐形成,种类也日益增多,如技击、跑狗、爬竿、扛鼎等,百戏逐渐成为当时各国统治阶层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甚至就连被东方六国视为戎翟之地的秦国,此时也出现了缘竿之戏(在咸阳秦三号宫殿遗址的廊墙上,发现有秦孝公时绘制的壁画,画面上绘有两长杆交叉成三角形,有一杂技艺人正缘竿而下),百戏这一娱乐活动,发展至秦代已日趋成熟,其中的扛鼎更受到重视。反观K9901出土的百戏陶俑,其中3号陶俑全身用力,右臂上举作扛重物状,可能就是秦代扛鼎力士的形象再现。秦始皇在平定诸侯、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也集六国的伎乐俳优等艺人于咸阳,统称“角抵俳优之戏”,并将“角抵”等作为检阅军队时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的百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二世在甘泉宫“作角抵优俳之观”,由此可见,至秦代百戏已登上秦宫廷大雅之堂,成为秦代宫廷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据文献记载,秦时杂技百戏的名目繁多,演技也相当成熟。从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来看,5号陶俑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在左臂与身体间还有一径10厘米的空隙,推测原来应当垂直插置有竿状的物体,大概应是秦代顶大力士的形象再现;而3号陶俑扭胯鼓腹,右臂上举,尽管因手臂残失,其所举何物已不得而知,但其姿态可能是在挺举重物。

    在陶俑的身上还发现有“咸阳亲”、“高”等匠刻名,其刻划文字方式和在秦兵马俑身上发现的如出一辙,为我们了解塑造陶俑艺术大师的姓名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秦代百戏俑的首次出土面世,为我们揭示了秦代陶俑的新类别,形象地展现出了秦代斑斓多彩的杂技世界,将活泼清新的宫廷娱乐文化徐徐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我们相信,随着K9901陪葬坑的全面发掘,将会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秦代宫廷娱乐文化。 (孟剑明)

*秦陵青铜大鼎的出土情况如何? (36)

    在秦始皇帝陵发现的百戏俑陪葬坑中部过洞内出土了一件秦代青铜大鼎。铜鼎保存完整无损,出土时表面布满绿色铜锈,鼎内发现3枚铜镞,鼎口沿上挂着一段长32厘米、宽1.8厘米、厚0.3厘米的铜扁条。此鼎为子母口,应配有鼎盖,但目前尚未发现;鼎体为双耳三足直肩环底形,耳部、肩部、腹部有繁缛精美的纹饰;鼎底部外侧有一周凸棱。鼎耳为方形,布满了“S”形纹、绞索纹和谷芽纹等,耳高22.5厘米,宽18厘米,厚4.8厘米;口部微敛,方唇,唇厚2.4厘米。肩部较竖直,外部布满精美纹饰,其中以交替蟠虬纹为主纹饰,另以绞索纹、“S”纹、谷芽纹等填充;肩部与腹部交界处有一周圆弧凸棱,宽1.6厘米。棱表面饰有三角形蝉纹,腹部也以交替蟠虬纹为主;三只鼎腿均为短粗壮的兽足形,腿根部均为变形鹰面纹,酷似猫头鹰,双目圆睁,口中衔着一块状物。鼎内无纹饰,鼎双耳间宽度为94厘米,内口径65.5厘米、外口径71厘米、通高61厘米、重212公斤,是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的一件秦铜鼎,堪称“秦陵第一鼎”。青铜大鼎的出土,再次展示了我国秦汉时期高超的铸造工艺和冶金技术。 (芦建华)  

*秦始皇陵是否被焚烧、盗掘过?(37)

    秦始皇陵以其宏伟的规模,丰富的陪葬品而闻名遐迩,因此,人们对秦始皇陵是否被焚烧、盗掘过,历代都十分关心,许多文献也都作过记载。

    在历史文献中第一部记载秦始皇陵曾被项羽盗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书中记载了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和项羽率军在河南广武(今荥阳东北)对垒的时候,刘邦曾历数项羽的所谓的十条罪状,其中的第四条是“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汉书·楚元王传》更具体地记载:“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后,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患,岂不哀哉。”这里说的是:“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外被项籍之灾”,并没有说项羽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而是“往者咸见发掘”,并又增加了牧者“失火烧其臧椁”的记载。

    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这里明确记载了秦始皇陵被项羽盗掘,珍藏被一扫而空。牧者火烧地下宫殿与《汉书》记载略同,又增加了“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的记载。

    唐代房玄龄等人主编的《晋书·载记》说石季龙“使掘秦始皇冢,取铜柱,铸以为器。”这个记载是说后赵国君石季龙又一次盗掘了秦始皇陵。另外,明代的都穆在他所著的《骊山记》中也写道:“项羽、黄巢皆尝发之。”

    近年来,陕西省秦陵考古队在秦始皇陵封土周围进行了细致的钻探工作。在封土的边沿地宫的外侧,发现了两个小型盗洞,但未进入地宫,显然是私人盗掘,并不是公开地大规模发掘。随着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小型盗洞被发现,但由于始皇陵地宫的规模大而深,封土又很厚,私人盗掘要想达到地宫放棺椁的玄宫是相当困难的。

    另外,考古调查证实,在秦始皇陵封土的北侧和西北侧有大片的建筑遗址。在这些遗址内又有大量的红烧土,成堆的残砖破瓦。此外还发现有错金银编钟、铜权、铜雁足灯残件、残铁器等,它说明秦始皇陵园地面建筑物确实在秦末被焚。

秦始皇陵如果有朝一日被发掘,那么人们就会发现地宫是一座能够反映秦代科学技术水平和灿烂文化艺术的文物宝库,秦始皇陵地宫所谓的被盗掘与焚毁的真相将会彻底大白于天下。 (芦建华)

*秦始皇陵园的布局及对后代帝陵的影响如何? (38)

    当您驱车驶入陕西临潼时,极目东望,就会看到一座郁郁葱葱的像小山一样的土包,这就是被世人注目的,现存两千多年的秦始皇帝陵。根据史书及近年考古钻探表明,秦始皇陵园有幽深迷人的豪华地宫,有象征着咸阳都城的内外两城垣,有再现秦始皇生前享用过的大型兵马俑坑、铜车马坑,有反映祭祀礼仪的寝殿、便殿等建筑群,可以说秦始皇陵园是一座设计独特、布局合理、规模恢宏的帝王陵园。它的封土形制、地宫形制、建筑形制和合理的布局结构,可谓独冠千古,并为后代帝陵的修建提供了蓝本。

    秦始皇陵园的建筑布局可分为四个部分,即内外城、封土、地宫、礼制建筑,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形制及设计主导思想。可以说,封土是按照“象山”的设计思想建造,地宫是按照宇宙模型设计,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内外城是按照咸阳都城设计的,地面上的礼制建筑及地下的大量陪葬坑及内涵则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思想。那么这么宏大的建筑群是按什么施工,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秦始皇陵有没有设计图?在河北平山县中山王陵已经出土了陵墓修建的“兆域图”,它反映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陵园制度。兆域图在《汉旧仪》中称“章程”,秦丞相李斯在给秦始皇汇报修陵情况时说:“凿以章程”就是说的设计图。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的选定,陵园的形制与规模,礼制建筑群的分布等都是在秦始皇的亲定下实施的。

    秦始皇陵园设计的构想,可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墓向选择、平面布局和地宫结构。这三方面的布局都是在战国时期各国君王的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因为到了秦始皇时期,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大的变化,中央集权的地主政权的创立,封建等级制度的推行,也使坟墓的等级制逐渐形成,在坟墓的形制、高低、大小上,已成定制。秦始皇为显示自己的皇权至高无上,将自己的陵墓修得规模宏伟。他的陵园称为“郦山园”,平面布局则是按照咸阳都城设计的。经考古钻探,秦始皇陵园面积56.25平方公里。在陵园的东面有兵马俑陪葬坑、马厩坑及17座杀殉墓;西面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北面有大量的建筑物,其中有寝、便殿建筑。封土在陵园的南半部,为夯土所筑,封土周围有两道城垣。这样的布局结构完全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秦始皇帝陵的出现,为后代帝王陵园树立起一个规范。汉唐及至明清帝王陵园的建筑布局大体都按着秦始皇陵园的布局、建筑结构及陪葬坑、陪葬器物设计的。对后代帝王陵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是在墓侧起寝殿。蔡邕在《独断》中说“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是对陵寝制度的一大改革。古时,人们祭祖先是在庙中进行的。秦始皇改为在陵园中设的寝殿中进行,后代皇帝纷纷效仿,这是在陵墓制度上的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汉以后至唐,甚至到了明清时期,帝王陵墓上一直建有寝殿。

    近十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的勘查,它不仅有兵马俑、铜车马等震撼世界的埋藏,还有许多未出土的珍贵文物埋在地下。它的埋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反映了一代文化。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7年将秦始皇帝陵(含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孟剑明)

*历代对秦始皇陵的保护情况如何? (39)

始皇帝陵完工不久,秦王朝灭亡。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秦始皇陵也随着历史而浮沉。

    最早保护始皇陵墓的是汉高祖。据《汉书·高祖本纪》载:“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NB341    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秦始皇帝被列入守冢保护的首位,安排二十家给其守陵。到了王莽时期以后,其陵墓被任意践踏耕牧,无人过问。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曾下令保护古帝诸陵,在所有帝王坟陵四面各五十步内禁止耕种。而隋炀帝尽管一生颇为荒唐,但即位初在保护帝陵方面却还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据《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二年(606年)炀帝下诏护陵。认为前代帝王顺应时事,创进绩业,受到尊敬,而时代推移,年代愈久,坟墓残毁,茔冢堙荒,感到悲伤,下令给帝王陵墓附近的十户人家免除杂役,让他们守护陵墓。唐代对秦始皇陵的保护有些反复。唐太宗贞观年间要求不得放牧,春秋二季要进行祭祀,高宗时又认为“始皇无道,所以弃之”。放弃了对始皇陵的保护和祭祀。唐玄宗时又给秦始皇以合法祭祀的地位,增加配享。历代王朝中最重视对“前代帝王陵寝、忠臣贤士丘垄”保护的是北宋王朝。宋太祖赵匡胤刚一登基就下令置户守陵,对陵墓损毁的予以修缮,给秦始皇陵及各代帝王陵墓各设置二户人家守陵,还给准备了各种用具。在宋初的44年里就大规模修过六次古代帝王陵墓,使始皇陵也受到了保护。从北宋初年以后的900多年历史中,再也没有看到对秦始皇陵进行保护的记载了,虽然明、清二代也曾遣使查访先代陵寝,多次享祭历代帝王,但都以“功德昭著”的标准,把秦始皇排除在外。

    对秦始皇陵真正意义上的保护是从本世纪开始的。1956年8月,秦始皇陵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出了保护范围,并树立了保护标志,进行了考古钻探调查,获得了大量的有关陵园形制、建筑遗迹等文物资料。1962年3月建立了秦始皇陵碑亭,公布了陵园的范围、图形,使广大群众了解保护的意义。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后,考古工作者又对陵园作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先后发现600余处陪葬坑、陪葬墓、建筑遗址,引起世界轰动,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观众来此参观游览。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以其恢宏的气势,丰富的文化遗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随着合理开发、科学保护工作地不断深入,秦始皇陵将进一步得到保护和利用。 (孟剑明)  

*历史上对秦始皇陵进行过几次较大规模的实地考古勘查活动? (40)

    两千多年以前的世界历史舞台上,赫然醒目的秦始皇帝陵园工程,使当今学者们在《史记》、《汉书》、《汉旧仪》等诸多史书中找到了影子。然而,正是这些富丽堂皇的地宫结构及其匪夷所思的陪葬品的记载,给后代学者留下了强烈的迷离之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学人苦苦的探索和不懈的追求。

    对秦始皇帝陵园最早进行实地考察的学者是明代的都穆。他在其考察成果《骊山记》中记载了:“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曰:此南门也。右门石抠,犹露土中。”并忠实记录了陵园内外城、门址的具体尺寸,给我们留下了关于陵园的第一份实测资料。

    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实地测量了始皇陵封土的高度、形状及底边尺寸。他的《长安史迹考》记载:陵高76米,中间稍平,且有阶段,顶上广阔平坦,陵墓近于方形,东西宽约488米,南北宽约514米。

    1917年,法国学者维克托·萨加伦也对秦陵封土进行了调查。他认为,在中国所有现存的古冢之中,这是最突出的一座。它有150英尺高,底座四边每边有1000英尺长,外形有高低三层,设计良好,整座坟象是三座小山重叠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他第一次观察到封土外形有高低不同的三层台阶。

    对秦始皇帝陵园进行全面性的考古勘察是1962年在陕西省文管会的组织下展开的。王玉清、雒忠如及临潼县文化馆的彭子健三位先生对陵园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考古调查与勘探,测绘出第一张陵园平面布局图,对内外城墙的厚度及长度,对封土的高度和底边尺寸进行了测量,钻探出内城的东西北三门和外城的东门,发现了陶质五角形管道两处、石质排水管道一处,建筑遗址三处,收集了各种秦砖、脊瓦、陶或石质水管道、瓦当、散水石和陶板,由此揭开了始皇陵考古史上崭新的一页。

    1974年3月,秦兵马俑被农民打井偶然发现后,于7月15日,在国家文物局的直接支持下,秦始皇帝陵园的第一支考古队进驻了兵马俑坑工地,袁仲一、屈鸿均、崔汉林、赵康民、杭德洲及稍后一同前来参战的程学华、王玉清、杜葆仁诸位先生成为世纪考古幸事的第一批参与者。原以为十余天就能结束的工作,谁知一下子干到了现在,而谁又能想到,他们中有的人下半生竟会与秦俑、秦陵建立了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情结。

    1995年3月,为配合临马公路的拓宽工程,在陵封土北边,发掘清理了由6组形制不同的大型建筑构成的陵寝遗址,1996年,发掘清理了陵园外城之外面积近300平方米的动物陪葬坑。1996—1997年间,在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又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还在五砂厂附近发现了200余座修陵人墓地。这些新的发现,为秦陵考古工作迎来了又一个新的阶段。

    1998年7月,考古工作者对新发现的大型陪葬坑进行了试掘,从中出土了大批石质铠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当年10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合作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陵园开始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保护和全面的勘探工作。在陵园内勘探了20万平方米,发现大型陪葬坑两座;对内外城东门遗址及东门之间的建筑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发现内外城东门、东阙台遗址;并发现了南门遗址,对它们的结构有了全面崭新的认识;复原了内外城之间东侧的古河道并了解了其变迁情况;对地宫的外圹结构有了新的初步认识。20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历经曲折与艰辛,在陵园56.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陆续发现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址,600余座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墓,发掘出土了5万多件各类文物,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不断成长和相继问世的一批辉煌巨著,成为20多年来秦陵考古工作的一座纪念碑。同时,文物修复与

物保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吸引了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参与陵园考古工作;一个富有激情和才华的研究群体不断壮大,有力地提升了秦始皇帝陵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含金量,为申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打下了坚实基础。

 (秦仙梅)

 


 

秦陵兵马俑

*什么是俑?(41)

兵马俑这一词语已传到世界各地,可是,您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

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庄子称之为“象人”。《礼记·檀弓》内有孔子“谓为俑者不 仁 。”后人注云:“束草为人形,以为死者之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亦明器之类。 中古为如木偶人谓之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太似人矣,故孔子谓其不仁。”所以又说:“始 作俑者,其无后乎”!所以说,所谓俑,是用泥土、木或铜等做的象人的物件。日本语中 也将俑称为“人形”。

俑的质地以木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 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避邪的神物。俑 大 多真实地模拟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作为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及研究各代舆服 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  )  

*秦兵马俑是怎样发现的?(42)

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西杨村。西杨村南,原是一片柿 林,这里墓冢累累,乱石堆积。1974年3月,该村村民杨志发、杨培彦等十几位在这不长庄 稼的柿林之上开始了抗旱打井的工程。当他们挖到2米深时,发现了红烧土块;3米深时,发 现了陶俑的残断躯体;4—5米深时,发现了砖铺地面、铜镞、铜弩机,以及8个残破的陶俑 。这次,他们停下了工程,立即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第一位进入现场的文物考古专家赵康 民 一方面收集散失的文物,一方面作初步的清理。这时,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回到家乡临潼探亲 ,他将秦始皇陵发现大型陶俑的消息在《人民日报》内参上作了报道。中央领导李先念同志 看到报道材料,当即批示:“建议请文物局与陕西省委一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 一重点文物。”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随即派有关专家来现场视察。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 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随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也前来支援,他们在96 5平方米的试掘方内清理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批 青铜兵器、车马器。通过试掘和钻探,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内含陶俑、 陶马 约6000件。1976年,国务院决定在一号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展览大厅。1976年4月23日在展 览大厅基建 工程进行时,在一号兵马俑坑的东端北侧,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接着 ,同年5月11日在一号兵马俑坑的西端北侧,发现了三号兵马俑坑。目前,3座兵马俑坑已全 部对外开放。您在二号兵马俑坑参观时,还可以看到考古工作者现场发掘的情景。  (  )

*秦兵马俑最早发现于何时?历史上有无记载?(43)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开放以来,迎接了数以千万计的中外宾客,经常有朋友向 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兵马俑坑规模如此宏大,在1974年以前竟没有人见到过吗?

根据文献资料,秦兵马俑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但考古工作者在兵马俑坑的发掘过程中 曾发现许多墓葬打穿上面覆盖的土层。例如:一号兵马俑坑发现的1座西汉前期墓,墓穴正 好打在俑坑的隔墙上。二号兵马俑坑内也发现1座东汉初年的夫妇合葬墓,墓穴正好挖在一 组陶马和陶俑的身上,陶俑、陶马被打碎和搬动,堆积于墓穴的一角。这证明远在西汉时期 , 俑坑的上部已经荒芜,地下埋藏的情况已不为世人所知,所以才会在上面建墓。到了明末清 初以至近代,这里已是当地村民的墓地。因而,当地村民世代传说,他们的祖辈在挖墓时就 看到过这叫不出名的怪物,叫它“瓦瓦爷”。还有一位和万春老人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他 十 多岁的时候,父亲在此处挖井,在井壁上见到了一个跟人一样高大的怪物,本来井底已见水 ,水势很旺,不几天井水枯竭。父亲以为是怪物兴妖作怪,于是把陶俑吊上来,放在太阳 地里晒,结果还不见井中有水,竟将陶俑吊在树上用桃条抽打,最后用棒打碎。这位向后人 传递信息的秦俑,就这样粉身碎骨了。  (  )

*秦俑坑是被谁焚毁的?(44)

当秦始皇兵马俑坑的面纱刚刚被考古工作者揭开时,人们看到的是陶俑身首异处、腿断臂 折,隔墙上的棚木被烧成黑色的焦炭,就连隔墙本身也被烈火烤成了赤红色……秦兵马俑这 个奇迹既然被大规模地制作出来,又为什么遭到了焚毁呢?

在兵马俑坑的发掘过程中,3座俑坑内都发现了人为破坏的迹象,一号俑坑的 全部和二号俑坑的一部分,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塌陷的。火焚的原因有人说是由于俑坑内的 沼气而引起自焚。但在俑坑发掘过程中,没有发现俑坑内堆积大量腐植质,坑内虽有泥沙, 但土质纯净,不具备产生沼气的条件,所以,沼气自焚之说证据不足。还有人以民俗学和古 代丧葬礼仪制度为依据,认为秦兵马俑是秦人自己点火焚烧的,这是秦始皇帝下葬时的一种 自焚的葬仪形式。如果这一观点成立的话,那么所有的陪葬坑都应该采取自焚的方式,但实 际上三号兵马俑坑、铜车马陪葬坑都是由于木结构建筑自然腐朽后塌陷的。因此,秦人自焚 的说法难以成立。目前,较肯定的是大多数学者认可的一种观点,即秦兵马俑坑是在秦王朝 末年被项羽焚毁的。《水经·渭水注》记载:“秦始皇陵被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 日运物不能穷。”秦始皇陵是否被项羽挖掘过,目前还难以验证,但陵园内大片的地面建筑 被焚毁却是事实。至今,我们仍可看到在陵园建筑遗址内堆积着很厚的砖瓦残片、红烧土 块,以及炭迹、灰迹等。而秦兵马俑坑距始皇陵仅仅1000多米,它同时被焚是有可能的。 一 号俑坑和三号俑坑都遭到过大规模的破坏,这绝非少数人所为,应该和当时的政治事变有关 。秦王朝灭亡之前,没有人敢去破坏它,秦王朝灭亡后,汉高祖刘邦又指派专人看管秦始 皇 陵园,任人焚毁、破坏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因此推断兵马俑坑被焚毁、破坏的时间是在秦 王朝末年社会变革时期。同时在兵马俑坑的发掘过程中,还有这样一些值得注意的迹象:二 号俑坑的东汉初年夫妇合葬墓正好在二号俑坑自然塌陷部分的上层,说明二号俑坑被火烧的 时间应在东汉之前。另外一号俑坑的西汉前期墓打到了被焚烧过的隔墙上,可以说明在西汉 前期一号俑坑就已经过火烧塌陷了。一号俑坑的底部普遍覆盖着10—44厘米厚的淤泥,二 号俑坑被焚烧部分的淤泥较薄,只有2—5厘米,这说明俑坑从修成到焚毁的间隔时间不长 ,否则俑坑内 会有更多层次的淤泥。在一、二号俑坑内部发现被火烧成炭迹或灰迹的麻绳、编织物、木质 和竹质箭杆、皮条……等。这些细小的物质很容易腐烂,它们既然能被烧成炭迹或灰迹,应 该是在没有腐烂之前被烧的,也可以间接地证明俑坑从修成到被焚烧,相隔的时间不会太久 。秦始皇帝死于公元前210年,到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只有五年,这和上面的各种考古迹象 十分吻合,所以,虽然没有明文记载,但秦兵马俑坑被项羽焚烧的可能性非常大。到目前为 止,专家、学者们仍在不断研究、探索这一问题。    (  )

*除了秦兵马俑之外,国内是否还发现有其它兵马俑陪葬坑?(45)

现在,除了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外,我国还发现有多处兵马俑陪葬坑。我们试举几例。

第一处是1965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郊杨家湾村附近发现的汉代兵马俑陪葬坑,共有11座。其 中骑俑坑6座,步俑坑4座,内有骑兵俑580件,步兵俑1800多件,舞乐杂役俑100多件,分 为左右两列、前后5排。1座战车坑,居于两列之间,已被扰乱。这批模拟送葬车阵的俑群, 它们的高度均在44.5~68厘米之间,其造型逼真,步伍严整,人马都经过彩绘,衣甲、武 器以至头巾、发式都描绘得十分细致,表现了汉初军阵的真实形象。据推测,它们属于汉代 周勃、周亚夫父子墓葬的陪葬品。这批汉代兵马俑现陈列展出在陕西省咸阳市博物馆内。

第二处是1984年在江苏省徐州市东郊4公里的狮子山西麓发现的汉代兵马俑坑。共发现有6 条兵马俑陪葬坑。其中东西向步兵俑坑三条,南北向警卫俑坑一条,东西向骑兵战车坑二条 。目前已发掘两条步兵俑坑和警卫俑坑。两条步兵俑坑东端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存陶 俑2393件,其中一号骑兵俑坑1016件,二号步兵俑坑1377件,另有甲胄俑、跪坐俑、盔 甲俑、发辫俑、发髻俑、弓弩手俑及持长械俑等诸多种类。陶俑身高均在25—54厘米之间, 它们不仅是用陶土烧制,而且涂有彩绘。陶俑出窑后,首先周身涂白彩,然后在领口、袖口 、甲片、帽、靴等处涂以红彩。从形制、质地、服饰等特点分析,徐州汉兵马俑的主人,应 为居住在徐州的西汉楚国最高统治者——某代楚王。这支部队,是他所拥有的军事力量的缩 影。1985年5月在俑坑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同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

第三处是199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北渭河北岸咸阳原上的汉景帝阳陵陵园内发现的规模浩大 的兵马俑陪葬坑。目前已知大小不等内容各异的单体坑共48个。陪葬汉俑的身高均在60厘 米左右。其中有大量武士俑及披甲骑马女俑、跽坐女俑、女立俑和裸体著服的各式男俑,而 且马、牛、羊、狗、鸡等家禽及熊、驼等珍稀动物的造型是过去所不多见的。汉俑的高度尽 管只有真人的1/3大,但各部比例合度,刻划细腻,形神兼备,制作手法采用了模、塑 、绘相结合,绘彩以橙红为主,其次有朱红、黑、褐、黄、白等色。秦俑与汉俑都属于帝王 陵墓的从葬之物,如果说秦俑表现的是兵强马壮雄伟气势的军事内容,阳陵汉俑表现的则是 丰富多彩宫庭生活的侧面。秦韵汉风,各见精神。    (  )

*秦兵马俑象征着什么?(46)

在古人乃至今人的思想上,都认为人会生活在阴阳两个世界中,生时在阳间,死后在阴间 ,所以讲究“事死如事生”。人死后,一般人家都会量力而行,给阴间的人配备日常所用的 物品。作为贪婪的秦始皇帝,便不惜一切代价营建他的地下王国。据《史记》记载,他的墓 内上有日月星辰,下有秦国的山川河流、地理地貌,又有百官位次。地面上的建筑与他当时 的秦咸阳宫相比,更是无一或缺。据记载,秦始皇生前住的咸阳宫和咸阳城是有军队守卫的 。京师的军队大约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皇帝的侍卫军,主要由郎充任,职责是在殿中侍卫、 守卫宫殿拟门户,出充车骑,由郎中令统领。二是宫门外的屯卫兵,由卫尉统领。三是京师 的宿卫军,是征调郡国的材士充任,这支军队的作用,平时用以保卫京师,作战时可以派遣 出征。从陵园的布局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相当于当时的秦咸阳宫,而兵马俑坑位于陵墓外城 东门大道的北侧,应是象征着驻扎在京城外的军队,即守卫京师的宿卫军。在这里,它就是 保卫冥冥中的地下皇城的部队,亦是千古一帝无上权威的象征。    (  )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怎样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47)

人们提起兵马俑,首先想到的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一赞美之词,可是,您知道这一 称誉的来历吗?

说“世界第八大奇迹”,还得从原有的世界七大奇迹谈起。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诗人昂 蒂 帕将自己所见过的世界著名古迹列出七大奇迹,也称七大奇观,即埃及金字塔、希腊的宙斯 神 像、莫佐勒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土耳其狄安娜女神庙、罗得岛的太阳神像、埃及亚历山 大港的灯塔。可惜的是,目前,除了金字塔之外,有的已荡然无存,有的也只残留遗迹。

秦始皇兵马俑破土而出后,气势磅礴,以它的“大、多、精、美”征服了20世纪的现代人 。说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 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 仅有的。其次是形体高大,陶俑平均身高1.8米,陶马身高1.7米,身长2米,在中国,在 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说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可出土近八千 件陶俑、陶马,这在世界雕塑史上可谓独秀一枝。说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 ,小到头发、眉毛,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说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 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 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

秦俑坑正是以它多方面的杰出成就震惊了世界。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感 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 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不胫而走 , 如今已成为秦兵马俑的代名词,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198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清单,使其成 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1991年11月5日,希拉克再度来秦俑博物馆参观,留言中再一次 肯定了他十余年前的提法:“这次参观兵马俑,再次证实了世界文化遗产第八大奇迹。通过 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实力完全可以和四大古都即雅典、罗马、拜占庭、巴比伦相媲美。”  (  )

*第一位参观秦俑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他是怎样称赞兵马俑的?(48)

秦兵马俑以其雄奇的风姿屹立于人们面前,它曾先后迎接了一百多位外国国家领导人。其 中,迎来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1976年5月14日下午3时30分,秦俑馆基建工地热闹非凡,一行40多辆的国宾车队载着新加 坡贵宾缓缓进入了参观场地,周围的群众闻风而至,路旁筑起了人墙。李光耀总理兴致勃勃 地在试掘土坑中仔细观看了整整40分钟,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第二天,报纸纷纷登载新加坡 总理李光耀参观秦俑馆工地的消息和照片,并引用了他对兵马俑的评价——“这是世界的奇 迹,民族的骄傲”。这一消息的报道,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原 来没有外宾参观也以此开了先例,之后国外友人接踵而至。

1985年,李光耀总理二访秦俑博物馆,题字留言:“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物,寓意着伟大的 未来。”    (  )

*秦俑博物馆属于什么性质的博物馆?何时建成?馆名是谁题写的?(49)

遍布我国各地的千余座博物馆,可划分为历史、纪念、文化艺术、自然科学及综合性等多 种多样的类型,而秦俑博物馆则属于历史类遗址性博物馆,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一座遗址性 博物馆。

1974年3月秦兵马俑发现后,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76年初春时节,秦俑博物馆筹建 处正式成立,中央领导和军队首长相继来到发掘工地视察。叶剑英元帅曾多次讲,秦始皇陵 兵马俑是我国古代的一座巨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并请谷牧副总理抓紧秦俑博物馆建馆工作 。

1979年4月9日,80岁高龄的叶剑英元帅来到秦俑建馆工地视察。他走下汽车向施工的同志 们问好,健步走入了临时展室仔细观看了出土文物,并用手摸兵器的锋利程度,赞叹不已。 最后进入了秦俑一号坑展厅,一直走了100多米,观看了兵马俑出土时的原状。叶帅参观了 一个半小时离开工地时还询问了博物馆开馆的时间,当时的筹建处负责人向叶帅说:“今年 国庆节 ”,并请叶帅给题写馆名,叶帅说:“好,我回北京后写好给你们寄来。”汽车缓缓开动了 ,人群中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大家目不转睛的望着叶帅,他频频点头招手离开了秦 俑馆工地。1979年9月20日,一个印着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字样,写着叶剑英同志办公室寄 至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大信封送来了,内装叶帅题写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叶剑英 ”。    (  )

*兵马俑坑采用何种建筑形式?(50)

虽然兵马俑坑因遭到过人为破坏而被焚毁,但是当年的建筑规模还是很宏伟的。一、二 、三号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

一号兵马俑坑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土坑,东西两端及南北两则各有五个斜坡门道,正门 在 东边。俑坑东西两端各有一条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条边廊,中间是九条东西向过洞,这种 建筑布局规整、简单,是根据军阵的布局设计的。东西两端长廊排列前锋、后卫,南北两侧 边廊有侧翼,中间几个过洞内是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军阵主体。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共有11个斜坡门道,正门在东边。它的平面结构,大体可分 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位于东端,即曲尺形的端部,它四面环有长廊,中间有四条东西向的 过洞,四周长廊内是站立式弩兵俑,中间过洞内是蹲跪式弩兵俑。第二单元位于俑坑右侧 , 即曲尺形的南半部,其东西两端各有一条南北向长廊,中间是八条东西向过洞。过洞内排列 战车。第三单元位于曲尺形的中间,有三条东西向过洞,过洞西端突出形成一个方形后犄, 过洞内排列战车、步兵,后犄内放置骑兵。第四单元位于左侧,即曲尺形的北半部,由三条 东西向过洞组成,这里排列的是骑兵。这四个单元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密切相连。

三号兵马俑坑的建筑形制非常特殊,平面呈“凹”字形。东边有一斜坡门道,正对着门道 的是车马房,内放驷马战车1辆。南边长方形大厅由廊房、甬道、正厅、便房四部分构成, 其中正厅相当于议事厅。北边长方形大厅内夹道排列武士俑,并发现鹿角和动物骨骼,这里 很可能是打仗前祈祷神灵保佑的地方,我们叫它祷战厅。三号俑坑的平面布局较为复杂,应 该是当时的指挥机关。

3座兵马俑坑虽然建筑形制各有特色,但构筑方法是相似的:首先根据俑坑的形制、大 小挖成土圹,土圹的底部用填土逐层夯筑,然后在中间筑成一条条夯土隔墙,隔墙两侧及土 圹四周密排木柱,木柱的上端横置枋木,枋木上端密排棚木,棚木上覆盖一层芦席或竹席, 席上 覆盖一层厚10—30厘米的胶泥土,再覆盖黄土,形成坑顶。俑坑顶部在当时可能高出地表2 —3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俑坑的内部空间高度为3.2米,把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 ,将门用立木封堵,门道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封闭式的地下军事营垒。  (  )

*兵马俑坑内为何都设置有斜坡门道?(51)

在参观兵马俑坑时,给观众朋友留下深刻印象的多是俑坑气势的庞大、军阵的壮观和陶俑 威武刚毅的神态,而俑坑四周出口的长方形斜坡门道,却常常被忽略掉。您可别小瞧了这些 门道,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许多疑难问题。

考古发掘表明,一号坑有门道20个,俑坑东、西、南、北四周各有五个,其中,东端的五 个门道,通长14.75—15米,宽4.8—6.6米。距现地表深0.6—4.5米。二号坑共发现有 11个斜坡门道,其中东边有四个,西边有五个,北边有二个。三号坑仅有一个门道,位于三 号坑东部正中,通长11.2米,宽3.7米,距现地表最深处5.4米。这些斜坡门道的特点是 外端宽、里端窄,门道口用密排的立木封堵,立木外表贴一层芦席,然后把整个门道用夯土 填实。由于立木和芦席都遭到了焚毁,所以我们今天只能在门道的壁面上看到清晰的人字形 席纹和立木的凹槽、木炭等遗迹。

据推算,3座兵马俑坑和一个未建成的坑的挖掘土方量为126940立方米,俑坑铺地用砖达 256000余块,所用木材8000余立方米,席子18000余平方米,可见工程量之巨大。所以在 俑坑最初修建的过程中,就必须设置斜坡门道。只有这样俑坑内大量的土得以通过门道运出 ,而修建俑坑本身所需的棚木、铺地砖、芦席等建筑材料也得以运进俑坑内。同时,门道的 长短、坡度,又可以为我们今天推断俑坑的深度提供数据。在清理一号坑、二号坑的过程中 ,考古工作者还在斜坡门道上发现了秦代的车辙印迹及陶俑残片,这说明当年陶俑、陶马烧 制好后,也是通过斜坡门道用车子运进俑坑内排列好的。    (  )

*一号坑、二号坑门道内发现的车辙痕迹说明了什么?(52)

在兵马俑坑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不仅清理出多处斜坡门道,而且在门道内发现了多处 秦代车轮碾轧留下的车辙印迹。例如,一号坑的三号门道底部路面坚硬光滑,上面有清晰的 车轮碾轧的车辙凹槽,槽宽4厘米,深0.5—1厘米,两个车辙的间距约为0.9米,路面上还 可看到10多块细绳纹残砖和零星陶俑残片,这说明俑坑内的砖等建筑材料和陶俑、陶马是 通过门道用车子运进俑坑内的。同时,通过车辙印迹的深浅可反映当时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载重量是多少,车辙印迹的宽窄可以推断秦代车子的轮距,它们为研究秦统一后的车制提 供了珍贵的资料。    (  )

*3座兵马俑坑的面积各有多大?分别埋有多少兵马俑?(53)

驰名中外的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帝陵墓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据推算3座兵马俑坑全 部发掘完毕可出土陶俑7000余件,陶马600多匹,战车百余乘,兵 器数十万件。

3座兵马俑坑按照发现的早晚顺序,编为一、二、三号坑,其中最大的是一号坑,坑的 形状为长方形,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4.5—6.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根据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内含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质兵马6000多件,它显 示了秦代步兵与车兵联合编组的军阵。其中,俑坑最东端站立204名前锋,南北各有一排面 南、面北的侧翼武士俑,军阵的末端还有一列面西的武士为后卫,中间是身披铠甲的步兵和 45辆战车组成的38路面东的主体部队。

二号兵马俑坑位于一号俑坑东端北侧20米,它发现于1976年4月,俑坑平面为曲尺形,面 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东西最长处124米,南北最宽处98米,深约5米。估计全部发掘完毕 ,可出土陶俑、陶马1300余件,其中包括陶马470余匹,各类武士俑900余件,以及木质战 车80余辆和大量的金属兵器。二号坑是一个座西面东的以战车、骑兵和步兵混合编组的大型 军阵。

三号兵马俑坑,位于一号俑坑西端北侧,两坑相距25米。三号坑发现于1976年5月,坑的 形制比较特殊,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17.6米,南北宽21.4米,坑深4.8米,面积约 520平方米。内有陶俑68件,陶马4匹,战车1乘,兵器34件,其中铜殳30件,铜簇3件,铜剑 鞘头1件。

从整体看,3座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象征着当年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戍部队。  (  )

*秦俑坑中所需大量木材来源于何方?是什么木质?(54)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 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说明秦始皇修筑宫殿和陵园所用的木材来自四川、湖北 地区。秦兵马俑坑也是陵园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当年俑坑建筑所需木材也应该来源 于四川、湖北地区。

3座兵马俑坑建筑规模宏伟,占地达2万平方米,因此推断修建俑坑时木材的需求量是非常 巨大的。初步计算,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木材用量可达8000余立方米。

秦兵马俑坑发掘清理的木质遗迹表明,修建俑坑所用的木料均为粗大的松柏木。根据遗留 的木槽看,棚木直径20—40厘米不等,有的棚木直径达65厘米,长度10米多。由于俑坑遭到 过焚毁及年代久远的原因,如今在秦俑一号坑内,只能看到棚木被烧遗留下的炭迹及棚木压 在土隔墙上留下的一道道凹槽痕迹。    (  )

*秦俑坑底部所铺的砖是什么时代的?有几种规格?(55)

有观众朋友参观兵马俑坑时,问过讲解员这样一个问题:“兵马俑坑里的铺地砖是秦代的 还是现代人后来铺进去的?”当他们得知这是秦代人修建俑坑时铺进去的时,许多人都感到 很惊讶。

在秦兵马俑坑中,过洞和部分长廊地面均用青砖墁铺,砖的规格有多种,仅一号俑坑内铺 地砖就有四种:大型条砖(42×19.5×9.5厘米),窄长条砖 (41.5×14×9.5厘米);小型条砖(28×14×7厘米);近似方形大砖(23×19.5×9.5厘米 )。其中以小型条砖的数量最多。砖多为青灰色,个别的为橘红色。砖地的铺砌方法为平铺 ,不错缝。

一号兵马俑坑的东南角发现有一段砖墙,高1.65米,宽0.85米,厚0.5米,砖系平铺叠 筑,不错缝,用细泥涂抹。墙面凹凸不平,抹一层厚约1厘米的草拌泥。这段砖墙形成的原 因,是修筑俑坑时原夯土边墙局部倒塌临时用砖修补的。这段砖墙虽然砌法比较简单原始, 但却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砖墙。

秦俑坑中的砖形制规整、标准,虽历经火烧、水冲、俑坑塌陷,至今仍棱角分明、质地完 好 ,正是秦代烧陶技术水平的体现。正如观众朋友说的:“秦砖汉瓦,名不虚传!” (  )

*秦俑坑中发现的席纹印痕说明了什么?(56)

在秦俑一号坑、二号坑参观时,你都会看到陈列的清晰可辨的席纹印痕照片。这些席子当 年 全部是覆盖在棚木之上的。但是大火焚烧后留给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粘到土块上的席纹印痕 。这些席纹印痕说明当时兵马俑坑在修建中,大量使用了席子,它们是作为建筑用的辅助材 料置于棚木之上用于隔土的。席纹有粗有细,也是“人”字形纹饰,席子质地有芦席、竹席 二种。时光已流逝两千多年,然而中国古代人的发明创造仍没有丝毫改变,仍在沿用。  (  )

*为什么秦俑坑中的土隔墙低于陶俑的身高?(57)

在一号兵马俑坑中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俑坑中一道道的土隔墙竟然没有过洞中排列 的陶俑高。俑坑最初修建时,土隔墙是高于陶俑的。在秦俑一号坑、二号坑中都有土隔墙。 这些土隔墙在俑坑修建当初是采用黄土夯筑起来的。它们土质纯净,有的地方夯层很明显。 土隔墙的作用是将俑坑内部划分成一个个过洞。一号俑坑内土隔墙的宽度为2.5米,二号俑 坑内土隔墙的宽度在1.6—3.2米之间。这些土隔墙最初的高度均为3.2米,完全超过过洞 中间陶俑的身高,这样,当年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才得以形成。

通过考古迹象可以看出:一号俑坑隔墙的坍塌土覆盖在俑坑底部的淤泥层上,这表明淤泥 层的形成时间最早,隔墙坍塌的时间次之,俑坑被火焚塌陷的时间又次之。也就是说:兵马 俑坑在被焚塌之前,俑坑内曾大量进水,把土隔墙的下部泡软,由于土隔墙上面的棚木和土 层的重压,隔墙局部塌陷,再加之后来的火焚,使得坑顶 塌陷,随后两千多年的泥土重压,把兵马俑坑完全夷为平地。于是,当我们今天发掘兵马俑 坑,将陶俑修复站立摆放后,就出现了土隔墙低于陶俑身高的现象。    (  )

*修建秦俑坑共用了多长时间?(58)

关于秦兵马俑坑,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建造规模如此巨大的俑坑,绝不是短期内 可 以完成的。历史上虽然缺乏记载,但是考古发现的一些遗迹、遗物,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 供了线索。秦俑坑停建的时间已比较明确。原来计划修建四个俑坑,现已发现的一号俑坑为 右军,二号俑坑为左军,三号俑坑为指挥部,唯独缺少中军。二、三号俑坑中间的四号坑应 为拟建中的中军。但由于农民起义的爆发,这个俑坑没有建成。这应是修建俑坑的下限时间 ,即公元前209年。另外,以下四个方面也为我们研究秦兵马俑坑的修建时间找到了依据。

1.带有纪年的铜兵器。秦俑坑中出土了一批带有纪年的铜兵器,如三年、四年、五年、 七年相邦吕不韦戈,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寺工铍。这些纪年均属于秦 始皇时代。《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 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可见秦始皇帝陵的大规模修建是在统一全国后。而 秦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兵器纪年中时间最晚的为“十九年寺工铍”,即铸于公元前228年,说 明这些兵器放进俑坑的时间不会早于始皇十九年。十九年距秦始皇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 仅差七年,为研究秦俑坑的修建时间提供了重要线索。

2.砖上的印文。在秦俑坑的铺地砖上发现了一批印文,其中数量较多的有“都”、“都 昌”、“宫”等字。“都”是都船的省称。“宫”是宫水的省称,“昌”和“”是制陶工匠的名字。秦中央当时主管烧造砖瓦的机构为左右司空,统一 后大规模地进行宫殿建筑和陵园建筑,出现了一些新的烧造砖瓦的机构,都船、宫水所属的 制陶作坊,就是在那时出现的。而秦俑坑中的铺地砖正是这两个官署制陶作坊烧制的,那么 俑坑的修建年代也就比较清楚了。

3.修建秦俑坑初步推算共用木材8000多立方米,这些巨大的松柏木则来源于四川、湖北 地区,这也只有统一全国后才能做到。

4.修建秦俑坑工程量巨大。3座兵马俑坑和一个未建成的坑挖掘土方量可达126940立方 米。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秦俑坑的修建工程,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后,到公元 前209年被迫停工,前后费时十年左右。    (  )

*为什么说三号坑是指挥部?(59)

三号兵马俑坑发现于1976年5月,面积约520平方米,可以出土陶俑68件,战车1辆,陶马4 匹,兵器34件。考古工作者在把三号坑发掘清理完毕以后发现,它和前两个坑有很大的区别 :

从陶俑的排列看,三号坑内武士俑的排列基本上是环绕周壁面向内排列的,并根据环卫空 间部位的大小,分别为2件、3件、4件、11件排列,不像一、二号坑是战斗队形的排列。《 尉缭子》中有“内向所以顾中也”的记载,说明这些俑是保卫室内统帅的警卫队。

从所持兵器看,主要是作为仪卫的铜殳。《诗经》中有“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的记载, 这也从侧面说明三号坑的武士俑是担任警卫的卫队,或作为礼仪性的仪仗队。

从出土的战车来看,车上髹漆彩绘,并配有华盖。车上的乘员均戴单卷尾长冠,表明此车 的级别较高。

从建筑布局来看,可分为三个单元:一为南厢房,一为车马房,另一为北厢房。车马房和 门道正对,便于车马的出入;南厢房从东向西可分为廊房、甬道、正厅、便房,均有武士 分列两边警卫,似为召集军吏议事之所。北厢房内亦有武士俑警卫,另外还发现有残鹿角 1件,动物朽骨一堆,此厅似为军幕内的宴饮之处或进行祭祀、祷战之所。

从三号坑的位置来看,它位于一号坑军阵之尾的左侧,二号俑坑军阵之后,由此可见其地 位之重要。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认为秦始皇帝陵东侧的三个俑坑是一个整体,三号坑则是象征一、二 号坑的指挥部。    (  )

*三号坑作为指挥部,为何没有较高身份的指挥官?(60)

从三号坑陶俑的排列、兵器的配备、俑坑的形状以及所处的位置来看,三号坑当为指挥一 、二号坑军阵的指挥部,但从其出土陶俑的服饰冠带等方面来看,均为一般士兵,没有发现 指挥 官。对这个问题,目前有种种议论:有人认为统军的主帅是秦始皇,他已在陵墓的地宫内, 因此这里不需要也不可能再出现他的雕塑形象;有人则认为在三号坑的西边约150米处有一 古墓,此墓的主人应是三号坑内的统帅。这两种说法都有可商之处。秦的兵权虽集中在最高 统治者秦始皇手里,“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也。”这是指军队的 调动和使用权而言,但军队的具体指挥,秦始皇还是设职命将的。因此把一、二号兵马俑军 阵的指挥人说成是秦始皇本人,似不够妥切。第二种说法,因三号坑西边的那座古墓尚未发 掘,是否正确,尚难定论。

古代打仗是临时命将统军出征的,战争一结束即交回兵权。统观一、二、三号坑,是以军 队屯聚的形式出现的,而非战阵,不处于战时,主帅尚未任命,这或许是军幕已张,而统帅 不见于军幕内的原因。    (  )

*为何俑坑中的陶俑大都不戴头盔?(61)

在电影和电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古代人打仗的场面,战士们身穿铠甲,头戴头盔,与 敌人英勇作战。但是秦俑坑中出土的八千兵马,有穿铠甲的,却没有发现有带头盔的。《战 国策·韩策》记载:“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科头贯颐 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说明秦军之勇猛,入敌阵如猛虎扑羊群,不带头盔,甚至连铠甲 也甩掉,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活捉俘虏。这种情形,与商鞅变法以后实行的军功制度是分不 开的。《商君书·境内篇》规定:士兵在战斗中,斩下敌军下级军官的头,就可以“赏爵一 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还可以作为进升中级军官的资本。同时还规定那些在战斗中阵 亡的有功人员,可以由其家里其他成员继承上述优厚的奖赏,子孙后代并可世袭享受。秦对 军功有重赏,也有重罚,如《境内篇》还规定在一次战役中,如果连一个敌人的首级也得不 到,那么带兵的百将与屯长就要受到斩首的惩罚。正是这种赏罚分明的军功制度,才使秦军 锐士个个勇敢善战,斗志昂扬,才出现了一大批不戴头盔、勇于公战的科头军,才使秦国在 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

*秦俑坑中的陶俑脸形有多少种?说明了什么?(62)

我国古代画论中有“相之大概,不外八格”的记载,把人的脸型归纳为“国、用、风、田 、 由、申、甲”八种基本类型。就已修复好的近千件陶俑来看,大约有百余种不同的神态,个 性特征非常突出。有个性,也有共性,但就其面部的大体轮廓而言,不外乎中国画论所分的 八种模式。

“目”字形:其基本特征是面部狭长,五官较小;“国”字形,主要特征是面庞丰满而稍 长,宽腮阔额,高颧骨,下巴浑厚,五官粗犷,典型的关中秦人的脸型;“用”字形,和国 字形脸型接近,但下颏宽大;“甲”字形,额部和颧骨处宽度接近,两颊肌肉显著内收,下 巴颏窄长,在现实生活中称为瓜子脸,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俊美脸型;“田”字型,主要 特征是面庞方正,容颜浑厚凝重;“申”字 形,主要特征颧骨宽,额部较窄,下巴颏尖狭;“风”字形,主要特征是颜面的上部较宽 ,下颏肌肉丰满,脸的轮廓线上方下撒,形如“风”字;“由”字形,主要特征是额部较窄 ,两颊及下巴颏较宽。

秦俑面形都是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相似的面形,而且这些形象具 有很强的地方性。多数像陕西关中以西及甘肃东部人的面形。秦俑以其高度的写实性,再现 了秦军兵强马壮的场面。秦代工匠能塑造如此众多而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说明 我 国的雕塑艺术至秦代已达到了成熟的发展阶段,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奇峰。  (  )

*秦俑坑中陶俑的发型、胡须各有多少种?说明了什么?(63)

秦人对头发、须眉非常重视,往往把头发的式样看成一个人身份、地位的标志。据《后汉 书·仲长统传》记载:“肉刑之废,轻重无品,下死则得髡钳,下髡钳则得鞭笞。”“髡” ,即剃去头发。髡钳比死刑轻,但却比鞭笞重,可见人们对头发的重视,这种对头发的重视 ,除了作为刑罚使用,反映在生活中,便是对发式的重视。我们无法看到秦人的发型,但从 秦俑的发型,就可以看出秦人对发型的重视与考究。

从秦俑的发型看,有螺旋纹式、篦纹式、波浪式。发髻有圆髻、扁髻。圆髻的形状远看大 体相似,近看又有多种变化,有单台圆髻、双台圆髻、三台圆髻。发髻的盘结花样繁杂,真 实地反映了秦人的生活。

除了头发,秦人对胡须也十分珍爱。一般成年男子都留胡须,只有犯了耐罪才剃胡须。《 礼记·礼运》正义:“古者犯罪以髡其须,谓之耐罪。”另外,胡须也是男子美的象征。我 们且看反映在秦俑身上的须样。

秦俑的胡须大体可分为:络腮大胡、三滴水式的髭须、长须型、犄角大八字胡、双角自然 下垂的八字胡、矢状小八字胡、板状小八字胡等。这些须样,只是就大轮廓而言,其实细微 的变化很多,每种须样里,又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这就赋予人物以多姿的形象和鲜明的个 性。从秦俑发型的花样翻新、胡须的变化多样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秦人并不是刻板呆滞的, 而是各有所好,各有自己的审美观。秦俑的发式及胡须便真实地反映了秦人丰富的生活情趣 。    (  )

*一号坑中的轻装步兵俑和重装步兵俑有何不同?如何排列?(64)

所谓轻装步兵俑即身上没有防护装备,而重装步兵俑则有护身器具。

从文献资料来看重装步兵是战国时期步兵的主要成份,轻装步兵相对来说数额较少。而目 前秦俑坑内已出土的932个独立步兵俑中,重装步兵俑有641个,轻装步兵俑有291个,正符 合战国时期军队的状况。

古代军阵排列的原则是“末必锐,本必鸿。”“末”即军阵的前锋部队;“本”为前锋的 后续部队,即军阵的主体。也就是说,前锋部队一定要十分精锐,而主体部队则要非常宏大 。中国古代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前锋是有标准的,这就是:能够逾高绝远、轻足善走、疾如 锥 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的虎挚之士,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杀入敌军阵列,后续的重装步兵猛 扑过去扩大战果,轻装步兵与重装步兵相辅相成,配合作战。秦俑一号坑内轻装步兵俑与重 装步兵俑有机的排列,生动地反映了古军阵“有锋有后”、“锋锐后鸿”的布阵原则。位 于前锋的204件轻装步兵俑只是军阵主体部队人数的1/25。但前锋部队的成员身 高都有1 .8米以上,他们身穿轻便战袍,腿扎行滕,足蹬软底线帮黑鞋,紧系鞋带,免盔束发,手 持强弩、正是“末必锐”的再现。除前锋外,在俑坑的南北两侧各有面向南北的武士俑为军 阵的侧翼,一号坑的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为军阵后卫,俑坑的中部陈兵38路纵队,绝 大多数是身披铠甲,手持兵刃的重装步兵俑,形成了军阵的主体。主体部队人数众多、阵列 密 集,步兵、车兵相间,长短兵刃相杂,再现了古军阵“本必鸿”的强大气势。三列轻装精锐 的前锋,38路浩浩荡荡的主体,三列面向南、北、西担任警戒任务的锐士俑,构成了一号坑 内庞大、宏伟的秦军军阵。这样的军阵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守,以严密阵列可以坚如磐石 ;攻,以兵强马壮能够无坚不摧。    (  )

*秦俑坑中出土了哪些战车?(65)

秦国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强国,有战车千乘,骑万匹,步兵百余万。秦始皇帝凭藉这支强大 的武装力量,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并兼了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作为秦国庞大军队缩 影的秦陵兵马俑,战车的组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据推算,三个兵马俑坑内总共有战车130 余乘,专家们根据车上乘员和职掌的不同,把这些车分为一般战士乘的战车、军吏乘的指挥 车、二人乘的佐车、四人乘的驷乘车,驷乘车也属于指挥车,其实只是三种。

战士乘的战车,轮高舆短,不巾不盖,驾四马,车速快,便于往来驰骋。每乘车上有三人 :御手、车左、车右。御手居中,车左和车右分立于御手的两侧。车左和车右均手执兵器。

军吏乘的指挥车,其结构与一般战士乘的车相同,都属于攻击型的车,高轮短舆,不巾不 盖,驾四马,但车上有华丽的装饰,有精细的彩绘花纹。这种车上也有三人:军吏、御手、 车右。秦俑坑中出土的指挥车上乘员的位置有四种排列法:其一,军吏居中,御者居左,车 右居右;其二,分前后两排,军吏在前,后排二人,左为御者,右为车右;其三,军吏居左 ,御者居中,车右居右;其四,分前后两排,前排左为军吏,右为御者,后排一人为车右。 车上乘员的职责分别为:将帅掌握金、鼓,负责部队的进退,御手的职责是驾驭车马,保证 车马进退有节,安全奔驰,否则为失职。车右的职责主要是与敌格斗,保护将帅的安全。

驷乘车上有四人,分别为御手、军吏、车左、车右。车上有四人的情况十分罕见,它只是 在非常情况下,具有特殊作用的乘法。一般排法是前后两排:前排为御手,后排中间为军吏 ,两侧为车左、车右。

佐车,上有乘员二人,御手居左,车右居右,佐车是主车的后备车。

上述四种车,从乘员数来看,一般都有三人,这和古代一般车的乘员数相同,是当时的常 规。佐车与驷乘车属于特殊情况。车上乘员的位置,以秦俑坑中出土车的实际情况看,只有 车左和车右位置比较固定,其它乘员的就不太固定。    (  )

*二号坑战车编列有何特点?在军阵中的作用是什么?(66)

古代车战,战车要编成一定的队形,所谓“其战矣,古者士有什伍,车有偏列”,如果“ 士失什伍,车失偏列”,就一定要吃败仗。所以战车要“甲首相附,三五相同,以结其联也 。”车与车之间互相掩护,密切协同。队形不整,车不结联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所以古 代的军事家非常重视车阵的编列。从二号坑战车严谨的编列上,就可得到证明。

二号坑出土战车近90辆,车的前后左右没有徒兵,这个阵的特点是纵深大于面宽,车与车 的间距约3米,列与列的间距不足1米。如此密集的排列,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这种间距 仅具有象征意义。64辆战车组成一个方形的整体。其接战面和纵深相等,不易被敌方从两翼 侧袭切断。同时,由于纵深力量较强,便于冲击和切断敌方的队列。这种编组比较坚固,坐 之如磐石,动之如滚雷。二是俑坑中部的车阵,有战车19乘,分作三行组成一个竖阵。中间 一行有车7辆,左右两行各有6辆。这个阵的特点是车徒结合,战车在前,徒兵在后,体现了 古代“先偏后伍”的鱼丽阵的编列方法。其接战面窄,但纵深力量雄厚,利于突破或切断敌 军。但其缺点是当敌面窄,也易于被敌方拦腰截断。所以在这个长方阵的左侧配置有骑兵阵 ,右侧配置有方形车阵,车后并跟随着徒兵,互相配合掩应,才能发挥长方形竖阵的威力。

另外还有6辆战车位于骑兵阵中,车骑配合作战。

战车在古代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用以“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与步兵和骑兵配合作 战,以达到理想的战斗效果。

秦俑坑战车的编组,好像是一幅生动形象的车阵图谱,有许多不同于前代的新特征,是研 究秦代车阵与车战的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    (  )

*骑兵俑出土于几号坑?其分布有什么特点?(67)

骑兵俑出土于二号坑。分两部分排列,一部分位于二号坑末尾,有两组骑兵,每组4骑, 共8骑;另一部分居于二号坑最北边,共有108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一个骑兵俑群。

分布的特点是:①阵的纵深大于横广。分为前后两线:前线是两列战车加一列骑兵作为阵 首;后线是8列骑兵(计96骑)作为军阵的主体。②骑兵俑的编组为四马一组,三组一列,八 列组成一个纵队,成为骑兵阵的阵体。这种编组是以四为基数,与兵书说的以五为基数的编 列不同。③除无马镫外,其余鞍具齐全。骑士俑身穿胡服,手提弓弩,是赵武灵王“胡服骑 射”的形象脚注,说明当时骑兵已是一支装备齐全的独立兵种。

骑兵行动轻捷灵活,能离能合,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被称为“离合之兵”。 从兵书和古代的一些著名战例来看,骑兵在下列十种情况下最易发挥威力:一迎敌始至;二 乘敌虚背;三追散击乱;四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遮其粮道,绝其军道;六败其津关,发 其桥梁;七掩其未备卒,出其未整军;八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 掠其田野,系累其国人。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以骑兵五千突然插入赵军壁垒 间,使赵军分而为二,粮道断绝,结果赵军覆灭,被歼45万人,秦军大胜。这是骑兵配合车 、步兵作战最成功的战例之一。

骑兵具有这种灵活机动、快速反应的特点,故被作为机动兵力安排在二号坑的侧翼及后部 ,便 于随时出击。二号坑的骑兵,为我们研究秦骑兵的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

*二号俑坑中的弓弩兵是怎样的?(68)

二号兵马俑坑是一个多兵种的曲尺形军阵,除了车兵和骑兵外,在第一单元内,还出土有 332个弓弩兵,组成一个方形的军阵。这个阵分阵心和阵表两部分。阵心由八路身穿铠甲的 跪射俑组成,每路20个,共160个,全部面东。阵表均为立射俑。这种编列与弩兵的特点有 关,在射击时,为了避免误伤己方人员,要求前无立兵,这是弓弩射击时的一条重要原则。 另外,弩张缓慢,临敌不过三发,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必须轮番射击,矢射不绝,才能使敌 人无可乘之机,无法逼近。在一个方阵中,要轮番射击而不伤自己人,就会有立姿和跪姿两 种射击方法。而这种阵法,大大增强了杀伤力,也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   )

*秦俑坑中出土的鞍马有无马镫?马镫出现于何时?(69)

秦俑坑中出土鞍马116匹,配有络头、衔镳、缰索、鞍鞯,但均未发现有马镫。

马镫出现的时间较晚。我国最早的马镫,是湖南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墓中出土 的陶骑俑的镫,系单镫,仅在鞍的左侧系镫,供上马时踏足用,是镫的早期情况 。到 了东晋十六国时,出现了双镫,至此马镫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双镫的出现,标志着乘马马具 的完备,在骑兵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骑士可以藉助小腿的动作熟练地掌握自己的坐 骑;把双手解放出来,便于灵活地操持戈、矛或弓弩,提高骑兵的杀伤力。有了马镫,骑者 在马奔驰时可减少从马上跌落下来的危险,使骑者与马进一步结合在一起。    (   )

*秦俑身着的铠甲有多少种?是什么质地的?(70)

秦俑坑出土有大批铠甲武士俑,所穿甲衣因兵种和职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甲衣采用 浅浮雕的艺术手法,形象逼真,是研究秦国防护装备最珍贵的资料。秦俑甲衣的类别,大体 可分为高级军吏俑的、中级军吏俑的、下级军吏俑的、御手俑的、一般步兵俑的、骑兵俑的 共六类。而每一类中,由于甲衣的形制或做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若干式。

1.高级军吏俑的甲衣,分双肩无披膊的和双肩有披膊的。其形制大体相同,前身甲较长 ,下摆略呈等腰 的尖角形,下缘及于腹下;后身较短,下缘平直,仅及腰际,这类甲衣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 ,制作精致,色彩艳丽,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彩色花结,华丽多彩,显示了等级的高贵。

2.中级军吏俑的甲衣,有两种不同形制的甲衣,一是背带式的前胸甲,二是前后摆下缘 平齐的彩色鱼鳞甲。

背带式的前胸甲主要特征是只有前身的护甲,没有后身的背甲及披膊,用背带固着于身上 。下缘平齐的彩色鱼鳞甲,由前身甲、背甲和披膊等三部分编缀而成。前身甲和背甲的长度 相同,下摆的边缘平齐。

3.下级军吏俑的甲衣,由前身甲、背甲和披搏三部分组成,周围没有宽带形的边缘,前 身甲和背甲下摆边缘均呈圆弧形。

4.御手俑的甲衣,甲衣较长,有两种不同的形制:一是双肩无披膊的,一是有披膊的, 披膊长及手腕,手上有护手甲,颈部有盆领。

5.步兵俑的甲衣,形制基本相同,均以甲片联缀而成。甲片大,甲片的排数少,由前身 甲、背甲及披膊三部分组成。

6.骑兵俑的甲衣,主要特征是甲衣较短,下摆的底边仅到腰部的革带处,双肩无披膊, 比较轻便,便于骑射。它由前身甲和背甲两部分组成。

以上六种甲衣中,第一、二两类甲衣数量较少,是军队中高级和中级指挥人员的防护装备 ,其共同特点是在整片甲衣上嵌缀甲片。第三至六类甲衣数量较多,应当是秦国军队主要的 防护装备,其主要特点是由甲片直接联缀而成。

甲衣因是泥塑而成的艺术形象,并非实物,其质地不易确切判断。从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 来看,战国时期已有铁甲。如《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里都有对铁的防护装 备的记载,另外燕下都及新郑故越遗址亦出土过铁兵器、铁甲、铁兜鍪。从考古资料看,秦 国用铁制作的兵器和甲胄非常少。秦国的铁甲实物目前还未发现。1999年5月,在秦始皇陵 东南侧发现一大型铠甲坑,里面出土大量石质铠甲,但因石质本身很重、耐冲击强度低,似 乎不应是秦代实用的铠甲,只是陪葬品。从秦俑坑出土的各类武士俑甲衣的具体形象看,高 级军吏俑的两种甲衣,中级军吏俑的第二种甲衣,甲片都较小,是在整片的甲衣上嵌缀甲片 ,甲片可能是铁的。但这两类甲衣的数量很少,不是秦国军队中甲衣的主流。再者,中级军 吏俑中的第一种甲衣,虽然也是在整片皮质护甲上嵌缀甲片,但甲片较大,且此种甲衣的形 制比较原始,可能质地是皮革的。其余的甲衣,甲片都较大,且甲片下没有衬垫整片皮革, 其质地可能是皮的。出土的秦俑中这几类俑的数量最多,是秦国军队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 秦国军队的甲衣主要是皮甲。    (  )

*铠甲是如何联缀的?(71)

秦俑坑中出土了大批身着铠甲的武士俑,这些铠甲因兵种、职位的不同而不同,从高级军 吏俑到一般士兵俑的甲衣,都反映了秦国军队防护装备的实际情况。从铠甲的联缀方法上看 ,较前代已有了很大进步。

从秦俑的甲衣看,其前身甲和背甲的上旅部分为固定联缀,下旅的甲片为活动联缀。在甲 片的叠压上,前身和后身不同,上旅和下旅不同。前身部分的甲片横联时,是以中间的一块 甲片为中心向两侧的甲片依次叠压;后身部分的甲片横联时,是由两侧的甲片向中间依次叠 压。上旅的甲片一律是上片压下片,由上向下依次叠压;下旅的甲片则相反,是下片压上片 ,由下向上依次叠压。这种编缀方法制作的甲衣,其活动更为方便。还有,秦俑甲衣的联缀 ,作固定联缀时,是将粗线从甲衣的内侧联缀,在甲衣的外面仅显露出粗线的针脚,其形状 极像甲钉。其下旅及披膊部分的甲片纵联时,用单行或双行联甲带作活动编缀,这样比较坚 固,也比较美观。总之,上面所列的事实证明,秦国甲衣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 阶段。    (  )

*秦俑坑中出土的陶俑共划分为几个级别?其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72)

秦俑坑中出土的陶俑可划分为四个级别: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一般武 士俑。其区别主要表现在服饰冠带上。

服饰在秦代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等级的烙印。帽子为最主要的区别。高级军吏俑头戴 冠,其形状前半部如方形板状,后半部分开为二支扭曲旋转成双卷的雉尾形。其颜色 多 为深赭色,个别的为红色,冠带都是橘红色。冠的质地硬直,似为合革或多层漆布叠合做成 。下级军吏俑头戴单板长冠,其形状如梯形板状,前半段平直,后半段扬起略呈45°角, 尾部下折如钩。颜色为赭色或朱红色,个别的为白色。冠带为桔红色,质地与冠同。中 级军吏带双板长冠,形状、大小、宽窄与单板长冠相同,所不同者仅是在冠的正中有一条纵 行缝,说明是由左右两片大小相同的长板并列拼合而成。其系结方法和颜色、质地与单板长 冠相同。一般武士俑有的头戴帻,即古代的一种帽,叫巾帻。帽的下沿至发际,恰好把发髻 和头发全部罩于帽内。软帽的颜色以朱红色最多,个别的为白色或黑色,质地轻软,似用单 层布帛制成。另外,骑兵俑头戴小冠,其形状犹如覆钵,圆顶,前沿浅短,后沿较深。两侧 各有一长耳,耳的下端各连接一窄条形带,两带的末端用子母扣对接扣于颌下,冠为赭色, 用朱红色绘着三点一组的梅花形散点式纹样布满全冠。质地硬直,似为皮质。

就衣服而言,除骑兵俑和少数军吏俑外,其余均穿长度仅达膝部的长襦。不过高级军吏俑 穿的长襦为双重,中级和下级军吏俑以及一般战士穿一重长襦。两者的形制基本相同。裤的 形制有两种:一是长裤,又名大裤;二是短裤,又名小裤。长裤主要见于高级和中级军吏俑 ,以及骑兵俑身上。步兵俑和车马兵俑基本上都穿短裤。

另外,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大部分都穿有履。形状基本相同,均为薄底、浅帮、后高前低 ,整体略呈舟形。高级军吏俑穿前头高高上挑的翘尖履;其他类俑足上穿的则为微翘尖履或 圆头履、齐头履等。一般士兵俑有穿靴的,而军吏俑无穿靴者。这些微小的差别,似乎也反 映了官吏和一般下层人的衣着方面的不同。

以上是反映在秦俑身上的服饰特点,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对秦人服装的特点有一些了解。     (  )

*秦代军队中有多少军爵?(73)

秦俑坑中出土有众多的军人形象,根据它们的服饰冠戴来分,有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 、一般武士俑,等级标志分明。那么,秦代军队的军爵有多少呢?根据文献记载,秦代军爵 共分20个等级,从低级向高级依次是: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为簪袅;四不更;以上相 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以上相当于大夫。十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 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亦作通侯或列侯,以上相当于诸侯。 商鞅创立秦爵,后来发展完善成二十等爵。    (  )

*秦俑坑出土的将军俑形象反映了什么?(74)

秦兵马俑一、二号坑中目前发现的将军 俑仅有6件,他们平均身高都在1.92米以上,身材魁梧,着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头 戴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他们有的面型修长,一把 长须,眉宇凝聚,显得稳健风雅;有的三滴水式的胡须飞卷,目光炯炯,眉如山脊,但又双 唇半启,含有笑意,表现了威猛的气质和豁达开朗的性格。额头上的皱纹,似乎又说明他们 是经过战场锤炼,出身于卒伍之中的将领。他们的姿势不同,有的双手交叉于腹前,作拄剑 状;有的一手伸掌,一手握拳,似乎宝剑与矛、戈等兵器交错使用;有的双臂自然下垂,右 手拇指与食指相捏,好像在掐指谋算。从他们的体态和容颜上显现出一种攻无不克、战无不 胜的精神。这是历史真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秦自商鞅变法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以军功 大小作为官吏任命的标准。因此,秦国军队中的各级将吏,不少是从战争中根据军功提拔 起来的。这些人有胆有谋,身经百战,战功累累,是当时统治者崇尚的英雄。秦代工匠们 从 这些人物形象中撷取典型,集中典型与创造典型,使其再现于秦俑的军阵之中。所以说,俑 坑中的将军俑形象,是秦代军人真实形象的摹写。    (秦仙梅)

*如何认识秦兵马俑左、中、右三军之说?而中军又在何处?(75)

象征着保卫秦始皇帝陵园卫戍部队的秦兵马俑,目前共有三个坑,即一、二、三号坑遗址 现场展示在广大中外游客面前。三个俑坑各具特色,同时又互相联系。一号坑由步兵、车兵 组成庞大的长方阵,二号坑目前正在挖掘,它将以步兵、车兵、骑兵、弩兵混合编组成的大 型曲尺阵出现,而三号坑则是统帅一、二号坑军阵的指挥部。

关于这组大型兵马俑军阵,有的学者认为一号坑可视为右军,二号坑为左军,三号坑则是 统帅部。按照古代“左、中、右”三军的编列方法来讲,这里正缺少一个中军。而事实上, 在1976年的夏天,经考古人员钻探,于一号坑的中部北侧,二号与三号坑之间,还发现有一 个未建成的四号坑。此坑东西长48米,南北宽96米,深约4.8米,总面积4608平方米,坑 内没有发现砖铺地面、土隔梁、棚木等遗迹及陶俑、陶马等遗物。有的专家认为,此坑和一 、二、三号俑坑应是同时挖掘的一组俑坑,由于秦末农民起义军打到了骊山脚下,此坑被迫 停建。由于此坑正处于中军的位置上,因此,很可能是原来拟建中的象征着中军的兵马俑 坑。这样一来,左、中、右三军加上一个象征指挥部的军幕,就构成了一组完整的军阵编列 体系。    (秦仙梅)

*秦俑的服饰有什么特点?(76)

秦俑的服饰风貌,是与当时的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社会习俗和审美观念密切相关的。它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

1.体现了汉服与胡服相融合的特点

秦俑坑中的步兵俑,战车上的武士俑,都身穿交领右衽长襦(及膝者)和短襦(抵臀部者), 腰束络带,下穿联裆裤,脚登秦綦履,有的步兵脚穿短筒皮靴,腿扎行滕或缚护腿。骑兵俑 上身穿的类似于唐代的褶服,为双襟交领右衽,双襟交互掩于胸前。《胡服考》里认为唐的 这种褶服即古之“胡服”。他们脚上穿短筒皮靴等。这些服装中,交领右衽长襦或短襦、行 滕、护腿、秦綦履等,都是中原地区人们固有的服饰,紧袖褶服及皮靴则是少数民族地区的 服装,即胡服。由此看来,汉服和胡服同时出现在一件陶俑身上,正反映了两种不同地区服 饰的交流和融合。

2.秦俑服饰具有明显的等级区别

秦俑坑中的武士俑,反映的是秦代军队的真实风貌,因此,他们的等级区别,从服饰上也 表现得淋漓尽致。俑坑中级别最高者为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下面依次为中级军吏俑、 下级军吏俑和一般战士。正因为他们的地位有上下之分,所以穿着也就有了明显的差异。高 级军吏俑都头戴冠,身穿双层长襦,内、外层长襦色彩不同,外披彩色鱼鳞甲,在铠 甲周边装饰有精美图案花纹,双肩及前后胸部绾有彩带花结,脚登前方高高上挑的翘尖履。 中级军吏俑头戴双板长冠,身穿长襦,外披带彩色图案花纹边饰的护胸甲,或者是铠甲前后 摆平齐并带彩色图案边饰的鱼鳞甲,脚穿微翘尖履。下级军吏俑头戴单板长冠,身穿长襦, 外披无彩色图案花纹的大片铠甲,脚登微翘履。其他俑的穿戴,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区别。 如战车上的甲士头戴赤帻,骑兵俑头戴皮弁,脚上穿的有微翘履或圆履、齐头履等,这些微 小的差别,也都反映了官吏和一般下层人之间的衣着区别。

3.秦俑服色崇尚艳丽

从秦俑坑出土的武士俑身上残存的颜色看,秦俑服饰五颜六色,没有统一的规定,也没有 等级区别。服饰色彩艳丽,色调明快,崇尚靡丽之服,并且上衣与下裳的对比色鲜明,如朱 红色的上衣则配以粉绿色或天蓝色的下裳;粉绿色的上衣则配以朱红或粉紫色的下裳,从而 使色调更显绚丽多彩。    (秦仙梅)

*秦俑彩绘有哪几种颜色?采用什么颜料?(77)

两千多年前,秦代的艺术工匠们制作完成的这批地下大军,本是用绚丽多彩的颜色装扮起 来的。遗憾的是,由于经过火焚和自然的破坏,今天人们已看不到它那色彩绚丽的全貌。 但是 绝大部分陶俑和陶马身上仍有颜色的残迹,个别的色彩仍然比较完整,艳丽如新。如1999年 秋,在秦俑二号坑挖掘出土的几件跪射俑,其彩绘有红、有蓝、有绿,美丽无比。陶俑身上 彩绘的种类有朱红、大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天蓝、中黄、橘黄、黑、白、 赭等十余种。颜色采用矿物质颜料。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对彩绘颜料的初步分析、研究表明 ,颜料均为无机质的呈色物质。白色颜料大多是磷灰石,也有铅白;红色颜料为朱砂;蓝色 颜料为石青;紫色为紫色硅酸铜钡(BaCuSi2O6))。值得一提的是,还分析出了蓝色硅酸 铜钡(BaCuSi4O10)。各种色调的彩绘则是由以上相应的颜料混合而成。作者在施色 之前先涂一层明胶,再敷白色做底,然后绘彩;也有涂胶后即进行绘彩的。彩色均为平涂, 涂得较厚,手、脸、脚等部位一般都涂两层或三层色。秦俑着色给人们的总体感觉是庄重、 踏实,在视觉上又给人的心理造成一种大气磅礴凛然不可侵犯的威慑感。    (秦仙梅)

*秦俑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78)

7000余件高大雄伟的兵马俑群像,在中国乃至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所占地位绝无伦比。那 多彩多姿的艺术形象,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示着一代成熟发展的艺术。

1.秦俑的写实作风

面对秦俑坑遗址现场,人们首先感觉到的是“大、多、真”。“大”即陶俑、陶马的形体 高大,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多”是指数量众多,和秦国的左、中、右三军相近,显示 了一种恢宏的气概和巨大的力量。“真”则是形象记录了许多富有个性特征的秦国真实战士 ,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

秦兵马俑严格地模拟实物,力求与实物相似。各类武士俑的高矮、胖瘦以及面型、须发的 样式等,在刻画上都十分严格、认真。陶俑高者约2米,矮者约1.7米,一般在1.8米左右 ,略高于当时一般秦人的高度。服饰、甲衣种类繁多,且有级别之分,连秦俑腰间系的革带 和带钩,头上束发用的发带,以及发丝、发髻、发辫,腿部扎的行滕、胫缴及靴、履,甚至 连行滕上的绑带、鞋带以及鞋底的针线头等细枝末节都雕塑得一丝不苟,维妙维肖。

2.秦俑的形象塑造

秦俑不是自然摹拟真实人物进行形象塑造的,而是经过提炼概括,仅求其形似。它所注重 的是精炼地表现大貌。为了达到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都做了必要的艺术夸张和重点刻画 。如表现须眉,作者就没有拘泥于刻画毛根出肉的真实,而是借用夸张手法,把须眉塑造得 有角有棱,特别是胡须,有的塑得飞动、竖起或翻卷起来。这种夸张使人并不感到意外和失 真,反而有助于人物精神、气质的表现,使个性十分鲜明。有的陶俑头发的雕饰犹如瓜棱形 ,丘壑相间;有的就像绘画上的大泼墨,高高低低,波浪起伏。这样既使头发的蓬松质感增 强,又把人物性格的豁达表现出来。

秦俑的造型表现了工匠在塑造人物的体、量、形、质等方面,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人体的 比例和形体结构的一 般规律。除个别外,一般都搭配得适宜自然,比例大体合度,与民间画工所说的“行七坐五 盘三半”,“一肩挑三头,怀揣两个脸”,“横五眼,竖三停(庭)”,“一个巴掌半个脸” ,“三拳一肘”,“头脚一样大”等基本相符。所谓“皮肉明备,骨节暗全”,使人感到他 们身上的脉搏还在跳动。

不仅如此,秦俑造型还把外部形体与内在精神、气质融为一体,体现了“形具而神生”的 中国传统的审美要求。像那立如铁塔的武士俑,往往表现性格粗犷,气质勇猛;清秀型身材 的 俑,则显得文雅、伶俐;身材魁梧的军吏俑,表情肃穆、威严、刚毅、自信,好像胜券在握 。秦俑不仅较成功地把握了整体,而且也注意到细节刻画,在技法上把圆雕、浮雕、线刻有 机地结合,既表现出大的立体形象的体、量、形,也不排斥对某些细部做精细的刻画。如甲 片随着身子的扭转而动,右脚上的鞋子由于脚前掌的着地而折曲,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 转。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感,这些都标志着雕 塑艺术已进入了成熟期。

3.秦俑的神态刻画

秦俑比较突出的成就,是善于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着意刻画, 塑造了包括不同官阶的将吏;不同兵种,不同年龄,不同面容和性格的众多战士,以及来源 于关中、西南、西北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各种人物形象。只要你站在一号坑前凝注片刻 ,那一列列、一行行神态万千、各具其情的勇士们,似乎都雄纠纠、气昂昂地迎面扑来,他 们手执兵器,御驾战马,所表现的是一支训练有素,具有极强的作战力量的军队,这种形象 ,是当年作为战国七雄之首的秦人挥戈东进,策马驰骋,气盖山河,声震华夏,统一中国的 雄姿的凝结,是用秦地的黄土塑就的秦之史诗。

4.秦俑的彩绘艺术

秦俑彩绘的特点一是色调明快、绚丽,二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色。秦俑衣着以大红、大绿、 粉紫、天蓝等色为主要服色,另外,也十分注意衣服的装饰,领口、襟边、袖口等都镶有彩 色衣缘,鞋口沿、靴梁上也押着花边,鞋带、冠带也都是彩色的绦带。服色艳丽,色调热烈 。服装上下身的搭配自不必说,就陶俑铠甲来看,赭黑色甲片配着白色或朱红色甲钉、朱红 色甲带,越显色彩鲜明,使军队的阵容威武而雄壮。在绘与塑的关系上,注意到二者互相补 充、配合,显示了绘塑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总之,秦俑艺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那既写实而又精于提炼和传神的艺术表现 手法,为后代所继承,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    (秦仙梅)

*陶俑、陶马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79)

秦兵马俑在出土问世之时,已面目全非,破碎不堪,可这却为专家们观察其制作方法提供 了便利条件。在清理和修复陶俑的过程中,经过对一件件残俑陶片的细心观察,发现由于 参 加制作陶俑的艺术匠师很多,所以制作陶俑、陶马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大体上程序都是一致 的,即首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再进行第二次覆泥加以修饰和刻画细部。阴干后放进 窑内焙烧,焙烧温度大约在1000℃左右,陶俑出窑后,再一件一件地绘彩。就俑的整体来说 ,制造方法是模塑结合,以塑为主。在陶俑成型的过程中,俑头和手曾借助于模子制成粗胎 ,再进行细部的雕刻;陶俑的躯干部分纯为手塑。具体一点讲,首先是俑头的制作工艺,可 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用合模法,少数俑头是用单模和手塑结合法做成粗胎,第二步再 进一步加工雕刻五官及发髻、发辫、发纹、冠帻等细部。

其次,塑造陶俑的躯干,方法也是先用泥做成粗胎,然后再进行细部的刻划。其工艺过程 大致可分为如下六个步骤:第一步,先制作陶俑站立的脚踏板,随陶俑站立的姿势不同而脚 踏板的形状也不同。它是用方框形的模制作,和今日农村拓泥坯的方法相同。第二步,塑造 俑的双脚。有的是和脚踏板连在一起塑造;有的则不连,待入窑焙烧后再把脚踏板用胶合剂 粘接于脚下。第三步,接塑双腿及短裤。由于腿部的装束不同,俑腿有粗细两型。细腿为实 心,粗腿为便于烧结,多塑成空心。短裤是在腿的上段外侧拍印一周粗绳纹,有的是用麻绳 缠扎,再加覆泥层塑出形状。第四步,塑造陶俑的躯干。即用泥条盘筑法将其塑成空腔。第 五步,当陶俑躯干的大 型塑好稍稍阴干后,即将单独制作成空心(个别为实心)的双臂粘接到体腔的两侧。第六步, 插接俑的双手。俑手也系单独制作,为模制、捏塑、雕刻相结合。

经过上述六个步骤,陶俑躯干的大型全部完成。然后,再进行更加细致的精雕细琢。最后 ,再把另外单独制作的俑头安装上去,至此,陶俑的整个成型过程终告完成。待陶俑的胎质 完全阴干后即放到窑里焙烧,出窑后再经彩绘。

陶马的制作工艺过程是:先把马的头、颈、躯干、四肢及尾、耳等分别制作,然后拼装粘 合成为粗胎;再经过二次覆泥修饰、雕刻成型;阴干后入窑焙烧;最后绘彩。  (秦仙梅)

*秦俑坑中的马尾巴为什么要挽结?(80)

秦俑坑中出土的陶马,如果你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凡是挽车的陶马,马尾都是缚尾式, 即高挽成结的;凡是骑兵用的马,马尾都是辫尾式,即把马尾梳成长辫子拖在后边。秦始皇 陵西侧出土的铜车马的马尾则更为特别,不但马尾挽成一个结,而且用一条长带子束住马尾 ,系结在马的胸前挽索之上。这种作法都是由于马尾的功能所致。马尾巴的功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自我防护功能,马尾前后左右自由甩动,能赶走侵袭吸血的蚊蝇;二是高速奔跑时, 高高扬起的马尾利于平衡,挽车的马由于尾旁有牵引车子前进的辔绳,又有供驭手驭马 控制车速的辔绳,如果任马尾随意摆动,则尾梢容易缠绕在绳索上,轻者扯伤马的 尾巴,重者则会因马尾被拽痛而引起惊车事故。还会因马尾绊住绳索发生翻车事故。所以挽 车用马必须要挽结马尾并用带子束起来。而骑兵的战马就不需要考虑这些。马尾梳成长辫形 ,当马高速奔驰时,头尾一线,肚皮贴着地面,四蹄翻飞,尾巴可以高高扬起,而起到平衡 作 用。这种解释也并非我们的想像与杜撰,在历史文籍中早有记载,古代把马尾梳挽成结称之 为“尾”。如《说文解字》解释“,系马尾也。” 段玉裁注为:“远行必 结其马尾。”就是只有马尾挽结才能避免惊车事故,所以能远行。    (黄雪美)  

*陶俑、陶马的身上为何留有小圆孔?(81)

秦俑坑中出土了数千件高大的陶人、陶马,它们都是以泥土为原料,用模、塑结合的方法 制作而成的。在对陶俑、陶马进行清理和整修的过程中,发现这些高大的陶制兵马身上均有 大小不同的小圆孔。经过分析与研究,我们了解到,这些小圆孔与陶俑、陶马的制作和烧制 有关。陶俑的制作是先制成粗胎然后进行细部的刻划。制作的步骤为:先做脚踏板、小腿部 ,然后制作俑的大腿和躯干,之后粘结俑的双臂。俑的双臂和躯干多为空心,粘结时为了增 加接茬处的附着力,在躯干胸腔两侧各挖一个圆孔,与臂腔的孔相通,再在接茬处内侧覆泥 加固。双臂粘好后插接俑的双手,最后安装制好的俑头,一件陶俑便制作成型。陶马的制作 过程是:先把马头、颈、躯干、四肢及尾、耳等分别制作,然后拼装粘合成为粗胎,再经过 两次覆泥修饰、雕刻成形。马体是用多个泥片粘结拼合而成。我们在马的腹下看到梅花形的 圆孔五个,孔径约4厘米,其中一个孔在腹下正中,其余四个孔分别在四条马腿内侧,和四 条马腿内侧的楔形槽的上口大小相同,上下相通。这些是陶马制作成型时腹内支架的立柱孔 。拼装组合马时,把马的躯干置于马的四肢及支撑板上,从腹腔两侧各开一孔,把手从孔中 伸进去在躯干与四肢的结合点上覆泥加压锤打,使合缝密实。从马腹下及四条腿内侧的圆孔 各伸进一根支柱,以承托马躯干上部的压力,防止体腔变形。整个陶俑陶马制成后,再入窑 火烧。陶俑、陶马焙烧的温度,经测试最高达1050℃,最低也在950℃。为了能使形体 高大 、各部位厚薄不等的陶俑、陶马受火均匀而达到烧结的目的,除了掌握火候外,在制造工艺 方面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尽量减少泥胎的厚度,其次在陶俑、陶马适当部位留通火 、透气的孔眼,如上所说陶马腹部左右两侧各留一个径约10厘米的圆孔,也有的把圆孔留在 马脊干的正中。另外,有的在马腹下的正中及四条腿的内侧各开一径约5厘米的圆孔,有的 把公马的生殖器处也挖成和腹腔相通的透孔。通过这些圆孔火焰可均匀进入马的体腔内,同 时 也使空气流畅,不致炸裂。陶俑身上也留有一些通火和透气的孔道,一般是在陶俑的臀部留 一个或两个径约5—6厘米的小圆孔。也有的是在腹下的前后或左右两侧留孔。有的在陶俑的 头顶开一个约1—1.5厘米的方形或圆形小孔,或把双耳窝挖成透孔。这样就可使陶俑的胎 壁受火均匀,排气方便。由于秦俑的作者采取了上述一些通火、透气的措施,因而使陶俑、 陶马基本上都能烧结,绝大多数都是色泽纯、密度大、硬度高,虽埋在地下两千多年,仍然 质地坚硬,敲之有铿锵之声。    (黄雪美)

*兵马俑是在什么地方制作的?目前是否发现了烧制陶俑的窑址?(82)

7000余件兵马俑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三个兵马俑坑当中。可谁知道这些兵马俑是在什么地 方 制作、烧成的呢?秦俑考古专家们在对兵马俑进行发掘调查的过程中,曾在一号坑东南约200 米处发现陶俑、陶马的残破碎片。根据当地的群众讲,过去他们在这里平整土地时也曾发现 过一些窑址和陶俑、陶马的碎片,并且,在这附近发现修筑俑坑的人住的大片窝棚遗址。根 据这些情况判断分析,制作、焙烧秦俑的地方可能就在附近。不过,具体的窑址目前还未找 到。但是,在秦始皇陵园周围曾经发现并发掘了一批烧制砖瓦的秦窑。例如在始皇陵东北西 黄村就清理过一座秦窑,其特点是窑室大,火膛大,通风道长,窑床后并有三个大烟囱,燃 料为木材。这些情况都对研究烧制陶俑、陶马的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仙梅)

*谁是秦俑的作者,他们来自何方?(83)

秦兵马俑的作者是谁,这一直是人们最为关心但又难于找到答案的问题。秦俑考古专家们 根据多年来的细致观察,终于发现秦俑的具体制作者不是别人,而是处于秦王朝社会最下层 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源于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源于地方的制陶作坊。他们都是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制陶工。

考古工作者在对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的陶俑、陶马进行清理和修复的过程中,发现陶俑 、陶马身上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隐蔽处,有刻划或戳印的文字。这些文字除了有些编号的数 字外,其余都是陶工名。目前共发现陶工名249个,其中有许多是重复使用的,所以,实际 上共有80多个。这些陶工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人名前带有“宫”字的,如宫疆 、 宫得等;第二类是人名前带有“右”字或“大”字的,如“右司空系”,“右司空尚”,“ 大 ”、“大”,“大匠”等;第三类是人名前带一地方名 ,有“咸阳衣”,“咸阳 危”、“咸野”(咸是咸阳的省称)等,还有来源于栎阳(故址在今陕西临潼武屯一带)的“栎 阳生”,临晋(故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的“临晋”,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的“ 安邑囗”(邑后的人名因被当年修饰陶俑时刮削,现已不知)等。第四类是仅有人名。

从仅发现的这些名称来看,秦兵马俑的塑造者,是从各地征调来的大批陶工,他们不仅有 的来源于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都城咸阳,而且还有来源于比较边远地区的人 。由于目前对兵马俑坑发掘的面积有限,出土陶俑、陶马仅千余件,还有6000多件尚未发 掘。因此,我们相信随着今后工作的进展将会有更多的陶工名发现。    (秦仙梅 )

*秦俑坑的陶马与汉唐墓葬内出土的陶马有何异同?(84)

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全部挖掘后,预计可出土陶马600余匹。这些陶马有拉车的车马 ,也有骑兵的鞍马。无论是车马还是骑兵马,其造型艺术风格都是一致的。它们平均身长2 米左右,体高1.7米左右。马头方正,双耳短促,薄薄的眼皮用折波的阴线表示折纹,眼球 隆突,粗大的鼻孔上刻着螺旋形的折曲阴线,好像是气喷骟动着鼻翼,打着响鼻。马的前腿 如柱,后腿若弓,关节筋骨分明。身上臀圆肩满,胸部肌腱突出,四蹄伫立,举颈昂首,造 型生动准确,各部分的比例合宜,技法熟练,表明秦代的动物造型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与 汉唐墓葬内出土的陶马相比较,因马种的不同而体现出造型的不同。汉马的造型类似宛马, 个头高大,头和颈部宽博,四肢细长,是力与速兼备的乘马型。唐马的造型,头小颈细,四 肢较长,体高大于身长,是善于奔驰的乘马。而秦俑坑出土陶马的造型,形状像是今天关中 地区的驴骡,个头不大,四肢粗壮,头部较重,鼻骨隆突,颈部稍短,(马)甲低, 脊部宽大,胸部较广,类似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曲马种。

可是,从它们制作的艺术技巧上看,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臀部塑得滚圆,汗沟较深 ;胸部利用夸张的手法塑得肌腱隆突;面颊硬直折角分明;四肢前圆后方,方圆之间不用弧 线过渡;眼皮、鼻翼、嘴唇的折纹均用折波线表示。这些技法的运用,秦、汉、唐一脉相通 ,尤其是汉代陶马的艺术技巧对秦的继承更为明显。如杨家湾兵马俑坑出土的大批陶马,体 态神骏,跃跃欲动。霍去病墓前的圆雕石刻,其中的跃马充满了雄厚的内在力量。甘肃武威 雷台墩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作者以丰富想像力和巧妙的艺术手法,把马奔腾、飞跃的神态塑 造出来。铜奔马奔跃、飞翔的意趣和秦俑坑的陶马虽然有别,但其造型明快洗练、恢宏的气 质却是一脉相承的。汉代陶马和铜奔马的造型是继承了秦代陶马及秦始皇陵出土的铜马的艺 术成就的特点,实际上是秦代陶马、铜马的续篇。    (秦仙梅)

*制作兵马俑的原料是什么?(85)

秦俑坑里的陶俑、陶马,体形大,胎壁厚,陶俑的壁厚一般为2—4厘米,最厚处达10—12 厘米;陶马的胎壁厚2.5—4厘米,最厚处达15厘米。陶俑和陶马的胎壁泥质一般分为内外 两层,外层泥质细密、均匀;内层泥质较粗,掺和颗粒均匀的白色砂料。制作陶俑、陶马的 泥土,经过筛选、碾、淘,除去了土中的杂质,从而泥质细密,颜色纯正,粗泥里掺和的砂 粒均为纯白色,颗粒大小均匀,显然也是经过筛选的。在秦始皇陵西侧的秦代陶窑遗址内除 发现陶拍等制陶工具外,还发现石碾轮两件。碾轮直径约60厘米,中间厚(约15厘米),边缘 薄(约5厘米),中心有一直径为6厘米的穿。这碾轮可能是用来碾轧陶土和砂粒的。

对秦俑坑出土陶俑、陶马的陶质,经过取样分析表明,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硅 、氧化铝和氧化铁。这和秦始皇陵出土的秦代砖瓦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所用的原料都是黄 色粘土。秦俑考古专家们曾做过模拟性试验,取秦始皇陵附近的黄褐色土,经晒干、碾轧、 淘洗,除去土中的杂质,仿制秦砖,经测试其质地、化学成分与秦砖大致相同,由此可以推 知,陶俑、陶马和秦始皇陵园出土的砖瓦,都是用始皇陵附近的泥土就地烧造的。

陶俑、陶马胎内含的白色砂粒,经测试为石英、长石、云母等成分的砂粒,外观呈不规则 形,大小约为0.5—1毫米,个别的大于1毫米。泥中掺杂部分砂粒可以增强机械性能,使大 型的陶俑、陶马易于成型;焙烧时也不会因受高温而扭曲变形或膨胀炸裂。    ( 秦仙梅)

*陶俑、陶马的重量是多少?(86)

秦俑坑出土的陶俑、陶马,经过考古专家们对已修复好的部分陶俑、陶马的测量,得知它 们的轻重不一。有的陶俑重量仅有105.5公斤,有的却有265.35公斤,还有的分别为125公 斤,152公斤,192公斤,228公斤,245.25公斤等等。而平均下来,它们的重量大约为150 公斤。

陶马的出土数量很少,在修复当中,经过测试,马体的重量基本为245公斤,那么,陶马 的制作完成之后,其重量至少应在250公斤左右,重者可达300公斤。    (秦仙梅 )

*秦俑中有无少数民族士兵的形象?其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87)

秦俑坑中的众多武士俑,其面型、表情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就陶俑的头型和面型来说, 主要表现的是关中地区的秦人,其次是西北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其中大部分都属于蒙 古人种的圆头颅型,有的俑后脑勺显得特别硕大,有的俑头则上大下小,呈瓠瓜形,俗名葫 芦形头。例如,一号坑T1第二过洞出土的16号俑,额头圆润,面颊丰硕,高颧骨,尖下 巴,嘴上有两道双角上翘的八字胡,下额上有一撮小胡,头绾圆形发髻,扎朱红色发带。从 侧面观察,圆顶,大脑勺,耳根部有三角状的凹窝,

下颔骨清晰可辨。又如,一号坑T19K第194号俑,面形窄长,颔阔而扁,眉细目圆,阔口厚唇。两 撇双角翻卷的大胡,下配一撮小须。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神态机警。还有,一号坑T1 K17号俑,宽短近圆形的面庞,颧骨隆起,面颊肌肉结实、丰腴,眼窝凹陷,眼球鼓起 , 容颜粗犷,性格骠悍等等。秦俑中这些富于特色的头型和面相都可 以说是少数民族士兵 形象的记录。在秦始皇帝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主义大 国里,显然,秦兵的来源遍布全国各地,可以说是秦代我国各民族首次大融合的真实反映。     (秦仙侮)

*秦俑是怎样被修复的?(88)

秦俑发现20余年来,考古修复工作者对陶俑、陶马的清理、修复一直没有停止过。由于兵 马俑曾经遭到过人为破坏以及火焚,再经两千年的覆土重压,在刚刚发掘面世之时,均已残 破不堪。那么,如此之多的残破碎片是怎样一片一片地拼接起来的呢?现在人们在展厅中见 到的排列整齐的陶俑,都是由几十块以至几百块破碎陶片粘接起来的。像一号坑的一辆木质 战车后的将军俑及与之配套的御手俑,就是分别用100多及300多块残片粘接修复的。

在修复的时候,先仔细地除去粘在陶片及茬口上的泥土,接着用清水清洗,然后晾晒或者 烘干,修复时,要根据陶片出土时的编号进行拼对。残片拼对结束,就开始把陶片顺其茬口 由下向上逐步粘接。在粘接过程中要把俑体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加固,以防胶体脱落。陶俑双 腿断茬处要用钢筋做暗支撑;陶俑体腔及脚踏板,用切成小块、涂上胶的裱布平展地贴于接 茬处。待胶干后,修补俑体表面的裂缝,最后再作旧。每件陶俑都是这样,必须经过十余道 工序的严格操作才能修复完成。

看到一堆堆残破的陶片又变成天衣无缝、威风凛凛的秦代将士,使来自文明古国的埃及、 希腊等的文物专家们大力赞扬,认为秦俑考古队创造的修复工艺和复原水平是世界一流的。     (秦仙梅)

*秦俑坑目前出土有多少类青铜兵器?大约共有多少件?(89)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的武士们,手中均配备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目前已出土40000多件 ,其中绝大部分是青铜镞,另外有剑、戈、矛、戟、铍、殳、钺、弩等。这些兵器囊括了秦 代兵器的所有类型,全面地反映了秦代军队的装备情况,为研究秦代的军事史提供了可靠的 实物资料。

从兵器的类别看,大体可分为三类,即短兵器、长兵器和远射程兵器。

短兵器包括青铜剑和金钩。

青铜剑已出土了22件,其中残剑5件。剑身修长,呈柳叶形,通长81—94.8厘米。剑身窄 而长,两面四纵四锷,近锋部束腰,穿刺力较强,剑的表面多呈青白色,含锡量较高。

金钩形态像弯刀,分身、柄两部分,一次铸成。身呈弯月形,双刃;柄为实心的椭圆柱体 。通长65.2厘米,身宽2.2—3.5厘米,最厚处0.9厘米,柄长11.1厘米,径3厘米,重1 .045公斤。因其两侧有刃,形状和剑相似,因而古人往往把金 钩归于剑的一类。金钩因最早造于吴地,是吴国发明的一种兵器,因而后来又称之为吴钩。

长柄兵器包括矛、戈、戟、钺、殳、铍等六种。

戟为戈、矛的联合体,戈头为长胡四穿,弧援,刃内。柲柄为木 质,少数为积竹柲 ,通长288厘米。矛和钺、戈这三种兵器的形制是我们常见的古代兵器,而殳和铍这两种 青铜兵器不常见。

铜殳:形状均为圆筒形,首呈三角锥状,长10.5—10.6厘米,径2.3—3厘米,銎深8. 9厘米,用以装柄。《兵仗记》说:“殳,即NBD27也。礼书作八觚形, 或如杖,长丈二尺 而无刃,主于击。”可见殳是一种有棱无刃,安装长柄,形如杖的长兵器。殳,不能用来击 刺,是用作锤击的兵器。

铜铍:其形制和短剑相似,长35.3—35.5厘米,径为3.5厘米,柄为木质,下有铜,通长3.59—3.82厘米,径约3.5厘米。铍的作用和矛一样是长柄刺兵,较矛头 长而锋利,穿刺力更强,是一种较矛杀伤力更强的刺兵。

远射程兵器为弓弩。目前,秦俑坑出土的弓多和弩相连,系弩弓,弓材为木质,长124—1 30厘米。弩臂为木质,长70—76厘米,弩臂的前端有承弓的含。铜弩机安装在弩臂的后部, 由悬刀、钩牙、望山、拴塞等部分组成。

镞:即箭头,秦兵马俑三坑中已出土镞约40000件,除2件为铁镞,4件铁铤铜镞外,其 余均为铜铤铜镞。铜镞大体可分为小型铜镞及大型铜镞两类。 秦俑坑中出土的兵器种类齐全,形状结构完整清晰,为我们研究秦代兵器及古代兵器的发 展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黄雪美)

*为何兵器已埋藏两千多年,出土时却没有生锈?(90)

秦兵马俑坑已出土上万件青铜兵器,在这数万件兵器中,青铜剑和铜镞则特别引人注目。 他们虽埋于地下两千多年,出土时却光亮如新没有一点锈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经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地质科学院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及激光分析,发现秦俑坑出土青铜 剑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厚度10—15微米,含铬量一次检为1.2%,二次检为0. 6% —2%,另外,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编写组对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镞,经过电子探针分析和X光 萤光分析,发现表面也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其厚度约为10微米,含铬量约2%。

这说明,秦俑坑的青铜兵器在制作过程中曾有意识地用铬酸盐和重铬酸盐处理过器表,使 器 物表面生成一层浅灰色或深灰色的保护层来增加器物的防腐抗锈能力。这种工艺在德国是19 37年,美国是1950年才先后申请专利。而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已创造了类似的 工艺,这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秦代这一工艺的具体方法,今天我们已无法确知。据模拟性的试验,用铬矿石和火硝在空 气的参与下,经过800—1000℃焙烧,可以浸出制备成铬酸盐或重铬酸盐。再将重铬酸盐加 温到400℃左右,使其液化,涂到青铜剑镞的表面,即可形成一层灰色铬盐氧化层,具有防 腐蚀的良好性能。    (黄雪美)

*为何秦俑坑中的士兵有各种不同的手势?(91)

秦俑坑中的陶制武士俑各处于不同的阵列之中,并扮演着不同的兵种,持握不同兵器。我 们就三坑中武士的手势及伴出的兵器遗迹、遗物,进行综合考察,大体了解当时弓弩、矛、 戈、戟、钺、殳、剑、弯刀等的配置状况。

一号俑坑步兵俑武器的配备:

一号兵马俑坑东端的长廊部分有独立步兵俑204个,其中轻装步兵俑201个,重装铠甲俑3 个。伴出的兵器有弓弩、铜弩机、铜镞,另有铜剑、弯刀、铜矛。综合陶俑的手势观察,长 廊部分已修好的175件陶俑中,右手持弓弩状的164件,作持戈、矛、戟等长兵器的11件。 由此说明长廊部分的独立步兵俑所持的兵器主要是弓弩,间有少数的戈、矛、戟等长兵器 ,一部分步兵俑同时腰际配剑。从一号坑东端第一、四、六、八、十一过洞步兵俑及伴出的 兵器情况看:第一过洞已出土步兵俑76件,已修好的62个陶俑中,右手作持弓弩状的61件, 作持戈、矛等长兵器的1件,陶俑手势与伴出兵器相符,证明其步兵俑所持的兵器主要是弓 弩,部分佩剑,个别的持戈、矛等长兵器。第四过洞已出土步兵俑56个,修好的54个,其中 手作持弓弩状的19个,作持戈、矛、戟等长兵器的35个。说明步兵俑所持的兵器,大 部分是长兵器,少部分是弓弩,部分俑腰际佩剑。第六过洞出土步兵俑60个,已修好54个 ,陶俑的手势作持弓弩状44个,作持戈、矛、戟等长兵器状的10个。说明步兵俑主要是持弓 弩者,其次是矛、戈、戟等长兵器。部分俑也佩剑。第八过洞已出土步兵俑60个,修好45个 ,从其手势看持弓者22,持长兵者23,部分腰际佩剑。而第十一过洞已出土步兵俑76个,修 好了57个,其中手持弓弩者55个,持长兵器者2个。说明其步兵主要是持握弓弩,部分腰际 佩剑,个别的持戈、矛等长兵器。从以上情况可知,一号坑东端已发掘出土的独立步兵俑, 其东端横队及左右两侧内的步兵,配备主要武器为弓弩,少数为戈、矛等长兵,部分兼佩剑 。

二、三号兵马俑坑步兵俑武器的配备。

二号兵马俑坑东端的独立步兵俑,根据试掘方内出土的情况推算,计有步兵俑332个。从 陶俑的姿态和手势观察,蹲跪式的160个重装铠甲俑,两手在胸右侧一上一下作握持弓 弩状。其附近伴出大量铜镞和弓的朽迹,说明跪式步兵俑手持的兵器为弓弩。在立式的步兵 俑中,有46个重装甲俑,手作持戈、矛等长兵状,126个轻装步兵俑作持弓弩状。总之,二 号兵马俑坑的独立步兵俑292个持弓弩,40个持长兵,即主要是弓弩。

三号兵马俑坑内有重装步兵俑64个,伴出土的兵器有铜殳34件,铜镞3件,铜剑的残件2件 。陶俑的手势也均作持长兵器状。

就以上一、二、三号坑中步兵俑的手势及伴出的兵器遗迹、遗物,综合进行考察,我们可 以看到俑坑中武士兵器的配备大体为:(1)长短兵相杂,即弓弩与戈、矛、戟等兵器相杂, 有 的并兼佩剑。俑坑中的士兵有两臂下垂,右手作持握状,为拿弓弩的手势。大凡左臂下垂, 右臂前屈者,手作持握状,是拿矛、戟、戈、钺、殳等长柄兵器的。而少数为两手均下垂, 或两手在腹前相叠者为持剑、柱剑者,或拿有弯刀者。还有一部分站于战车后,两臂微微 前伸者,是驭马的御者。(2)弓弩居于军阵的前锋和阵表。弓弩为远射之兵,穿透力强,攻 利于穿钢达坚,守则利于坚持疾战,守隘塞口。总之,秦俑坑中的武士,因其担任的任务和 所处的军阵氛围不同,而所持的兵器、手势也均不相同。这也反映出秦俑写实艺术的一大特 点。    (黄雪美)

*秦俑坑出土的兵器上的铭文有些什么内容?说明了什么?(93)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清理时我们发现有些青铜兵器的表面刻有铭 文,就其内容看,多数是刻划的文字,少数为铸文,字体为小篆。文字内容,大多是 仅有一二个字的编号,少数是带有纪年和督造者、制造者名字的长篇铭文。譬如,兵器铸造 的年代,有三年相邦吕不韦戈,三年、四年、五年、七年相邦吕不韦戟,十五、十六、十七 、十八、十九年寺工铍。秦俑坑出土的兵器刻辞中列的职名有相邦、寺工、丞、工等四种。 相邦是督造者,寺工是官署名,亦是官职名,如寺工等。丞是兵器制造单位的领 导人的职务。其余如等是工匠名或工师名。    (黄雪美)

*俑坑中已出土铜剑多少柄?由什么成分组成?有什么特点?(94)

秦兵马俑坑中目前已出土的青铜剑有22把,其中残剑有5把。俑坑中出土的剑,主要是青 铜制作的,经化学定量分析、电子探针、激光定性分析等方法检验出它的合金成分配比为: 铜73%—76%、锡18%—21%、铅0.17%—2.18%,其他还有镍、镁、铝、锌、铁、钒、硅、锰 、钛、钼、钴、铬、铌等微量稀有金属。

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剑和以往的铜剑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剑身窄狭而长,两面四纵四锷,近 锋部束 腰,穿刺力较强;剑的表面多呈青白色,含锡量较高。出土的剑均为当时实战用的兵器。  (黄雪美)

*铍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主要应用于什么时代?(95)

铍和矛一样都属于古代长柄刺兵。铍头和短剑相同,较矛头长而锋利,穿刺力更强,是一 种较矛杀伤力强的刺兵。

长铍之名见于《左传》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贼六人以铍杀渚门合左师之后”, 又见于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王使甲坐于道、门、阶户、席皆王亲也,夹之 以铍。”由此来看铍是春秋时期比较流行的兵器。从考古资料看,西周时期已有了铍,说明 铍的出现当始于西周时代。从西周到秦汉长铍一直是比较广泛使用的杀伤力较强的长柄刺 兵。汉代有“长铍都尉”(《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说明这种兵器在当时军中之流行 ,但到汉代以后铍逐渐消失,而矛作为长柄刺兵却一直流传至今。    (黄雪美)

*秦代的弓、弩、箭是什么样子?(96)

弓,远射程兵器,据《释名·释兵》载:“弓穹也。张之穹隆然也”。上面张开像穹隆的 地方 称弓干,弓的末端称箫梢,连接箫梢中间有一皮质的弦,弓的中央人所握的地方称。 从目前秦俑坑出土的情况分析,弓材应为木质,弓干用皮条缠扎,表面涂漆,均为弩弓。

弩,远射程兵器。据《吴越春秋》陈音对越王曰:“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生于古之孝 子 。”《事物纪原》:“楚琴氏以弓矢之势不足以威天下,乃横弓著臂,施机设郭;加之以力 。”即弩。起于楚琴氏也。弩柄曰臂,钩弦者曰牙,下曰悬刀,含括之口曰机,另还有置于 外面的弩郭。秦俑坑出土的弩,弓材为木质,弓置于弩臂的含口内,弩臂为木质,通体涂褐 色漆,长70—76厘米,宽4—5厘米,厚5.5—7厘米。弩臂的前端有承弓的含,含的上唇长3 .5厘米,下唇长4—5厘米,上下唇的宽度与弩宽同。弩臂的前端距含6—11.5厘米处,左 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耳,耳长2厘米,宽2厘米,厚1.5厘米。铜弩机安装在弩臂的后部,素 面,无郭,望山和钩牙露出臂面,悬刀位于关内。弩臂的正面有承箭的槽,槽宽 约1厘米,深0.5厘米,槽长由望山直达含端。弩臂的上部为平面,下部呈圆弧形,左右两 侧的中部内凹呈弧形,便于握持。

箭,秦俑坑中已出土40000余件铜镞。铜镞大体可分为小型铜镞及大型铜镞两类。所谓大 型铜镞,即铤长,镞首特大。此类镞可分为两式,Ⅰ式大型镞已发现36支,镞全长41厘米, 重约100克,镞首呈三棱锥形,铤呈圆柱形,铤上有缠绕的麻丝遗迹。证明铤原来全部插入内。Ⅱ式大型镞,已发现661支,全长33厘米,镞首较Ⅰ式镞瘦小 ,亦呈三棱锥形, 有三个倒刺和血槽,底呈九边关,铤为圆形,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径0.5,后段径0.2厘米 ,两段系一次铸成,后段铤上缠有麻丝,证明铤的前段没有插于 内。小型铜镞的数量最多,首呈三棱形,刃稍向外鼓,首的断面呈三角形,底有九边关,铤 为圆形或三棱形。镞首 与铤接铸一起,接茬清晰,铤上缠有麻丝插入内,仅露镞首。有木质和竹质两 种, 的前端插镞近尾部约13厘米的一段,两侧附有对称的羽毛, 以便保持箭在飞行中 的平衡。的末端有括,括深约1厘米,上涂色三段,上段黑色长约12—14厘米 ,中段红色长38厘米,下段黑色长17厘米,亦有涂红黑二色者,即的2/3涂红色,1/3涂黑色或褐色。    (黄雪美)

*秦代殳是什么形状?它为什么出土于三号坑?(97)

殳是一种似杖无刃的古代长兵器。清人王《兵杖记》说:“殳,即也。礼书作 八觚形。或如杖,长丈二尺而无刃,主于击。”本是车兵之一,插于车,它是一 种有棱 无刃、安装长柄、形如杖的捶击兵器。西周早期已有铜殳。属实战击兵,体厚重,棘刺多寡 不一,呈圆乳状。春秋战国以后,铜殳有两种形制,一种是“” ,棘刺数量增多,且长而锐,箍头有三棱器,既有击兵的功用,又有长兵的特长。另一种是 无刃带套的“晋”,呈圆筒形,顶上有多少不同的棱角,是一 种仪礼用殳。

根据古文献记载,殳的作用有六:一是王的先驱执殳为之开道。《诗·伯兮》云:“伯也 执殳为王前驱。”二是宫廷内的卫队执殳。《韩子》云:“楚国法,太子不得乘车至第门。 时天雨,王急召太子。廷中有水,太子遂驱车至第门。廷尉举殳击马,败其驾。”三是候人 执殳立于道旁迎送宾客。《周礼·夏官·司马》:“彼候人兮,荷戈与(即殳)。”四 是武士执殳立于宫殿外之道旁,担任警卫。《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云:莒子“庚舆将出, 闻乌存执殳立于道左,惧将止死。”五是王之前驱车向敌营垒挑战时执殳,如《易林》:“ 太过之,秉钺执殳,挑战前驱。”六是王之侍从仪仗执殳。《司马法》“周 公左执黄 钺,右执白旄,所以不进者审察斩杀之威也。有司皆执殳戈,示诸鞭朴之辱。”这种执殳的 仪仗一直延续到唐。由以上的文献资料看,秦俑一、三号兵马俑坑内出土31件铜殳均为圆筒 形,首呈三棱锥状,长10.5—10.6厘米,径2.3—3厘米,銎深8.9厘米,用以装柄,疑 为古文中记载的“殳”。其已完全是仪仗兵器。三号坑中持殳的武士们应是代表秦代军阵中 的殳仗队,也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大型殳仗仪卫的形象记录。它使我们对古代殳仗的仪 卫制度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黄雪美)

*吴钩出土于什么地方?有什么用途?(98)

昊钩最早造于吴地,是吴国发明的一种短距离的格杀卫体武器,因而得名。吴钩两侧有刃 ,主要用法是钩与推,亦可砍杀。一号兵马俑坑东部出土了两件特殊青铜兵器,形状像弯 刀,分身、柄两部分,一次铸成。身呈弯月形,但弧度较缓,齐头,截面呈枣核形,双刃, 柄为实心的椭圆柱体,通长65.2厘米,身宽2.2—3.5厘米,最厚处0.9厘米,柄长11.1 厘米,径3—4厘米,重1.045公斤,疑为古代文献记载的吴钩。钩体的前段成弧形向上扬起 ,后段近于平直,这种造型便于推杀和钩杀时利用弧刃滑动的切割力,较直刃的杀伤力更强 。    (黄雪美)

*秦俑坑中出土的钟和鼓说明了什么问题?(99)

秦兵马俑一号坑T2第二边洞和T10第五过洞的车上,各出土鼓的遗迹一处。鼓系 扁圆形,已朽,面径50厘米,高约20厘米。鼓腔上有等距的三个铜环备悬挂。鼓出土时已脱 离原位,悬挂方法不明。另外,一号俑坑T10第五过洞和T19第九过洞的指挥车 上 ,各出土铜甬钟1件,钟通高27厘米,上饰变相夔纹。《尉缭子》说:“金鼓铃旗四者各有 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铃传令也;旗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 …鼓失次者有诛,NDF40NDF39者有诛,不听金鼓铃旗者诛。”从文献记载看,战车 上的钟和鼓的发现,说明俑坑中出土的钟和鼓应为当年指挥军队作战的指挥系统。  (黄雪美)

*青铜钺出土于几号坑?它有什么作用?(100)

钺是中国古代一种长柄的兵器,平常不多见,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中目前仅出一柄。

钺这种兵器来源于大斧,其形状也颇像长柄大斧。《尚书》记载帝王“左杖黄钺,右秉白 髦”,作为左右仪仗礼器。钺的作用是作为神圣军权的象征由皇帝授给出征将帅。《礼记· 王制》记载,“诸侯赐弓矢然后出征,赐铁钺然后杀。”即象征着主帅出征杀伐的权力。如 同后来的尚方宝剑一样重要。授钺一般要在太庙举行隆重的仪式,接受钺的主帅称为“节黄钺”或叫做“假黄钺”。由于钺是仪仗礼兵器,所以硕大而并不锋利。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出 土的兵器有上万件,但钺却仅有1件。这充分说明了钺不同于一般兵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 意义及权威的兵器。    (黄雪美)

*秦俑坑出土的兵器如何反映秦代的科技成就?(101)

在古代,一般来说科技的进步首先反映在军事上。秦俑坑出土的兵器所反映出的科技成就 ,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兵器的制造工艺方面看:兵器都是铸造成型,其质地为青铜,合金成份复杂,经化 学定量分析、电子探针、激光定性分析等方法检验,不同兵器所含的各种金属的配成比例不 同。比如:剑的铜锡之比为3.4∶1—4∶1,矛的铜锡之比为4∶1,为5.6∶1, 镞为 5.6∶1等。这些兵器的铜锡比例与史书《周礼·考工记》上说的“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 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叁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六齐”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青铜冶铸实践中,直观地认识了合 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知道根据不同兵器的用途采用不同的合金配比,不仅反 映了当时冶金技术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同时也标志着当时合金配比之法逐渐趋向规范化和标 准化。

其次,俑坑出土的兵器都是铸件,再经过锉磨、抛光等细加工,制作工艺精细。从铜剑的 细部加工看,因剑是刺兵,一要锋利,穿刺力强,二要坚韧,不易断折。秦代匠师除了选择 适当的合金配比,使铸出的剑刚柔兼济外,在造型上采用由宽变窄和由厚变薄的有节奏递减 工艺,是解决铜剑问题比较合理、科学的方法。同时也符合力学原理。当剑穿刺时有一 种反作用力,有节奏的剑身可以相对减少反作用力,增强剑的弹性。剑身窄处厚度相对较大 ,剑身宽处厚度相对较薄,这样就使剑身宽处与窄处的机械强度相对均衡,不致因强弱不均 而折断。从锉磨、抛光的角度看,俑坑出土的剑身加工工艺精致,放大20倍,剑两刃及锷磨 纹垂直于中轴线,纹理平直没有交错,好像采用了简单的机械加工而非手工锉磨。剑身光亮 平整,组织细密,没有沙眼,经测试,其光洁度在6—8花之间。

从出土时剑本身的情况看,其表面灰黑而有光泽,没有丝毫的锈迹。这是因为其表层有一 层铬盐氧化层,而且是经人工进行了铬盐氧化处理的。这一发现,使世界为之震惊,因 为用铬化处理防锈的工艺到20世纪30年代才由德国人取得专利权,而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 秦始皇时代已创造了类似的工艺,并使用于兵器的防锈中了。

再者,在严格的制度下,有一个标准的要求:“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 (《睡虎地秦简》)。就是说,做同一种器物,它的大小、长短、宽窄都要相等。这在现代 科学 上叫做标准化。标准化有两个含义,一是系列化,就是按几种型号生产产品,二是互换性, 就是同一型号产品的部件可以互换。秦俑坑中的箭,可以分为四种型号,弩机的部件可 以互换,达到了标准化的要求。

秦代的冶金加工工艺水平很高,比如,箭镞的三个面经过细致锉磨,在放大镜下可以看 出锉磨的纹路都是很细、很规则的平行线。科技工作者曾对青铜镞的三个面做放大投影观测 ,放大20倍后,同一个镞三个面的误差不大于0.15毫米,不同镞的三个面的误差不大于0. 2毫米。这种精密程度,使现代科技工作者为之惊叹。

以上这些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秦代的科技成就和先进的工艺水平。    (黄雪美)

*二号坑发掘的新成果——彩绘陶俑(102)

二号坑经过几年的发掘,已于1999年揭露到文物层,出土了6件跪射俑。由于这一区域未 被 火烧,颜色保存比较完好,粉红色的面部和手,鲜红的连甲线,黑色的甲片,绿色的裤子, 色彩十分鲜艳,经过保护人员的精心保护,至今色彩依旧,引起了众多人士的关注。经过对 新出土的彩绘俑与过去出土的陶俑身上的残留颜色作对比研究,可以比较完整地了解秦俑彩 绘的技法、秦俑服装的颜色等许多重要问题。尤其证明了我国人工合成颜料历史的久远,是 颜料史和化学工艺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

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的彩绘颜色有红、绿、蓝、紫、黄、黑、白、褐(赭)等。 每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色阶谱系。如红色有朱红、枣红、粉红、土 红;绿有深绿、粉绿;蓝有深蓝、粉蓝等。说明当时人们已有丰富的色彩学知识。颜料的成 份经分析检测,大都是天然的矿物颜料。红色的成份为朱砂或铅丹,白色为磷灰石或铅白。 朱砂和磷灰石为自然的矿物颜色,而铅丹(Pb304)、铅白(2PbCO3·Pb)(OH2),则是利用化学 方法的合成物。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人造颜料的实物标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人造颜料之一。制造铅白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的《计倪子》:“黑铅之错(醋)化为黄丹,丹 再化之为水粉”(见《太平御览》812页),水粉即铅白。铅丹的制造最早见于公元前2世纪的 《淮南子·人间训》:“铅之与丹异类殊色,而可以为丹者,得其数也。”文献与实物两相 印证。

其次,在秦俑坑出土的颜色中发现用人工合成的紫色——硅酸铜钡,确实是科技史上的奇 迹。

紫色是秦俑坑中发现较多、使用较普遍的一种颜色。经多次分析发现紫色的成份为硅酸铜 钡(BaCuSi2O6)。这种物质的颜料目前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经对其晶体结构等参数进 行分 析,认定其为化合物。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研究超导材料时,偶然发现了硅酸铜钡这种物 质 ,认为是人工合成的,并定名为汉紫。我们对秦俑坑出土的紫色进行分析时,又发现了硅酸 铜钡物质,由此证明以合成的硅酸铜钡作为紫色颜料始于秦,流行于汉,汉代以后未见。 该颜料是怎样制造的,其工艺过程是什么?尚待进一步研究。古代及近代 国外一些地区所用的紫颜色,多为近似色及调和色。如古希腊、罗马用茜草素作为染料及绘 画颜色中的紫色,但色偏红;德国在17世纪前后使用的金的氯化物,名曰金紫,其色也偏红 ;日本在17—19世纪用铁的氯化物,即带紫色的赤铁矿作为紫色用于绘画,但其色为紫棕色 。另外,古意大利及印度、波斯等国用的紫色多为混合红、蓝的调和色。单纯紫色的使用始 于近代,用化学方法合成紫色始于20世纪50年代。秦俑颜色中发现硅酸铜钡,确实是科技 史上的奇迹。    (孟剑明)

*秦俑彩绘的施色方法如何?(103)

秦俑彩绘的施色方法是先在陶俑、陶马身上平涂一层生漆作底,然后再绘彩。涂生漆作底 的目的,在于使俑体的表面滑涩相宜,吸水适度,便于施色;另外也可增强颜色的附着力。 其颜色厚薄不一,面、手、足部的颜色较厚,施色为两层;其余部位施色一层,颜色较薄。 颜色系用毛刷涂抹,有的部位毛刷刮划的痕迹仍清晰可见。颜色较浓稠,似用动物或植物胶 作为调和剂。由于胶的成份已分解并严重流失,具体用的何种胶已不易确知。在陶质器物的 表面先涂生漆作底,然后再绘彩,这种工艺可能始于秦,盛于汉,汉代以后比较少见。  (孟剑明)

*秦国有没有统一的军服?(104)

根据各种不同身份、不同兵种的陶俑身上的服装颜色分析,说明秦国没有统一的军服。

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士俑,以其身份地位的不同,可分为军吏俑和士兵俑两大类。而军吏中 又有高级、中级、下级军吏俑的分别。一般士兵俑中又有车兵、骑兵、步兵等不同的区分。 上述各种武士俑原来身上都穿什么样颜色的衣服,这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根据陶俑身上 存留的彩色遗迹,将其服色简要介绍如下: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二号兵马俑坑T4试掘方出土的一件高级军吏俑,身穿双重 长衣,外长衣为深紫色(近似玄黑),内长衣为朱红色,下身穿粉绿色长裤,头戴褐色冠,脚 穿黑色履。上身并穿著彩色鱼鳞甲,甲片为褐色,甲片上缀有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的周边 及领部、胸部、肩部绘有精美的彩色图案花纹,花纹的颜色丰富、艳丽。另外, 还有几件高级 军吏俑,有的(ⅠT2G2:97)身穿粉紫色长衣,下身穿粉红色裤,外披彩色鱼鳞甲;有的(ⅡT 9:1)身穿双重长衣,内长衣为白色,外长衣为绿色。

中级军吏俑:如二号俑坑T4试掘方出土的一个中级军吏俑,上衣为粉绿色,衣领和袖口 镶着白色和红色的花边;下衣为红色,冠和履为黑色。铠甲的甲片为褐黑色,联甲带为朱红 色。甲衣的周边及背带上绘着精美的彩色图案花纹。

下级军吏俑:出土的数量较多,衣服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的上衣为朱红色,下衣为粉绿色 ;有的上衣为粉绿色,下衣为白色;有的上衣为天蓝色,下衣为粉红色或绿色。下级军吏俑 的铠甲一律为褐黑色,甲衣没有彩色图案花纹。

战车上的御手及车左、车右俑:如二号俑坑T1试掘方出土的战车的三件武士俑,其中御 手俑,身穿粉绿色的上衣,外套黑色的铠甲,甲上缀着朱红色的联甲带和白色的甲丁。下身 穿粉紫色裤,绿色的护腿。头戴白色软帽,足穿黑色履。另两件俑,一穿红色上衣,下穿天 蓝色裤,套着粉紫色护腿;另一件俑穿粉绿色上衣,下穿粉紫色裤,套着白色和深紫色护腿 。两件俑的铠甲均为褐黑色,甲上缀着白色的甲丁和朱红色的联甲带,头上均戴白色软帽, 足穿黑色履。

骑兵俑:均出土于二号兵马俑坑。如T12试掘方出土的一骑兵俑,身穿粉绿色上衣 ,外披褐黑色铠甲,甲上缀有朱红色的联甲带,下身穿粉紫色长裤。另外有的骑兵俑还穿红 色长衣,下穿绿色裤。

跪式弩兵俑:如二号俑坑T10试掘方出土的一跪式弩兵俑,上身穿绿色长衣,衣领和 袖口为朱红色,下身穿天蓝色裤,套着粉紫色护腿,头上扎着朱红色的发带,脚上穿著褐黑 色履。

立式弩兵俑:此种俑的数量最多,有身穿铠甲的重装步兵俑,也有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俑 。其服装的颜色多种多样。上身穿的上衣有绿色、红色、天蓝色等;下身穿的裤子有天蓝、 粉紫、粉绿等不同的色彩。

因为,秦国实行的是征兵制,士兵成份主要来自农民。达到服兵役年龄的农民都被编在国 家的户籍之内,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战时被征入伍,战争结束即回家种田。服役的年龄为 17~60岁。服役期间铠甲和兵器是统一由政府配给外,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是自备的。湖北 省云梦县睡虎地四号秦墓出土的两件写在木牍上的家信可以见证。这两封家信是参加攻淮阳 的秦军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俩个向家中写的要衣服和钱的家信,清楚地说明秦军的服装是自备 的,在军中的零花钱也要从家中索取。    (孟剑明)

*秦国军队中的服装颜色有没有等级的区分?(105)

从秦俑坑中出土的兵马俑可以说明,秦国军队中的服装颜色没有等级的区分,而是各随所 好。秦代军官和一般士兵,以及军官中的高级军官和中、下级军官,彼此之间所穿衣服的颜 色,都没有明显的区别,秦军反映等级高低的主要标志在冠与铠甲的不同。高级军吏俑,头 戴冠,穿彩色鱼鳞甲;中级军吏俑,头戴双板长冠,穿有彩色花边的铠甲;下级军吏 俑,头戴单板长冠,穿没有彩色花纹的铠甲;一般士兵,头上一律不戴冠,穿的甲衣甲片比 较大,甲衣上不带彩色花纹。上述情况为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可补史书之缺。 (孟剑明)

*秦人对什么颜色的服装比较喜爱?(106)

根据兵马俑坑出土的各类武士俑身上残存的颜色,大体可以列举一些对俑身上的颜色的统 计数据:

上衣的颜色:已出土的武士俑的身上存有颜色残迹可明确其上衣的颜色者,计277件俑。 其中穿红色上衣者88件,粉绿色118件,粉紫色52件,天蓝色16件,白色2件,褐色1件,可 见绿、红、紫三色是上衣的主色,分别占总数的42.6%、31.8%、18.8%。天蓝、白、褐三 色数量很少,分别占6%、0.7%、0.4%。

下衣的颜色:下衣即长裤和短裤,可知下衣的颜色者计425件俑。其中穿绿色下衣者223件 ,红色78件,天蓝色61件,粉紫色50件,白色13件。这说明下衣的主色为粉绿色,占总数的 52.5%,其次为红、天蓝、粉紫三色,分别占18.4%、14.4%、11.8%,白色为少数,占3 .1%。

护腿的颜色:护腿分为两种,现以圆筒形的一种护腿为例说明其服色。根据颜色残迹可明 确其服色者计177件俑。其中穿粉绿色护腿者102件,粉紫色29件,红色20件,天蓝色19件, 白色7件。可见护腿是以绿色为主色,占总数的57.6%;其次为粉紫、红、天蓝色,分别占1 6.4%、11.3%、10.7%,白色最少,占4%。

围领的颜色:根据182件陶俑围领上残存的颜色遗迹看出,绿色围领68件,粉紫色60件, 朱红色26件,白色18件,天蓝色10件。可见以绿色和粉紫色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7.4% 、33%;其次为朱红色,占14.3%;白色和天蓝色数量较少,分别占9.9%、5.5%。

袖沿的颜色:袖沿的颜色有单色和双色两种,这里仅以单色袖沿为例。单色袖沿目前发现 239件,其中绿色99件、粉紫色80件、朱红色47件、天蓝色8件、白色5件。可见以绿色、粉 紫色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1.4%、33.5%;其次是朱红色,占19.7%;天蓝色、白色分 别占3.3%、2.1%。

从上面的统计数字来看,我们大体可以了解2000多年前秦人最喜爱穿的上衣颜色是绿、红 、紫三种颜色,其次是天蓝色,个别的为白色、褐色。下衣的颜色主要是绿色,其次是红 、天蓝、粉紫三种颜色,个别的为白色。护腿主要是绿色,其次是粉紫、红、天蓝三色。这 说明当时秦人的服装是以绿、红、紫、蓝四色为流行色,其中尤偏爱于绿色。另外,在上衣 的领部和袖口都镶着彩色的花边,使其绚丽美观。

从上衣和下衣以及衣服上镶的花边的颜色,可知秦人非常讲究颜色的搭配,喜爱强烈的对 比色。绿色的上衣,一般压着粉紫或朱红色的花边;下身穿天蓝或紫色、枣红色的裤。红色 的上衣,其领和袖口一般是压着绿色或粉紫、天蓝色的花边,下身穿深绿或粉绿裤。

服装的颜色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和思想情感。服装的颜色又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生活 习尚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又有时尚色和民间流行色的区别。中国 历代的时尚色,传说的黄帝时代尚黄,夏代尚青,商代尚白,周代尚红,秦代尚黑,汉代及 其以后各代均尚黄。时尚色是当时认为最尊贵的颜色,但也不是说全国人都穿一样颜色的衣 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黑色作为最尊贵的颜色,可以说明民间流行的衣服颜色与政府所 崇尚的颜色很不相同,民间喜爱的是颜色鲜艳的服装。    (孟剑明)

*彩绘为什么会脱落?(107)

秦兵马俑彩绘在潮湿的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其脱落是在所难免的。究其原因可分为内、 外两方面因素。其中外因主要是:1.俑坑建成初期,骊山的山洪暴发,俑坑内被洪水浸泡 ;2.秦朝末年项羽的军队进入关中后,俑坑又被放火焚烧,造成颜色几乎全部脱落。 至于内因,一是底层材料的构成物质是生漆,生漆层经过两千多年已严重老化,结构变得很 不均匀,并且具有较高的中孔径,毛细孔含量<100mm不仅已失去对陶基础的粘着力, 而且对失水也非常敏感,一经发掘暴露到空气环境中,就会因湿度的较大反差产生剧烈收缩 ,出现严重破裂、起翘或卷曲现象,造成彩绘脱落;二是彩绘颜料的调和剂,已经老化或流 失,颜料颗粒之间及彩绘各层次之间粘附力很微弱,干燥时易于碎化、剥落。 (黄雪美)

*目前对秦俑二号坑及秦陵新出土的彩绘陶俑是如何保护的?(108)

防止彩绘的脱落是秦俑二号坑及秦陵新出土的彩绘俑保护的首要问题。我们采取的是PEG200和聚氨酯乳液联合保护法,因为该法既可有效地防止漆层皱缩,还可增加彩绘的粘附力, 从而达到对彩绘的加固之功效。就其具体工艺方面而言,我们在这些年的实际工作中,摸索 出了一系列适应不同条件的方法。对于出土彩陶的现场保护,即边发掘边保护,一般采取 的是 PEG200和聚氨酯乳液联合喷涂法和点涂法。其中,喷涂法主要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彩绘面,尤 其是较大面积纯层漆彩绘的保护处理。我们采用雾化效果较好的小型喷雾器进行喷雾处理。 为了防止彩绘在喷雾的过程中受到太大的冲力,我们有意控制了喷距和用力 。尤其是在大的斜面或平面上,采取向上方喷涂的方法,使保护剂以自身重力均匀下落。从 而减少了喷涂的冲力,使喷涂更加安全。为了防止彩绘随喷涂液体流淌现象的发生,我们加 强了对喷液量的控制,一般以在保护面上刚好形成薄薄的液膜为宜。对于颜料层较厚的以及 颜料颗粒较细且易掉粉的彩绘,多采用点涂的方法。我们一般使用毛质较软的毛笔先蘸水点 湿彩绘,待水逐渐吸入时,再点涂保护剂。这样,水吸入时所产生的毛细吸力会保证保护剂 很好地渗入彩绘,同时也可消除点涂在彩绘表面留下的斑痕。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涂刷 动作以防伤害彩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经常遇到彩绘的空鼓问题,这时,我们采取了注 入的方法,用小号注射器及针头将加固剂浓度较大的保护液适量注入空鼓部位,衬上隔离纸 ,用手指轻压使彩绘层与陶体紧密接触,用脱脂棉吸净溢出的保护液。    (黄雪美)

*霉菌的产生及防治(109)

很多游客在参观秦兵马俑时,在展厅里会闻到一些味道,这是我们的工作人员为防止俑坑 里生长霉菌而喷的防霉剂的味道。

秦俑三坑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霉菌现象。尤其是二号坑,因为正处于发掘阶段,长霉问 题相当严重。春秋季节,每次清扫后,不出三天,霉菌就又长出来了。

霉菌的产生有许多的相关条件,如空气的温湿度,载体的物质成份,观众人数等等,都可 以成为霉菌生长的原因。资料显示,20℃—35℃的温度,75%以上的相对湿度,都会使霉菌 的繁殖速度加快。而二号坑除冬季外,温度基本都大于20℃,相对湿度一般在80%以 上。这给霉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另外,俑坑内落尘中的有机质、空气中大量的微 生物及观众人数增多带来的衍生物数量的增多,一起构成了困扰俑坑防霉工作的难点。

针对俑坑内霉菌对文物的破坏,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现在主要采用实验效果比较理 想的 霉敌防霉剂来防霉。但是,任何防霉剂的大量使用,对文物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 还采取了扫或铲除、塑料薄膜覆盖,紫外线灯灭菌等措施来综合解决坑内的霉菌现象,而且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好办法。    (  )

*秦陵出土文物的意义(110)

1974年以后的20多年的时间证明,秦陵是一个出奇迹的地方,稍一动土,便有惊世发现 。虽然从1974年至今,已经发现了不少举世惊异的文物,但是,从考古的实际来看,秦 陵的整个考古钻探工作,还不到它面积的十分之一。陕西省考古文物部门已经拟定计划, 准备对秦陵重新进行详细的探查,看看这56.25平方公里的地面地下究竟有哪些遗迹和遗物 。

现在,秦陵整个的文物内涵还没有全部搞清楚,即使如此,它已在全世界掀起阵阵热潮,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为什么如此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文化内涵 的丰富和文物的高位价值,在于那些已解的和未解的谜的价值。它的内涵越丰富,它的价值 便越巨大。这是成正比例的。从现在已发现的文物及遗址来看,它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学理性的方面,另一方面是实用的方面。

学理方面的价值在于,这些遗址及出土文物,已经全面地或从某一个方面,反映了秦代的 完整历史,对我们来还原秦代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秦陵文物记述了一个完整的秦 代社会,它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秦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反映了秦始皇帝的多元 面貌。秦陵埋藏的文物,是秦代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埋藏得愈多,反映秦文化的内容便更 详尽。它们的发现组成了秦文化的各个细节。如秦陵修建的规模制度、百官位次,反映了秦 代的政治制度,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秦俑坑中,具体地体现了秦代 军 事的完整内容,军阶、兵种、装备、队列、教练、指挥系统以及兵器种类。它的意义在于不 仅对研究秦代军事制度、军事装备、兵种组合、兵器系列等提供了完整的实物,而且对研究 古代军事史,上溯周至春秋战国,下考两汉及后世,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系。秦陵文物,既 有秦陵的高大雄伟、富丽华贵,也有陪衬着的秦陵修陵人墓地的卑微、贫乏、简陋和低贱。 这种阶级对立是导致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修陵人的生活,则反映了秦代广大劳动者的生 活状况,他们的衣食住行都为我们研究秦代社会提供了资料。另外,秦陵文物上的刻铭,也 为研 究秦代官制、度量衡补充了资料。秦陵出土的乐府钟,注明了乐府出现于秦。茜酒器、秦代 铜权上面注明了秦代度量衡的具体数字。而百戏俑及百戏俑坑中出土的铜鼎,从另一方面, 折射出了秦代宫廷中的百戏活动。也即所谓的角抵、扛鼎、俳优、寻等。在秦时,百 戏之乐似乎尚未达于民间,仅作宫廷戏乐。这里也反映了秦始皇帝日常生活的另一方面, 为他的淫佚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秦代社会生活中的百戏活动。秦陵南部出土的 博茕,则是秦代社会一般市民的游戏及赌博活动的写照。因此说,一座秦始皇帝陵,便是一 部秦王朝历史的见证物。

秦陵文物是中国科技史的光辉篇章。因为,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标志 着这个时期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而当时的尖端技术往往首先应用在军事方面。秦陵出土文 物向现代人传递着古代科技信息,使进入信息时代的现代人,也不时为之目瞪口呆。秦 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以及铜车马、石铠甲等文物中所展现出的秦代科学技术,确实让人们惊 叹。铜车马的铸造,使用了活铰连接及红套法,秦俑兵器中剑、镞的锉磨,也达到了极高的 水平,它的磨纹平行,使人联想到它必然使用了简单机械。兵器的防锈技术,采用了铬盐氧 化法,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水平。所以,西方的学者指出,没有中国的古代文明,就没有西 方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这些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揭开了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新篇章。

秦陵文物标志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新里程。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是有传承性的。秦代的文 化艺术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传统,而且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里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整合了中国由石器时代开始的文化艺术,整合了由殷周发展到春秋战国的文化艺术,形成 了一代新的文化和艺术。秦俑和秦陵铜车马的雕塑艺术,对前代有继承,如一些图案的花纹 ,卷云纹、綯纹、谷纹。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将写实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秦俑 、铜 车马中的人物及马的雕塑,在写实上连一个细节也不放过,它们不但是写实艺术的高峰,而 且也 为秦以后的写实艺术开了先河。秦陵出土的瓦当、方砖、空心砖,继承和发展了青铜器上的 纹饰,又融合了秦人的独创,形成了云纹、叶纹、几何纹、夔纹、龙纹、凤纹等,形制多样 ,图案美丽,自成一代珍品,历来为中外艺术家所珍爱,成为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的宝贵实物 资料。在秦陵出土的砖、瓦片、陶俑上面的文字,有秦小篆,也有秦隶。这种文字,正是中 国古代文字史上的重要表征。它既继承了由甲骨文到金文大篆的减省,更完成了由小篆到隶 书的形成,成为中国文字史上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

综上可见,秦陵文物正是处在中国文化的整合时期,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以实物的形态, 标示了中国文化整合的第一个重要历程。当然,从秦陵文物的宏观效应来看,它的价值还在 于对历史的认知。即历史学的惊世、润德、启智、励志的作用,这是它的价值的高层次定位 ,也是对秦陵文物得用的终极目的。

秦陵文物在实用方面的重要表现便是促进了陕西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这一活动,由来久矣 。《易》之《旅》卦便有“旅即次”。注云“次者,可以安行旅之地也”。孔子周游列国, 周穆王旅游西部,司马迁游遍了大江南北等等。到现代,旅游便被当作一项重要的社会行 为,以至于形成了一个社会行业,即旅游业。人们在旅游中,是为了寄情山水,流连古迹。 通过旅游观光,开阔眼界,愉悦心情,见见世面,休息一下,潇洒一回,最终或多或少地总 在智能上有所启迪,知 识上有所增长,心灵上有所升华。秦兵马俑出土以后,国内外游人蜂拥而至,并以不到兵马 俑等于没有到过中国而设言。到目前为止,共有中外游客4000余万人来馆参观了兵马俑。从 80年代起,秦兵马俑还作为“中国人民的文化友好使者”走出国门,远涉重洋,到过三十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城市进行巡回展出,海外观众达2000多万人。为当地带来了极好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以兵马俑为中心的旅游线路、旅游品也大量涌现。从而也带动了 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裕,以致有“赚钱全靠秦始皇”的新民谚。这是以兵马俑为依托 而出现的情况,也是秦始皇帝过去所未料到的。

秦始皇帝陵的文物考古工作目前看仅是一个好的开始。仅出土的遗址和文物,已经在学术 研究、社会教育、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秦陵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将是社 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秦陵文物的文化价值的深层发掘,还在继续之中。 中央政府已计划成立秦陵博物院。将对秦始皇帝陵进行全面的保护与研究、发展与利用,秦始皇陵园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孟剑明)

*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兵马俑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过? (111)

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盛名远扬五洲四海。为了增加中外友谊及文化交流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国外的朋友领略到秦始皇陵 兵马俑那磅礴的气势,那令人震憾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为了发展文物事业,为文物的发掘 、管理、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我们从1982年至今,曾先后赴3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过文 物的对外交流展出。其中1982年3月我们首次参加了对外文物展出,地点为法国巴黎。同年1 2月 到83年9月,又组织了赴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堪培拉等六市的秦俑专项展出。此后, 我 们还于1983年8月到12月,在意大利威尼斯,1983年9月到10月在菲律宾马尼拉,1983年10月 到84年5月在日本大阪、福冈、东京、静冈,84年9月到85年5月在日本名古屋、福冈、京都 、东京,84年12月到85年2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85年3月到5月在挪威奥斯陆,85年5月到8 月在奥地利维也纳,85年9月到11月在英国爱丁堡,85年8月到12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洛杉 机,85年11月到86年1月在爱尔兰都柏林,85年11月到12月在美国帕森迪那,86年2月到6月 在香港湾仔,86年5月到10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86年8月到87年2月在新西兰奥克兰、惠灵 顿 、克斯特彻奇,86年6月到11月在日本北海道岩见泽荒尾,87年3月到88年4月在美国费城、 休斯顿、洛杉机、克利兰夫,87年8月到11月在日本大阪,87年10月到12月在日本群马县,8 7年10月到12月在东德柏林,87年12月到88年2月在英国伦敦,88年3月到6月在匈牙利布达佩 斯,88年4月到9月在日本奈良,88年5月到6月在希腊雅典,88年9月在日本姬路市,89年3月 到9月在日本富山,89年9月到11月在新加坡,88年9月在美国西雅图、哥伦布、旧金山,90 年1月到3月在澳门,90年5月到6月在日本北九州,90年9月到11月在西德多特蒙德,92年6月 到9月在法国梅斯,92年11月到93年1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92年11月到93年6月在台湾台北 ,93年6月到8月在比利时安特卫普,93年6月到9月在瑞士洛桑,94年5月到95年1月在意大利 威尼斯、罗马,94年8月到95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沃斯堡、夏威夷,94年8月到95年8月在韩 国汉城、釜山、光州、大丘,94年9月到95年6月在日 本东京、名古屋、福冈、松山、札幌,95年9月到11月在德国汉堡,95年10月到97年9月在美 国普若沃、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96年7月到9月在日本鸟趣县,96年7月到97年5月在美国 伯明翰、巴尔地摩,97年3月到6月在日本大阪,97年6月到8月在芬兰拉赫蒂市,97年9月到9 8年5月在日本德岛、广岛、冈山、佐贺、岛根,98年在香港,98年9月到11月在韩国庆州,9 8年2月到11月在美国代顿、圣巴巴拉,99年6月到2000年6月在日本岐阜、静冈、仙台、福井 、金泽、熊本、冲绳、宫崎,99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99年9月14 日到2000年1月2日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共进行了五十多次外 展。特别是99年10月到2000年2月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陕西文物精华展”,江泽民总书记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加了展览的开幕剪彩仪式,展览获得了空前成功,得到了英国各界 的高度赞誉。198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展出时,一位作家写到:“令人叹为观止的 艺术珍品中,我看到了2200多年前中国历史的一角,了解到秦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 事制度,欣赏到秦代雕刻艺术家和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和美好的想象力,发现了无与伦比的中 国文化。在马尼拉举办这一展览,有助于菲律宾学生和艺术爱好者乃至普通人们了解和欣赏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1986年,当秦俑这批来自东方的武士到达新西兰奥克兰市,在当 地引起极大轰动,奥克兰大学一考古系教授在观看完展出后,激动地说:“新西兰只有100 多年的历史,就以土著人——毛利人来说,最长也只有1200余年,相当于中国的 唐代, 那时毛利人尚处在石器时代,而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创造出了具有雄壮气概和独特 风格的兵 马雕塑艺术形象,真了不起。”同年6月的日本,岩见泽市社会各界在观看了秦俑的展出后 ,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参观后高兴地对岩见泽市副市长说:“我真高 兴能活到今天,使我看见了中国的国宝,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1987年,这批秦代的 士兵们又在民主德国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一位来自西德慕尼黑的大 学生看完展出后,深有感触地说:“就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同先进国家相比,诚然显得落后 些,但是看了兵马俑展览之后人们相信,中华民族绝不会也绝不可能永居人后。有着无穷 创造力的中华民族既然能创造辉煌的历史,为什么不能创造灿烂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

国内巡展情况。1983年6月,国家文物局要求全国各地的主要博物馆组 织全国性的文物巡展,以加强博物馆的交流,活跃各博物馆的工作。《秦始皇陵兵马俑全国 巡回展览》即 在此基础上开始筹备。1983年9月14日巡展第一站从我国东北重镇黑龙江哈尔滨开始。 展出了45天,参观的观众18万人次。1983年11月30日至1984年1月2日,巡展在吉林省长春市 吉林博物馆展出。吉林省委对展出非常重视,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的主要负责人均参加了 首展。1985年12月10日,《秦始皇兵马俑全国巡回展览》完成了广东 省博物馆之行后,又在广东省中山市引起了极大轰动。虽然,当时中山博物馆刚刚建成,人 员少,设备差,但在中山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通力协作下,展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同年4月14 日,展品抵达杭州浙江省博物馆,18日正式展出。7月15日,展览移至南京市博物馆。之后 ,10月15日,展览又在江苏无锡举办。1987年2月1日至3月30日,展览在苏州市碑刻博物馆 举办。同年4月15日至8月15日,展览进行到常州市博物馆。随后,在10月1日至10月30日, 又来到了芜湖市群众艺术馆。11月12日至12月10日,展览在马鞍山市群众艺术馆取 得了空前成功。    (芦建华、黄雪美)

*什么是世界遗产?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坑是何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11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 自然遗产公约》中的定义,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两部分。文化遗产包含从历史 、艺术、科学或审美、人种学、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各类文物、建筑群、遗 址 。自然遗产包含各类从审美、科学、保护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面貌、地质和 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态区和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我国于1985年已正式签署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截至2000年11月 底,我国共申报成功世界遗产27处,其中19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自然遗产,5处世界文 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于1987年12月列入了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

世界遗产的徽号(见封底)象征着文化财富与自然财富之间的依存关系;当中的四角形为人 类创造的一种形状,外边的圆代表自然界。二者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本徽号犹如世界, 它是圆的,同时它也是保护的象征。    (  )

*世界遗产在中国:(113)

文化遗产:长城(1987)北京故宫(1987)敦煌莫高窟(1987)秦始皇陵兵马俑坑(1987)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1987)承德避署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曲阜孔府、孔庙、孔林(1994)武当山古建 筑群(1994)西藏布达拉宫(1994)丽江古城(1997)平遥古城(1997)苏州古典园林(1997)北京颐 和园(1998)北京天坛(1998)重庆大足石刻(1999)洛阳龙门石窟(2000)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 )明清皇家陵寝(2000)安徽古村落(2000)

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99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黄山风景名胜区(1992)

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泰山风景名胜区(1987)黄龙风景名胜区(1990)峨眉山—乐山大佛(1 996)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武夷山风景名胜区(1999)    (  )

 


秦陵铜车马

 

*秦陵铜车马是如何发现的?位于何地?(114)

1978年6、7月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约20米处钻探,当探铲进入到7米深的地下时,碰到了坚硬物,一个金光闪闪的泡状物随探铲破土而出。根据其形状、花纹分析,是“金马饰”,专家们立即断定,如果这是马络头上的一个金泡,那么这下面就应该有车马。

经过进一步的勘测更加明确,这是一处大型车马陪葬坑,平面呈“巾”字形,长、宽各55米,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1980年11月初,考古工作者开始在这个陪葬坑的二区北侧试掘了一个角。一个月后,当挖到7.8米深的地下时,沉睡了两千多年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终于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们安卧在秦陵西边墓道北侧的一个局部小坑中,此坑东西长7米,南北宽2.3米,坑口距离现代地表7.8米。原是放在一个高2米、长6.8米、宽2.1米的一个类似木箱的大木椁中。但由于年代太久,木椁朽烂,上面的土层塌落下去,因此出土时这两乘车马已破碎成几千块碎片,和御官俑一起向北倾倒。考古工作者将其精心提取,后由秦俑博物馆组织专家进行妥善的修复。(  )

*车马坑为何设置在陵西墓道旁?(115)

古代的人有一种信念,以为世界分为阴阳两重空间。活着的时候生活在阳间,而死了以后就到另一个世界——阴间去生活了,即所谓“人虽死,其灵魂不灭。”因此,要求侍奉死人要像对待活人一样。“事死如事生,礼也”(《左传哀公十五年》)。

战国时期,帝王们更大兴厚葬之礼,以显示其尊威。《吕氏春秋.节丧》中说:国家愈大,家庭愈富,随葬的物品就愈多。包括生前所用的玩好、货币、衣服、车马等等。秦始皇自以为功高盖世,则竭力要将生前所享有的一切都“搬到地下去”,车马当然不会例外。

根据考古调查和钻探资料来看,秦始皇陵座西面东,把生前地上王国的一切都模拟于地下。象征帝王乘舆的大型彩绘车马,是供天子灵魂出巡、狩猎的编组单位,必然精心造作在供天子稍憩的寝殿附近,即冢西侧,它位于距离宫室较近的神道旁,便于随时使用。

车马坑的出土,真实地反映了秦始皇在另一世界的御用车库、车驾卤薄。(  )

*秦陵铜车马属于秦始皇乘舆中的何种车?它是按什么比例制作的?(116)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以为功超三皇,德高五帝,他出巡的车辆制作之精美,装饰之华丽和车队规模之大,超过了夏商周以来的所有君主。他还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卤薄制度,即所谓天子出巡时的车队次序,规定大驾属车81乘,法驾半之。秦陵出土的两乘铜车马属于法驾卤薄的一部分。

皇帝法驾出行,主乘是金根车,副车为五时车。五时副车,各以五色安车、五色立车配成五组,每组各代表一个时节或方位。一安一立为一组,均由驷马挽驾。东、西、南、北、中为五方;春、夏、仲夏、秋、冬为五时;青、红、黄、白、黑为五色。五方和五色的搭配是:东方是青色、西方是白色、南方是红色、北方是黑色,中央是黄色。

在陵西墓道旁出土的这两乘一组铜车马,恰好一安一立,均为驷马驾车。马的通身彩绘为白色,车舆彩绘底色也为白色,所以,有学者认为这两乘车,是秦始皇乘舆法驾卤薄中象征西方的副车。

秦陵出土的这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供灵魂出游时使用,按照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尺寸的1/2的比例,全部用青铜制成并配以大量金、银饰件,豪华、生动、逼真。(  )

*铜车马上设置的兵器有哪些?(117)

伴随铜车马出土的兵器有:远射用的弩,格斗用的铜剑,还有防御用的盾牌以及矢箙。

弩在春秋时期已广为应用。秦弩的制作更为严密、科学,它由弩臂、弩机及弓等零部件组成,还附有弩辄。

在一号铜车上还设置有二个矢箙,其一为长方筒状盛矢12支,置于车左的前部外侧。另一置于舆底的前端中部贴近前的内侧,为长方盒状,内装矢54支。这60余支铜矢,按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圆头平顶的铜簇,有学者认为这是习射用的志矢;也有学者认为这也许是一种发射信号用的镞。另一类是“三棱锥式”铜簇。这种镞体坚固,镞刃锋利,穿透力强,方向性好。

两乘铜车上的御官俑,腰间各佩一把青铜剑。铜剑的外形十分完美。以往出土的古剑大多没有了剑鞘、剑等附件。两位御官俑的佩剑长、短有别,但佩戴方式却完全一样。以丝织的绅带,将剑束系在腰际,绅带要穿过剑,以便固定剑的上、下位置。剑的造型十分别致,有长长的嘴,不仅为了装饰,还正是解剑“挂壁”最好的设计形式。

立车右边车内侧有一个盾箙,内装一面盾牌。盾牌像兽面,四周彩绘着几何纹,中间绘着变形的龙纹,色泽鲜艳,华丽大方,线条流畅。为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对于研究秦代的军事史、兵器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

*伴随铜车马出土的铜盾有什么特殊的意义?(118)

盾是最古老的兵器之一,是古代用来抵御原始兵器伤害的一种手持防护械具。《释名·释兵》说:“盾,遁也,跪其后避刃,以遁也。”盾又称干。几千年来,如同进攻性兵器中的矛一样,盾被视为防护器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相传早在黄帝时代就已有护体的盾。在新石器时代末的原始武舞崖画上曾见到有舞者一手执盾,一手持兵仗的形象。古代的盾多是以木、藤及皮革等材料制成的。因此,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很难觅到其完整的形象。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盾,是在河南安阳殷墟见到的盾残迹。秦盾在兵马俑坑内还没有发现,但伴随秦陵铜车马出土了一面铜盾,它插在车右内侧的盾箙里,由于是青铜制作的,虽经两千多年,却仍然完整如故。

此面盾,十分美观精致,通高36.2厘米,底宽24厘米,厚0.4厘米,上弧下方,中部双亚腰,四角上耸而内卷,形状像是一个加工夸张了的正面无头的简化人体,上部正中突出“脖颈”,两边弧形似流线的双肩。盾的正面的中部纵向鼓起棱脊,体表中间微微隆起,上下两端凹下,便于遮掩身体。在盾的背面,于脊的中间设有桥粱形鼻纽状盾握,纽梁上还铸出缠扎的革带纹。盾的正背两面布满绚丽的花纹图案,构图精美,虚实结合,图纹清晰、细腻,线条流畅、飘逸,立体感强,富于变幻,给人以典雅而又洒脱的美感。

盾的种类很多,按《释名·释盾》罗列的种类,有吴地制作的既大又平的吴“魁”盾,有蜀地制作的表面隆起的“滇盾”,还有什么“干”,“”等,以及步兵使用的“步盾”,车上使用的“孑盾”,犀皮制作的“犀盾”,木做的“木盾”等等。一号车配置的盾是什么已无法确指了,但是既然它是建于皇帝乘舆上的,等级一定很高,或许就是《诗经·秦风·小戎》中说及的龙盾或类似的种类。

这个铜盾,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史上仅有的,我国古代防护兵器盾遗迹中最完整的一件。

它的出土为我们探索和研究古代盾牌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为什么安车又被称为“辒辌车”?(119)

《汉书》颜师古注云:“辒辌本安车也,可以卧息。”如果把秦陵铜安车的窗户和门扉全部打开,气流畅通,车内也就显得凉而爽快;而如果把门窗全部关闭,仅从缕孔绫网窗眼里透气,车内就可以保温。而且,还并不显得气闷。所以窗户开合的大、小,可以根据人对车内温、凉的要求来确定。因为安车具备这种简易方便的调温作用,所以又被称作“辒辌车”。(  )

*铜车马的御手是什么身份?有什么特点?(120)

在两乘铜车马上各有一名青铜御手,他们是为秦始皇在另一个世界出行驾御乘舆的御官。有的学者认为铜车御官的身份应是“奉车郎”或与之相近的御官。他们面带微笑,神态恭谨,双臂前伸,双手揽辔。

一号铜车的御官俑站在一号车舆内,高92厘米,重70.6公斤,头绾梯形扁髻,紧贴脑后,戴鶡冠,身穿双层长襦,内层长襦红色,外层的长襦是绿色,白色的领子,白色的长裤,足蹬方口齐头翘尖履,腰间系绦带,右侧绦带的端头饰流苏,斜佩长剑和“玉璧”。

二号车的御官俑,呈坐姿,通高51厘米,头戴冠,身穿长襦,腰佩“玉璧”,佩剑长24.5厘米。

玉璧和剑的佩戴明显地标志着御官俑的身份地位。(  )

*与车在铜车马上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121)

在一、二号铜车车轴两端的银上,各系结一类似箭尾形的小,小由三页铜片叠合而成,通体涂朱红色。小的上端铸有皮条缠扎纹。小 下垂似飘带,被称之为“飞。《急就篇》颜师古注:两辖之“施小者谓之飞。”

一、二号铜车的飞,是目前考古资料中所见最早的实物例证。《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天子的乘舆上有“升龙飞。”注云:“薛综曰:‘飞,以缇油广八寸,长注地,画左苍龙右白虎,系轴头。’”缇,是丹黄色帛。也就是说飞是丝帛一类的织物,与铜车的飞呈箭尾形的飘带是相符的。只是由于铜车马的部件,大都是由青铜做成的,飞也就做成青铜的了。轴末端饰飞之制似始于秦,盛行于汉。汉代的图像已发现多例,如:成都杨子山出土的画像砖;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画;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河北安平东汉墓壁画;辽阳汉墓壁画等处画面上的车子,轴末均有双歧形随车行而飘动的飞

的作用:一为装饰,二为等级的标志。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到了汉代二千石以上的侯爵,车轴端方可以饰飞,而且级别不同还有是否有画纹的区别。

所谓车,即是车舆周围纵横木交结组成的栏杆。《考工记·舆人》郑氏注:“郑司农云:读如系缀之缀,谓车舆立者也,立者为  ,横者为轵。”也就是说,“”和“轵”的总名曰:。《说文·车部》:“,车间横木。”段注:“木部曰横,阑木也。车间横木,谓车之直者,衡者也。轼与 皆以木一横一直为方格成之。如今之大方格然。楚辞“依结兮长太息”。戴先生曰: 者轼较下纵横木总名,即考工记之轵  也。结之纵横木交结。”《玉篇》:“,车阑也。”也说是说:车又可称之为阑。

一号铜车的前侧,左右两侧及后侧的左右两角,立于轸上的栏板上铸有纵横木交结组成的棂格状的纹样,表明车舆周围装有栏杆。二号铜车的前舆及后舆的下层(即耳,以下)的栏板上彩绘着精致的纹样,未见铸出栏杆的纹样。古代的车,除了较大的车舆有用板材做阑的外,一般乘车的舆均作棂格形的栏杆。古人制车的原则是“舆可轻则轻”栏杆要比栏板轻得多,而且人倚之不易倾倒。因此,推断二号车的前舆及后舆下层的结构亦应与一号车相同为栏杆式结构。只是被彩绘的衣蔽遮盖,故未铸出。

一号铜车车舆前侧的栏板呈横长方形,左右两角成弧形,与车舆左右两侧的栏板连成一体。双角无角柱,栏板的外面铸有浮雕的纵横交叉成棂格形的车;内外两面均绘有彩色图案花纹。栏板宽73.5厘米,高18.5~21.5厘米,厚0.6厘米。车由5根立柱和6组两两并列的竖向条以及五组横向条组成。上彩绘的纹样大部分已剥落,仅存部分由三角形纹样组成的几何图案残迹。(  )

*铜车马上有文字吗?出现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内容?(122)

在铜车马上有60处发现文字,总计有102个字,大都出现在铜车马的具上。其中朱书13处,墨书1处,刻文46处。每处文字多为一二个字,最多者有4个字。详见下表。

表一:一号铜车马上的文字

序号

文字内容

文字所在部位

书或刻

1

右一

右骖马当卢背面

刻文

2

*

右服马当卢背面

刻文

3

*

左服马当卢背面

刻文

4

道四

左骖马当卢背面

刻文

5

□□

左服马左耳

朱书

6

右服马左耳

朱书

7

腊六

右服马左辔末端

朱书

8

左骖马右辔中部

朱书

9

庚三

右骖马铜橛外端顶部

刻文

10

庚三

右骖马铜橛内端耳上

刻文

11

左骖马铜橛外顶部

刻文

12

逆十四

左骖马铜橛内端耳部

刻文

13

右服马左侧银镶上端

刻文

14

右服马左侧银镶下端

刻文

15

右服马右侧银镶上端

刻文

16

*   

右服马右侧银镶下端

刻文

17

子十

左骖马左侧银镶上端

刻文

18

左骖马左侧银镶下端

刻文

19

出十

左骖马右侧银镶下端

刻文

20

右十四

右服马铜

刻文

21

*右十四

右服马铜与轭连接处末端

刻文

23

丙十三

左服马铜

刻文

24

丙十三

左服马前左蹄

刻文

25

左服马后左蹄

刻文

26

左骖马的银方策上

刻文

27

左服马左侧银

刻文

28

铜方壶底部

刻文

29

铜轫

刻文

30

右弩辄右侧

刻文

31

 

铜十字伞座底座

刻文

 

表二:二号铜车马上的文字

文字内容

文字所在部位

书或刻

备注

右一

右骖马当卢背面

刻文

 

*

左骖马当卢背面

刻文

 

道二

右服马当卢背面

刻文

 

道三

左服马当卢背面

刻文

 

安车第一

御官俑右手下的一根辔索的末端

朱书

 

三

御官俑右手下的另一根辔索的末端

朱书

 

□第七

御官俑左手下系结  軜上的一根辔索的末端

朱书

 

收俑左手执的一根辔索末端

朱书

 

□第□

御官俑前系于 軜上的一根辔索的末商量

朱书

 

□五

左骖马

刻文

 

左骖马

刻文

 

右骖马金银缨环上

刻文

 

铜方壶底

墨书

 

丁八

铜御官俑左臂下部

刻文

 

甲四

軜束

刻文

 

子五

车撑

刻文

 

内端

刻文

 

庚三

左骖马

刻文

 

右服马左侧镶下端

刻文

 

右服马右侧镶上端

刻文

 

左服马左侧镶上端

刻文

 

左服马右侧镶上端

刻文

 

左服马右侧下端

刻文

 

右骖马右侧上端

刻文

 

右骖马勒右侧金节约泡背面

刻文

 

左服马右耳

朱书

 

□工

右服马右耳

朱书

 

右服马右耳

朱书

 

(亥)

右骖马左侧上端

刻文

 

    在铜马额上的金当卢背面,分别有刻文:“右一”、“道二”、“道三”、“四”的文字,它们恰巧与一、二号铜车前四马的排列顺序——右骖、右服、左服、左骖完全相同,似与马名有关。的通假字。《说文》:“,引车也。”“道”是“导”的假借字。《说文》:“导,引也。”服马为首,导之先;骖马辅之,之于后,与《诗·郑风·大叔于田》所说“两服上襄,两骖雁行,”“两服齐首,两骖如手”的意义相同。秦代把服马称为“道”,骖马称为“*”。

二号铜车辔索上有朱书文字“安车第一”、“三”、“八”、“□第七”、“□第□”等,均为辔的编号。安车是坐之车,二号铜车是一种比较高贵的安车是秦始皇的乘舆。

《玉篇》:“锡,也。”《六书故》曰:“,质坚于锡,且较白耀。”说明这是一种白色的金属,用以涂抹铜器表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鎏金。铜车马的辔绳均为铜与锡的合金,即锡青铜,表面通体平涂一层白色。这可能就是象征之意。下的“三”、“八”等为辔的编号。一号铜车的辔索上有朱书“腊六”、“七”等,也为辔的编号。而为“”的假借,也说明是表示鎏金。

二号铜车马右骖马金银缨环上有刻文“中”字。此缨环呈卵圆形。由84节金银管组成,其中金管、银管各42节,两者相间依次排列。“中”字刻于一银管上,此银管位于顶端的中心。由此可知刻此“中”字的含意,即此银节是84节金银管的基点,以此为中心,左右各为一半。

其它文字如:甲四、甲五、乙、丙、戊、庚三、亥等等,是以天干、地支为顺序的器物的编号。(  )

*是做什么用的?(123)

在两乘铜车马右骖马的头顶额部,都有一个蘑菇状的装置,它的上面扣着一个像铃盖形状的半圆形铜钵,钵上铆有16个小金泡,中心立有10.5厘米高的铜柱,铜柱上部是波曲状的铜丝制成的缨络,这是古代马头上的一种礼饰,称作“”。

,是皇帝乘舆的标记性装饰。《后汉书·舆服志》中说“故圣人处于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升龙,山车金根饰,黄屋左,所以副其德,章其功也。”就是说:皇帝,衣服上有美玉装饰,绣有日月飞龙;乘舆以上金银为饰品,覆以黄色丝缎来装饰车舆,车左侧树纛。只有这样,才得以显赫皇帝之尊威,明扬其功德。

《后汉书·舆服志》还说:“左牛尾为之,在左马轭上,大如斗。”是讲:汉代的形式是牦牛尾做的,如斗一般大。由此看来,秦陵出土的铜车马上的,也应该是模仿牦牛尾或其它毛发制成的。因此,波纹状铜丝制成的,其生动,正在于表现出毛发的质感效果。不过,汉代的纛设置的位置,一般在左骖马的头上,或左服马的轭上,因而称作“左”。而秦时的纛,却设在右骖马的额顶。这也许是因为秦人尚右的原因。(  )

*两乘铜车马各由多少零部件组成?其总重量各是多少?出土时破碎为多少片? (124)

两千多年前这两乘铜车马原是放置在一个大方形木椁里面的,由于年代太久,木椁朽坏,木椁上的土塌陷下去,将这两乘铜车马全部砸碎,出土时两乘铜车马及御官俑均向北倾倒,前车破碎为1325片。后车破碎为1685片。前车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车马总重量为1061公斤。后车由3462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车马总重量为1241公斤。

两乘铜车马共重2.3吨,全部的零部件加在一起近7000个。后车3462个零部件中,有青铜制件1742个,黄金制件737个,白银制件983个。最大的零件是车篷盖,面积约2.3平方米。最小的零件还不到0.5平方厘米。从重量上来说,最重的铸件是马,200多公斤,最轻的是辔绳的销钉,尚不足克。

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将如此众多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性。(  )

*铜车马的金银饰件共有多少件?重多少?(125)

伴随秦陵二号铜车马出土的金饰件有737件,银饰件有983件。如果将一、二号铜车马上的金银饰件加在一起,共有3500件左右。约占一、二号铜车马零件总数据的50%以上。两乘车的金、银饰件的总重量约为15000克,而金银饰件的重点则主要表现在具的装饰上。

50%以上的金银饰件集中在马的头部,8付马络头的金银饰件重量近8000克,由119节金银链组成。每付络头上连有一个金当卢,位于铜马面正中。8匹马络头上共缀了金泡16件,银泡24件。4匹骖马的脖子上还各有一个金银项圈。各由84节金银节相接,排列组成,其中42节金,42节银。

另外,还有错金银圈图案花纹,错金银络文,银方策、银环、银NDF62、金泡钉、银泡钉等等。其精致、富丽华贵,令人叹为观止。(  )

*铜车马是如何反映我国古代车马系驾关系的?(126)

在秦陵铜车马出土之前,古代车制及系驾关系,一直是中国考古学中没有得到明确解决的一个问题。虽然在过去的考古发掘中也曾见到过一些古代的车马坑,但出土的多是木车,腐朽较甚。汉代的墓葬里虽然也曾出土过铜车马模型,但形体较小,制作粗疏,因而对古代车舆的结构,尤其是系驾关系上有许多问题长期没有搞清楚。而秦陵铜车马第一次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完整、清晰、真实的秦代皇室车舆形制及系驾关系的模型。

秦陵铜车马车型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古老中华大地上最活跃的单辕双轮车,由驷马挽驾,中间的两匹服马驾辕,两边的两匹骖马挽。辕身在舆底经过和车轴形成一个十字交叉后再纵向穿出,前段扬起,前端以“辕在下,衡在上”的结构缚扎一根衡木。在衡木与辕交结处的两侧各缚扎一个马轭。衡在前,轭在后,这样的缚扎方法符合“以马驾轭,以轭连衡,以衡拉辕,以辕带车”这样一个运动过程。

在车舆、车轴、车辕及衡、轭的交接处均铸出皮带缠绕纹,以说明这些构件本是各自独立分开,然后再用条皮缚扎连接成为一体的实用车的构造形式。

两匹服马左右相对,挟辕而立。服马外侧为骖马,套绳挽车。四马各有一条绳。骖马的绳为单肩斜挎,通过马身外侧向后伸于舆底。服马前端系于轭脚,顺辕而下,在辕身没入舆底处合为一股,和两骖马绳分三路直达舆底。服马绳系在轴上,而两骖马的绳则分别系在舆底偏后处的两条纵向桄木上。

四马共有八条辔绳,每匹马各有二条。《诗经·秦风》中有“四牡孔阜,六辔在手”的诗句。但四匹马共有八根辔绳,究竟如何系驾?又是哪六条辔绳握在御者手中呢?八条辔绳的前端系结在马口两侧的衔环和橛纽上。服马的两条内辔的后端系在车轼的軜上,其余六条辔绳,即两服马外辔,两骖马内、外辔的后端均握在御官俑的手中。

在二匹服马的外胁(即胸腹之间)处各吊悬一个铜胁驱、吊带。吊带两端系结在轭两侧的衡木上,将服马拦胸兜住;胁驱的形状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鸟尾成90度角翘起,尾端铸有四个尖锥,向外侧的骖马方向伸出,使骖马不能内靠,而骖马脖颈上套有缰绳,绳则系在服马轭上,又使骖马不能过分外移。从而保证了四马出力均匀,行车平稳。

四匹马的头部有用金银相间,以子母扣连接制成的络头,既美观又实用。马口中有衔橛,辔绳就是通过与衔橛的连接而起到控马的作用。骖马络头上吊着一个游环,吊起辔绳,使之在马头部位不至于下垂。两匹骖马还各有一条带,系于腰间。带以子母扣形式连接了40余块小铜板,铜板上装有四个金泡或银泡,金银相间。每匹马都有一条尾束。服马尾束的前端系于轭上的一个小环,骖马尾束的前端系于绳上,而四条马尾束的后端则均缚住已绾结的马尾,以防马尾甩动时与绳、辔绳搅在一起。

秦陵出土的铜车马,系统地展现出一套完整的古代马车系驾关系。它们关联清晰,系络有序,成为研究秦代车马系驾方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

*铜车马上有哪些控马器具?其作用各是什么?(127)

铜车马上的控马器具包括:辔绳、缰绳、胁驱、络头、衔镳、橛、镝衔、、马尾束等。

辔绳的作用主要在于控制车马起动,直行转向,此外还兼有控制车马疾行、徐行及急刹的作用。

缰绳和胁驱是为了保证四马各安其位、合力拉车的装备。缰绳的概念与活动范围有关。为了防止骖马外移,用一根套在骖马脖颈上的缰绳联结在服马轭首及衡上,这样骖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不可能远离服马。胁驱是为了保证四马各处其位,合力拉车。

络头俗称“马笼头”,由金银节组成,各有一个呈树叶形的金质当卢位于马面中央。两件金泡位于马口角两侧,三件银泡其中一件位于鼻梁正中,另外两件位于双颊。

衔镳,衔俗称马嚼子,置于马的口中。衔分两节,两端各有一个铜环,环内贯着一个长条形的银镳,位于马口两侧。镳的作用在于固定马衔,防止马衔磨破马口。

橛呈圆棒状,中间粗,两头细,上面有许多乳钉形细刺。它与衔一前一后横置于骖马口中。万一骖马受惊,御手就要借助衔橛,紧拉辔绳,以制服骖马。另外,还有镝衔放在御手附近以备用,万一碰到服马凶悍难驾时,就将镝衔置于服马口中,以控制服马。

* 是骖马腹部靠前处的一条肚带,其作用在于将绳套环固定在骖马胸部,以保证骖马正常挽车,同时又可避免套环磨伤马胸。

秦陵铜车马的马尾绾成髻。这种尾髻在古代称为“”。而且还将“”用一条革带形的铜索扎住,铜索分别穿过马的后腿,两骖马的铜索系在上,两服马的铜索系在轭内侧的铜环上。这种铜索称为“尾束”,束住了马尾,既可防止马尾与、辔等绳索缠绕在一起,又可使车子走得较平稳。这一套完好的控马器具,形象地揭示了古人控驭的方式和手段。(  )

*车轫是什么?(128)

在秦陵出土的铜车轮前,均发现有一枚铜方框,形状近似“口”字。方框长13.2厘米,宽12.8厘米,由四根两两平行的长方形铜条构成。上、下两横条各长13.2厘米,宽2厘米,厚2厘米。在前、后两边框的中部各有一个凹下的轮槽,凹槽宽3厘米、深0.5厘米。方框左、右两根纵条,长9.2厘米,宽16厘米,厚7.1厘米。这四件铜方框就是古代车轫。

屈原的《离骚》中云“朝发轫于苍梧兮”。轫,是古代一种阻止车轮转动的器具,停车时支垫在车轮下。车子要开动时,得先抽去轫,所以车子启动就叫做“发轫”。

发轫,就是指将阻止车轮的轫移开,让车子前进。(  )

*铜车马各部件的青铜成份有何不同?(129)

经过光谱和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铜车马是用锡青铜铸造。其主要成份为铜、锡、铅等十余种化学元素。

远在秦王朝以前,人们在长期的铜器铸造实践中,就已经总结出一套比较科学的锡青铜成份配比经验。按照《考工记》的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二,谓之削杀矢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铜车马铸件对轫度的要求较高,需要铸件有较好的塑性,这就决定了它的冶金比例中锡的含量不能太高。秦代的匠师们首先认真地确定了铜车马各个构件的性能要求,然后根据不同铸件的需要,各部位采用了不同的合金比例。如:四匹铜马,铜占90%,锡占6%—9%,铅0.7%—1%;而铜车,铜占比例为82%—86%,锡为8%—13%,铅占0.12%—3.76%。铜车的车、车辐需要强度大,因此含锡量均在13%以上。车舆上的其它部件,其含锡量一般在10%左右。而缰、辔、、尾束等部件的含锡量只有6%左右。铜车撑需要的硬度最大,因此它的含锡量最高,为20%。说明秦代的铸造冶炼工匠已经比较准

确地掌握了在金属冶铸中,根据铸件性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合金比例的工艺。 (  )

*铜马的艺术特点有哪些?(130)

铜马的造型非常准确,其各个部位符合中国相马术对“良马”的要求。

两乘车的八匹马均为6岁口,正值最佳使役期。马的造型风格与兵马俑坑的陶马一致,但其骠悍雄壮则更胜一筹。服马端立,骖马头部略向外侧偏,马耳有如削竹,双眼圆睁,恰似悬铃,炯然有神,鼻广而方,纹理明显,鼻孔开张,口裂深长,表现出马的力大而持久。马头方正,马颈浑圆,胸部开张,四肢劲健,神骏有力。

铜马的鬃毛铸造得十分逼真,马鬃在额前做八字形分披,自耳根向后,马鬃前剪后披,鬃毛纹理清晰,丝毫不乱。就连马腿内侧皮肤角质块,俗称“夜眼”的附蝉也都专门作了描写,呈一椭圆形凸块浮于皮上。

铜马的作者以高度的写实风格,把骏马的体态、风采、神情,完美、生动、维妙维肖地体现了出来,达到了“静中寓动”、“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

*铜马是怎样制作的?各重多少?(131)

当你步入秦陵铜车马展厅,立刻会被迎面挽车的铜马所吸引。走在中间的两匹服马直视前方,旁边的两匹骖马略视两侧。它们额佩金银络头,铜铃般的双眼充满灵性,鼻孔微微歙张,口中紧咬镝衔,鬃毛“八”字分披,双耳机警竖立,右骖马头上的纛迎风后曳,只待主人一扬鞭,它们便会飞蹄奔驰……

八匹神韵生动的铜马是用锡青铜铸造成型。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铜、锡、铅,其中铜约占90%、锡6%—9%、铅0.7%—1%。铜马出土时腿部多处断折,从马腿的断茬部分观察到马体中空,体腔、腿腔的内范为泥质范芯。泥范的泥质很细,含有细小砂粒、白云母碎屑、植物纤维和谷壳等杂物,目的是增强铸造的透气性和提高铸件的铸造性能,而且范内的白云母碎屑和骊山北麓的土质相似,为我们研究秦陵铜车马的铸造地点提供了可喜的线索。

铜马的躯干采用多合范法铸造,马的四条腿、尾巴和耳朵等是单独铸造,然后接铸在马体上。出土时在断折的马腿根部可看到明显的接铸痕迹。铸造出的气孔,用铸补法填充,然后将马体表面打磨光滑平整。马体的一些细部还经过錾凿雕刻。例如:左骖马的鬃花是将弯曲的铜片嵌入凹槽制成的;凹槽的錾痕十分清晰。在内外范之间还采用铜钉支撑,以使浇铸时

内外范不发生位移现象。

八匹铜马身高、重量大体相似,通高90厘米,长110厘米,重180公斤左右,最重的是二号车的左服马,高93.2厘米,长114厘米,重212.97公斤。(  )

*铜车马彩绘有哪些特点?是如何绘制的?(132)

秦陵铜车马比例准确,造型生动,而大量使用彩绘装饰更使其光彩夺目、锦上添花。铜马、铜御官、铜车及车上所有附属零件,都经过彩绘,所用颜色有朱红、粉红、绿、粉绿、翠绿、深蓝、天蓝、白、黑、褐等。其中以白、绿、蓝色为主,白色用的最多,整体色调素雅、清新、和谐。铜马通体平涂一层白色,脊部用一道粗墨线勾画,口舌、鼻孔绘成粉红色。铜御官头发为蓝黑色,面部、手的内层为粉红色,手的外层为白色,长襦为天蓝色,衣领袖口为白色。铜车的彩绘特征是全部绘在白底上。菱形、方格等几何纹样是两乘车的基本图案。二号铜车车舆彩绘图案最具特色,车舆彩绘分为上、中、下三段,而以上部图案为主体,绘有成组的散点式变相夔龙夔凤纹。夔为翠绿,凤为天蓝色,色彩绚丽。中部是在粉蓝底色上,用白色线条描绘流云纹,云头缀朱红色的联珠纹。笔划纤细流畅,色调素雅。下部即轮轴的毂、牙、轴上平涂朱红色,色调热烈庄重。整个车舆花纹上下映衬,使主体纹样更为突出,图案更富有整体性。整个车驾看上去华幻多彩、富丽堂皇。

铜车马的彩绘方法主要是采用单线平涂、工笔重彩绘制法,层层叠加,重点勾勒,不同图案采用不同色彩进行勾线,有的用黑色勾划,线条挺劲,匀称圆润,如车门内侧图案,车舆下层花纹施用立体感很强的凸起线条,这是以前所没有见到的。有的在平涂单色后又在局部重复涂画淡色,增强立体感,做到了对比中取得和谐。(  )

*铜车马采用了哪些连接方式?(133)

秦陵铜车马在青铜冶铸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它的连接技术工艺,也同样精湛巧妙,水平高超。

两辆铜车马由7000多个零件组成,接口近7500个,焊接口1000多个,带纹接口300多个。铜车马的连接组装方式分为不可卸冶金连接与可卸机械连接两大类。

不可卸冶金连接的方法有以下四种:①古代铸焊;②钎焊;③红套;④镶嵌。铸焊是铜车马铸造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三种不同形态:①溶化铸焊法;②铸接法;③铸补法。例如二号车车轼与车厢板的连接。车轼与厢板之间的焊接缝长72厘米,车轼的背面沿合缝线粘着一块不规则的铜液流块,说明是以铜为焊接材料的。在当时没有高热剂的情况下,采用熔化铸焊法,基本达到类似今天铸焊的目的,完成了许多质量较好的焊接。

铸接是铜车马铸造中采用的较多的装配方法。凡是不能一次完成的复杂铸件,铸件的连接处均采用铸接法。这一铸造实例是二号车舆底和车茵的连接。铜车马上还常用铸补技术来修补青铜器表面的缺陷。如:分散缩孔、气孔夹渣等,表现了古代工匠在铸器中对完美的孜孜追求。

红套技术是利用金属热膨胀系数较大的特点进行金属装配连接的技术。铜车马车辐与毂套接中先加热车毂,待加热到位于毂上的槽宽大于辐的榫头宽时,将未加热的辐套接进槽内,冷却后辐毂即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左右骖马颈部饰有由42节金筒节和42节银筒节相间构成的金银项圈,光探视照片证实:筒节内部没有芯骨,金银筒节是对接连接的。目前对于金银筒节之间是用什么方法来连接的还不完全清楚,但这种壁厚仅1毫米的金银筒节对接连接的这样牢固,一定使用了非同寻常的高难技术。铜车马部分饰件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质材料的牢固联结,即双金属结构。如两辆铜车都有带菌头帽的圆柱形角柱,其下部是青铜材料,菌头帽是银质材料,二者铸接在一起,非常牢固。

铜车马的结构连接更多的是可卸机械连接,集中反映了铜车马的机械制作技术。这种连接技术主要有键连接、铰链连接、锥度配合连接、弯钉连接、销钉连接。例如:二号铜车门板门框之间,窗板窗楣之间,采用活页铰链连接,铜车马ND340绳、辔缰,马身上的装饰品以及飞铃上都使用了销钉连接。铜车马用的最广泛的连接方法是子母扣连接,两辆车上的〖HTXL〗ND340、辔、缰等具上的数千个单节小型装饰件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连接成链条组成的。十几种连接工艺在秦陵铜车马上的广泛运用,使冷冰冰的青铜泛出勃勃生机。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就是说做一件器物,使用工种最多的就是车。秦陵铜车马综合各种工艺、技巧与一车,它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的集中体现。人们很难想像,两千年前在没有电作动力,没有机床的情况下,仅靠手工劳动竟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来。铜车马凝聚着秦代艺术家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灿烂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

*铜车马是如何修复的?采用了哪些工艺技术?(134)

铜车马陪葬坑发现后,经国家和省上批准,对这一国宝采用压力切离法,即将一块带刃钢板水平压入文物底部土层,将两乘铜车马自然分割成四箱,再进一步把木箱板和钢板结合成一个整体,于1980年12月28日完整迁移到秦俑博物馆内。当时,两辆铜车马上马腿、车舆、篷盖、车辐残断,车马彩绘也局部脱落,而铜车马自身又具有体型大、质量重、结构复杂、残破严重;部分构件铜质氧化严重;有些部件过薄、过细;工艺精细;内外都有彩绘花纹的特点。针对铜车马的复杂情况,修复专家们采取了逐个研究,逐个解决的方法,即根据零件大小,所处部位,受力强弱,受力形式,质地良差,有无彩绘,残破程度等不同情况,划分出修复等级,以此为依据,逐个确定具体的修复方法。如小型零件,受力程度要求不高,铜质较好,能够“吃焊”的断口,采用低熔点锡铅合金焊料进行焊接;中型构件,所处部位重要,受力比较集中,要求有一定强度的断口,则采用熔点略高的镉锌合金焊料进行焊接;大型部件,处于要害部位,承负主要重量,受力形式复杂而着力点又

高度集中的断口,则采用熔点较高的银钎焊进行焊接。补缺部分采用堆焊,然后修锉成型。氧化严重,无法焊接或内外壁都有花纹彩绘,不允许焊接的,则采用胶接加销钉的方法进行连接。有些地方,既不允许焊接也无法使用销钉加胶接的,则采用扒钉加胶固的方法。质地较好器壁较厚的地方,彩用打孔攻丝,螺丝连接加胶固化的方法。而变形的部位首先进行机械矫形,这就形成了焊接、胶粘、机械连接,在适当部位附件加固的综合性修复方法。

修复工作的难度并不亚于创造时的艰辛。清除两千多年的积锈、沉垢,必须小心谨慎,一丝不苟。正是我们身边那些孜孜以求的修复专家直接参加现场清理,确保3000多个精细的零件通过各种联连、装配,科学地完成了复原工作。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使铜车马摆脱了两千多年的泥土重压,从黑暗的地府走到了光明的人间。

1988年5月1日,两乘铜车马以它当年的瑰丽风姿走到了人们面前,来自五大洲的客人看到这稀世珍宝时,无不称奇,赞叹不已。它为古都西安更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

*为什么铜车马被称为“青铜之冠”?(135)

秦陵铜车马,结构之复杂,技艺之精湛是以往出土的任何青铜器都不能与之相比的。第一位将铜车马称为“青铜之冠”的人,是著名专家宿白先生。它被称为“青铜之冠”,一是它形体大,二是部件多,三是制作精,四是形象真。

两乘铜车马共重2.3吨,体积是著名的大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的10多倍。两车零件加在一起共7000多个,接口近7500个,焊接口1000多个,带纹接口300多个,连接工艺极其精巧复杂。

这样复杂的铜车马,是按照秦始皇生前乘舆缩小1/2的比例制造出来的。比例掌握得非常严格,从大的结构到细微末节处处体现着高度的写实风格。做得完整、准确、严谨、细腻,使人从中领略到古人在寻求一个个最合适的制车数据时所表现出的高度智慧和在这种滴水不漏的设计中所表现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铜车马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腐蚀深度却不超过万分之一毫米。在铜车马的制作过种中,采用了铸造、焊接、粘接、冲凿、錾刻、抛光、镶嵌等多种方法。其中不少工艺是秦代工匠的首创。铜车马不仅把青铜器与彩绘结合起来,而且成功地铸造了铜俑、铜马的形象,给复杂而精美的青铜器赋予了生命之感。

秦陵铜车马以惊人的冶铸工艺和制作技术,在中国以至世界冶金历史和金属工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

*铜车马的发现和展出有什么意义?(136)

秦陵铜车马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的展出有着深远的意义。

其一,它为研究古代的车制提供了具体的实物例证。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作战工具,一向为人们所重视,并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由于过去的实物资料太少和不完整,因而关于古代车的结构有许多问题搞不清楚。秦陵铜车马全部由青铜制作,并装饰有一些小的金银构件,不仅造型准确,制作精细,甚至连皮条的缠扎关系都极力模拟实物,与真车的

结构完全相同。使一些长期迷离不清的问题,一看秦陵彩绘铜车马,就迎刃而解了。

其二,澄清了关于古代车马系驾方法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关于古代车马的系驾方法,很多学者都作过考证,但由于过去没有具体的实物作参考,因而各人的说法不同,解释也不一样。秦陵铜车较我国以往发现的车子相比,保存最完整、最具体和最清晰。使过去一些模糊的以至一些错误的认识,得以一一澄清。

其三,秦陵彩绘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是供秦始皇的灵魂出游使用的,因而这二乘车是模仿秦始皇生前乘舆。舆服制度,文献中有不少的记载,但具体的实物以及图像过去从未发现过,所以秦陵铜车马的发现就更显得极为珍贵。它对于研究秦王朝的舆服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其四,秦陵彩绘车马结构复杂,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合而成。高超的制作工艺水平,是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为研究中国古代的科技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其五,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秦陵铜车马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是富有卓越创造才能的伟大民族,它为人类古代文明的宝库增添了异彩,是劳动人民创造科学文化的有力证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的代表参观后说:“这组铜车马是中国艺术和文明的杰出楷模,我衷心希望这些古物将继续受到良好的保存,使全世界的人在此受到启示。”秦陵彩绘铜车马的发掘、修复、研究和展出必将鼓舞我们的人民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的信心。(  )  


 

    《秦俑百题》付梓之际,主编者孟剑明先生要我写几句话。我不能过份推诿。不

是说我有写序的资格,而是在远因近果上我都和这本书有些缘份。

    记得在1982年仲秋的一个早晨,太阳还未出山。我同秦俑馆保管部的郭兴文先生在秦俑博

物馆东门外散步。那时的秦俑馆门前远没有现在这样红火。门前公路两旁是茂密的秋庄稼,

卖纪念品、农产品的人还未到来,显得一片寂静。我们站在那里,看着翠绿欲滴的秋稼,谈

天说地,自然地便说到写秦俑的文章。那时,写秦俑的论文有一些,普及文章虽不是凤毛麟

角,但也是星稀云淡。不像现在这样的铺天盖地而来,虽非汗牛充栋,然亦洋洋乎喻为大观

。这中间虽佳构不少,但也不乏那些辗转相抄,东拼西凑者。这似乎是发热的事物的一个不

可避免的运道。我同兴文谈的是组织一些人写一本关于秦俑的通俗的小册子。因为,那时观

众向讲解员提了好多问题,讲解员们整理出那些问题又向我们提出,所以编书的意向便这样

说开了。当时我们连书名也拟了,叫《秦俑百题》或《秦俑纵横谈》。兴文热心,后来还真

的拟了一百来个题,让几位同志写。又后来,兴文调《西安晚报》工作,此事便搁浅了

。已成的文稿也星散了,未成的更不在话下。但是,这件事秦俑馆宣教部的同志记在心里,

他们一直要促成此事。1994年,他们提出了计划。1995年写成了初稿,到1996年春,已数易

其稿矣。编写者的认真之况可掬。在此期间,我看过三遍他们的稿子,提过些意见、建议。

这便是远因近果。

    这部书稿从目前看,虽不能说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仍有它自己的价值,有其新的意

义。第一,它是讲解员们依据观众在参观中经常问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解答,可以说

是从观众中来,到观众中去,很有针对性。这也应是一种想观众所想的观众路线,是博物馆

为观众服务的一种方式。第二,这些问题的解答,他们利用了文献资料,考古材料,再有些

小故事穿插其中,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一个问题一个单元,创造了一种为观众所喜闻

乐见的宣传形式。观众翻阅这本书时有更大的主动性、灵活性,体现了在博物馆活动中观众

的主体位置。第三,书中的作者都是从事秦兵马俑讲解工作多年的青年学子。她们勤于学习

,善于学习。对观众提出的问题,她们径直向掌握第一手发掘资料的先生或对秦俑研究有素

的专家请教,属于先得月的近水楼台。因此,我觉得这部稿子比时下那些一知半解的拼抄的

秦俑宣传品要高出一筹。

    我乐于为这本书写几句话的原因还有一个,这便是希望文物考古工作者多写些有真知灼见

又通俗易懂文字流畅的普及文章和作品。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有优

秀的传统文化。这些如果充分运用起来,对提高全民族自信心,提高全民族的认识水平、审

美能力,提高全民族的智慧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研究者的论文往往既长且艰涩,只能在研

究者的圈内阅读。要将这些论文即研究成果交给广泛的一般读者,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它应

考虑到大多数读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心理活动和需要。深入不易,浅出亦不易。将文物及遗

址的文章写得深入浅出,使更多的人能够阅读,且喜欢阅读,更大限度地发挥文物及遗址的

社会教育功能,增强其社会效益,应该是文物博物馆研究人员及业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物考古研究应该从专家们的书桌上、书橱中走到广大群众中去,成为更多的群众的精神食

粮。让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开来。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大众

的文化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大众的提问也使专家们去思考。这样,普及提高,提高普及,

精英与大众相得益彰,缩小距离,这便充分发挥了文物考古的社会效益。《秦俑百题》便是

从这方面努力的一个尝试。讲解员向大众作普及宣传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更懂得观众的心理

和需要。他们泡在观众之中。只要勤学好思,他们会写出好的作品的。

    本书主编孟剑明先生在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两年多来征询意见,组织稿件作了大量

工作。他自己也撰写了若干条目。书成而索序,我便写了以上文字,附骥篇末,以与他们共

勉旃!

                             

                                                                                   (张文立)

   


 

 

 

    这本小册子是一本普及性读物,旨在为广大观众参观秦俑提供一个向导和参观后回味

时的参考。本书分秦始皇帝陵、秦陵兵马俑、秦陵铜车马三部分,系统地介绍了20多年来秦

陵秦俑考古发掘中有关遗址、遗物的具体情况,其中融会了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希望大家

能喜欢它。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秦俑馆领导及有关部门同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秦俑馆副馆长

吴永琪副研究员审阅了全部稿件。秦俑馆研究室主任张文立研究员多次给写作人员看稿、修

改,提出写作、编排意见,秦俑馆陈列部杨异同副研究员为本书提供了照片,秦俑馆考古队

绘图室张天柱、齐金凤同志为本书绘制了插图。在此书付梓之际,我们向所有提供了帮助的

领导及同志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孟剑明)

                                                                                1996. 9. 15


修订版后记

 

    《秦俑百题》做为宣教部业务工作的一项内容,在1997年出版后,成为讲解工作的一种延

续,经过四年的实践,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认可,社会的承认,观众的喜爱,供不应求。由

于广大读者的要求,再加之近年秦始皇陵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对秦陵、秦俑的研究也有新

成果问世,基于这些,我们对《秦俑百题》一书的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增加了

近年来对秦陵、秦俑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使得这本小册子的内容翔实、知识

含量增大,以适应各种观众的需求。

    在本书修订过程中,得到了秦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的重视和支持,得到了研究室主任徐卫

民博士的大力帮助。陈列部夏居宪、郭燕同志为本书更新了全部照片。本书在修改增补过程

中还得到了宣教部同仁们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在《秦俑百题》修订再版之时,特表谢意。

    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望读者能批评指证,以便今后进一步改正。

   

 

     (孟剑明)

                                                          2001年6月

 


 ()新登字012号

秦俑百题(修订本)

        孟剑明

 责任编辑    张小平

 封面设计    王朝辉

出版发行    陕西旅游出版社

          新华书店

        西安创意设计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10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850×1168毫米    1/32

          5.875

          4

          1-5000

          ISBN7-5418-1827-5/K·153

          14.20元

秦俑百题 (修订本)

孟剑明    主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

 


[计数器]

[返回秦兵马俑网站主页]